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县消防救援大队
摘 要:本文结合巫溪县地理特点及天坑救援案例,分析了天坑救援的特点及短板,提出了提高天坑救援的对策。
巫溪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处大巴山东段南麓,县域地形以山地为主,属于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境内山大坡陡,立体地貌明显,喀斯特地形地貌众多,最低海拔139.4米,最高海拔2796.8米。近年来,人或牲畜掉进天坑事件时有发生,分析近5年的接警数据,平均每年5起以上,且逐年呈上升趋势。笔者结合天坑事故特点和天坑救援特点,对标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职能定位,就如何做好天坑救援浅谈对策措施。
一、天坑特点
(一)地理位置特殊
天坑是喀斯特地区的一种特殊地形,平均海拔高度在800-1500米左右,主要是岩溶地面不断凹陷,形成漏斗状的洼地和竖井状的洞,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度均可达到30米以上。
(二)地形地貌丰富
天坑坑口呈不规则的多边形,有圆形、四边形、菱形等。多数小型天坑四周均生成有茂密的植被,不易被发现。天坑内部结构复杂,多数天坑存在多级台阶,洞内通道星罗密布。
(三)内部环境复杂
多数天坑底部沉积有大量腐朽植被以及动物尸体残骸,极易形成大量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部分洞内还生活着大量野生动物,如蛇、蝎子、蝙蝠等。
二、天坑救援特点
(一)救援设备携带较多
天坑救援所需救援器材较多,如救援支架、救援担架、有毒气体探测仪、可燃气体探测仪、移动供气设备、测距仪、照明设备以及大量的绳索系统。这些设备在城市救援中相对便于携带,而在天坑救援中必须将所需的器材装备一次性带齐,同时还需携带一定的保障物资,受道路交通、山形地貌情况、救援人员数量的影响,救授器材装备和物资的携行受到影响。
(二)现场指挥要求较高
天坑救援对指挥员临场指挥要求较高,这类救援有别于城市救援,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救援方案的制定、现场安全的评估、救援队员的选派、突发事故应急处置等都尤为重要。
(三)队员素质要求较强
天坑救援不仅要求救援队员具备较高的绳索救援技术和较强的心理素质,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临场处置能力。救援队员深入坑内后要面对复杂的现场情况,科学有效的实施救援方案,还要评估现场安全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对救援队员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同时面对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现场复杂情况带来的心理压力,难免出现心理恐慌,如果缺乏相应的心理承受能力,必然影响救援行动。
(四)现场安全风险较高
天坑救援现场多数道路安全防护等级达不到要求,车辆安全行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徒步行进时,特殊的地形地貌极易造成救援人员摔伤或扭伤。救援过程中,坑内的有毒有害气体、松动的岩石以及随时可能发生的坍塌,极易造成救援人员伤亡。
三、当前救援工作短板
(一)信息收集有待完善
从已有的救援案例看,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时,只能了解到部分信息,而这些信息来源大多数又来自于报警人,大多都是以疑似信息立案,现场重要信息无法完全掌握,给救援力量调度带来困难,如被困人员现场情况,天坑内部信息等。
(二)临场指挥有待加强
现在基层指挥干部大多数为地方大学生,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相对较少,相应的处置经历较少,同时类似救援也未纳入教育培训,无相关的理论基础,救援经验缺乏,临场组织指挥能力不足。
(三)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基层消防救援站中还没有天坑救援专业化队伍,救援人员也往往是一些从事过山岳救援训练的人员,专业人才偏少,有经验人员偏少,与社会专业化救援队伍差距较大。在安全风险评估、医疗救护、心理疏导等方面缺乏相应专业人员,消防救援人员虽进行过培训,但不专业、不系统,综合素质还有待提升。
(四)救援训练不够专业
