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窑上小学 030600
摘要:数学知识技能、学科知识能力、学科核心价值观的整合是数学素养的核心内容,它可以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充分调动自身潜力,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国家课程教材单元作为标准,将创新单元内容、设计、实施单元教学作为教学手段。而条形统计图作为一种统计工具,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中,它是学生在复式统计图、折现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通过主题单元整合让学生建立起统计学的思想方法,让他们通过学习建立起初步数据分析观念,对今后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文章对于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借助主题单元教学将条形统计图进行整合,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条形统计图
前言
“条形统计图”是学生在完全理解分类整理、数据收集的基础上进行深化教学的知识扩展。在进行教学时,更多教师把教学重点放置在如何认识条形统计图、如何绘制条形统计图的图案,会将精力集中在图像以及数据的分析上,更多地忽视了学生对于统计理念的培养。
教师应该不断总结反思:教过学生统计表后为什么还需要对条形统计图进行教学?它的必要性是什么?它的特点有哪些?怎样才能将统计图的内容进行整合?怎样让学生建立起统计学的思维?怎样才能让他们理解数据分析理念?
基于问题解决的自主探究式整合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会经常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低学段的学生能够迅速汲取书本中的知识,却常常忽视自己出现的问题;他们能够在学习中掌握很多解题技巧,但却无法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由此引发了我们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价值与意义方面的思考,同时也促使我们不断探索单元教学变革的意义。教师需要通过现实问题驱动单元学习的整合,把整个单元的学习融入进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问题解决既是单元学习要达成的培养目标,又是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在问题解决驱动之下,学生一开始就清楚地知道所学的知识是用来做什么的,在问题解决之时单元知识与技能自然地被结构化、组织化,实现了单元的整体建构【1】。
例如,在进行“条形统计图”教学中,让学生仔细观察条形统计图的内容,提问:“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学生纷纷通过条形统计图回答了简单、直观的天气信息,比如“阴天比晴天少三天”“雷雨天气最少”“晴天的天气最多”等等。回答的答案过于浅显,因此,研究价值较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地分析其中的数据,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比如创设情境,提出深层的问题:“仔细观察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什么隐藏的信息?”学生回答:“这个月的天气整体还不错。”教师追问:“为什么说不错呢?”学生陷入沉思后回答:“图里面显示大部分都是晴天”教师追问:“联系一下我们的生活,你觉得像这样的天气情况怎么样?”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几条结论。学生将课堂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进行巧妙结合,将知识成功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将问题解决,实现了单元的整体构建。
基于思想方法的自主迁移式整合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技能进行高度抽象概括后形成的理性认识,它揭示了数学发展中的普遍规律是人们对数学内容的本质认知。基于思想方法进行单元整合,就是以思想方法的渗透来带动单元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以思想为纽带的知识网络,促进学生对思想方法的感悟,提升数学素养。乌申斯基说,智慧不是别的,是组织得好的知识体系。在单元结束之时,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以推理思想为纽带建立运算律之间的关联,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从而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深化对思想方法的认知【2】。
例如,在进行“条形统计图”教学中,有一道睡眠时间统计的习题,把睡眠调查时间分为6小时及以下、7-9小时、10小时及以上三大类,让学生在数据分析后,教师将教育部有关规定展示给学生,“小学生的每天睡眠时间要保证10个小时”,意思是小学生每天睡够10小时及以上才可以算是睡眠充足。以睡眠时间达到教育部的要求作为标准,推算四年级三班有多少同学能达到要求。教师提问:“需要把调查结果分为几类?哪几类?有什么依据?”学生通过思考,深入分析,了解四年级三班每天都有多少学生的睡眠质量能够达到10小时,依据标准划分成达到和未达到两种,如果这时设置更多分类就没有意义,将数据结果分成两类,数据的基数没变,分数却变少了,这必将使某一类的数据得到增长。这个问题的设置也为下一个问题“条形统计图该怎样设计”做出了过度。可以将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与三年级所学的集合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学生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形成以思维为纽带的知识网络,加强思维方式的整合,深化解题思想方式。
基于数学史的自主体验式整合
深入分析学科的历史发展是深入理解这门学科的前提基础,站在数学史观的角度进行单元整合,能够让学生理解数学文化内涵。在教材中数学史作为数学文化的内在背景渗透在数学知识的每一个层面,将数学文化价值充分融入到历史进程的每一阶段,让学生在了解历史、深入探索的阶段加强自身数学素养
【3】。
例如,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数学历史:我国是数学发展历史最为悠长的国家之一,前期还是以应用作为主要的方式存在,数学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完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数学应用流程。逐渐形成了数形结合计算手段,加上一系列计算工具,建立出自己的一套算法体系,成为中国数学特有的标志。将理论进行高度运用,“寓理于算”是中国数学理论的重要特征。紧接着教师介绍统计的起源,巧妙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统计的历史背景:统计学的历史悠久,亚里士多德时期运用统计学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起源于那个历史时代的社会经济学,在这几千年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统计学的发展经历了“城邦政治”、“政治算数”、“统计分析科学”三个时期。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它是统计学在“统计分析科学”在各阶段所形成的所有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新方法的新名词,是一个新学科。学生对统计学历史进行深入理解后,在学习中感受文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加强自身的数学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时刻以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指向,不断探索出新的单元教学整合手段在学科知识与学生之间建立支点。主题单元教学的实施,为学生构建出通往数学学科素养的便捷之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知识的深层内涵。提出促进学生有效思考的问题,通过问题进行感悟,借助问题的延伸性特点,将统计学知识构建网络,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将知识结合其他领域的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形成体系。以习题训练的形式进行展开,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毛彦霞.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的整合策略探讨[J].新课程,2020(43):116-117.
【2】赵兴.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的整合策略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0(09):32.
【3】姚蕊.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的整合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9(20):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