天坑救援受专业水平、训练场地和设施设备等客观因素制约,救援人员专业化训练不够深入,训练针对性不强,训练手段方法单一,实战化训练较少,缺乏专业战术战法理论研究。
(五)装备建设有待加强
天坑事故的救援任务重、难度大,对救援装备有较高要求,目前,基层消防救援站配备器材中,缺乏“高精尖”专业救助器材装备。由于救援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对器材的损耗较大,尤其是通信设备、救援绳索、单兵食物、照明等消耗严重且缺少备份。
(六)通讯保障有待加强
受地形地貌和通讯基站影响,消防一级网无法全面覆盖,导致指挥中心与救援现场无法保持联络。救援现场受坑内结构影响,特别是多台阶,消防三级网联络也存在困难。
四、提高救援能力的对策
(一)优化队伍结构。
一是配强指挥人员。目前,基层指挥员虽已配齐,但实战能力、指挥水平还存在很大差异。要把基层经验丰富、实战能力强、指挥能力强的指挥员用在首批力量中。二是选派综合素质强的救援队员。天坑救援有别于一般性抢险救援,要把业务能力突出、救援经验丰富、绳索技术扎实、心理素质过硬、体能基础较好的队员利用起来,发挥他们的优势。
强化专业训练。
一是强化基础训练。此类训练要紧紧围绕山岳救助技术中的绳索基础展开,主要以绳索与绳结、支点固定、锚点制作、上升与下降技术、上升与下降转换技术、伤员固定、倍力系统设置、T型、V型救援法等内容为主。二是强化心理训练。借助模拟训练设施,再现灾害事故救援现场情境,使救援人员体验黑暗、低温、有毒、恐惧等环境带来的各种心理刺激,提升救援人员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心理耐力,激发潜能。三是强化实战化训练。充分利用现有的深井训练设施、山岳救助训练设施开展基地化训练。同时适当开展实战训练,在实战背景下检验提升队伍实战能力。
(三)科学实施救援。
1、掌握基本信息。
指挥员到场后,首先要对整个救援现场进行观察,掌握基本情况,如坑口周边情况、锚点位置、作业面、地质结构等。收集坑壁、坑内信息,利用测距仪探测深度。摸清天坑形状,如漏斗形、倒漏斗形、直筒形等,评估现场是否有坍塌危险。
2、完善救援方案。
一是结合侦察情况,按照救援组、保护组、警戒组、应急组、安全员进行任务分工,明确人员及任务。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救援程序,提醒注意事项。二是确定作业面,合理选择救援路线,科学设置救援三脚架位置,合理利用现场地貌地物设置支点或锚点。三是将移动供气源、空气呼吸器、可燃气体探测仪、有毒气体探测仪、救援三脚架、救援背包、照明灯、对讲机等器材进行整合。
3、建立救援体系。
利用救援三脚架、固定锚点建立下降系统、提升系统、保护系统三套系统。下降系统主要用于救援人员下降或上升,提升系统主要用于被困人员的提升。保护系统主要用于救援人员的保护,同时可作为紧急情况下增援救援队员的救助系统。救援系统中科学、合理设置倍力系统,视地形地貌情况合理实施T型、V型救援技术。
4、落实安全措施。
(1)救援支架支脚应分别进行固定、主体不得松动,下降受力点应在支架下投影正中心,缆绳应保持匀速下降和起吊,严禁超载作业。
(2)救援人员不得少于2人,应随身携带空气呼吸器、可燃气体探测仪、有毒气体探测仪、测距仪、照明灯、对讲机等。
(3)救援人员深入坑内时应随救援路线依次清理周围障碍物,特别是一些极易坠落的岩石。
(4)保护组应不少于3人,佩戴救援手套、安全腰带,必要时做好呼吸防护和个人固定措施,随时做好应急营救准备。
(5)应急组应按照救援组1:1力量配置。突发情况不明、应急措施不到位时,严禁盲目深入内部施救。
(6)安全员应记录并监控救援人员进入时间,并对周边环境实时观察,发现危险及时预警,通知救援人员紧急撤离。
(7)现场指挥员应随时保持与救援人员通讯沟通,既要掌握救援现场情况,又要了解救援人员身心情况。
(8)建立的绳索系统应单独设置,严禁绳索交叉。
(四)完善联动机制
1、强化部门联动。
天坑救援现场难度大,救援时间长,救援过程中往往需要多部门配合才能顺利完成,需要政府部门统一进行协调和保障,以便于队伍科学高效的开展救援作业。要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健全指挥调度、协调联动、综合保障、信息共享等机制,确保应急救援联动机制高效运转。
2、整合社会力量。
当前,社会救援力量已成为应急救援不可或缺的力量,其自身专业特长,丰富的实战经验,参与应急救援,可实现多元主体参与,不仅能够整合社会资源,还有利于实现应急救援高效化。在“全灾种”、“大应急”救援理念下,消防救援队伍要充分发挥主力军、国家队作用,通过联动机制,调动社会化专业力量参与救援,如山岳救援、地质应急、气象环境、医疗救护、心理咨询等专业人员,发挥好他们的专业优势,利用现有的应急指挥平台,根据其专业特长分配相应救援任务,建立协调一致、有序高效的联合救援体制。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