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4
/ 2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李红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镇东小学 浙江台州 318020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任务。其中,思想道德教育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时,要注重德育与智育的结合,在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同时,通过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成为有德的高素质学生。

【关键字】小学科学;德育渗透

德育最忌空洞说教,应当注重德育的实效性。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极为丰富,教师应当注重用心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将德育渗透其中,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那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呢?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的论述。

一、自主实验,培养严谨态度

科学态度是小学科学核心素养之一,指的是人对客观世界、自然规律的看法。小学生普遍具有粗心马虎的问题。为了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使学生在观察、操作、记录、分析、总结等一系列活动中,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提高其核心素养。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要使学生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和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不仅是重要的科学态度,更是学生需要具备的良好道德与品质。实验误差是学生做实验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学生们在实验中因为各种原因使操作出现误差或失败是很正常的。然而,有些学生在进行实验时,看到自己的实验数据与其他小组的有一定的出入,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实验,便没有如实填写实验数据,这种行为是错误的。教师应当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直面实验误差,理性分析原因。

比如在对《轮轴的秘密》进行教学时,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轮轴的作用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在实验中,学生们首先用平板测力计垂直提升两个钩码,测出所需要的力,然后把一些大小不同的轮和轴分别固定在一起,安装在支架上,在轮和轴的凹槽内装上棉线,把钩码分别挂在轮和轴上,用测力计测出用轮轴提升两个钩码所需要的力,记录实验数据。在得到了实验数据后,大部分小组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讨论,很快便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在轮轴的轮上用力可以省力;当轴的大小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然而有一个小组却迟迟不能得出结论,他们都十分焦急。我观察后发现,该小组的部分实验数据与正确的实验结论是相悖的。这可能是实验操作不当导致数据产生了很大误差。于是,我让他们从头进行实验操作。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并找出他们的操作不当之处。最后,学生们发现该小组的学生在用平板测力计读数时,眼睛没有平视,因此产生了误差。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引导,使学生们养成正确对待实验误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意细节,形成责任意识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关系,具有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其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学生道德教育培养的核心目标。因此,广大教师应当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贯穿到他们学习的始终,注重关注细节,以多样的形式对其进行感染与熏陶。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突出爱国主义这个主旋律,为学生思想教育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抓中活动的点滴细节,特别是在我国科学发展史和科学家的发明史方面,要以情导学,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渗透爱国主义精神。

比如在《磁铁》一课教学中,在讲到磁铁的南北极时,我向学生们介绍:“大家都知道指南针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汉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发现磁铁矿吸引铁的性质,随后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他们发明了实用的指南针,并用其辨别方向。指南针的发明对人类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介绍完古代指南针后,学生们深受鼓舞,深刻感受到我国古人的巨大智慧,并且为自己生长在一个科学发达的文明古国感到骄傲。由此我通过抓住活动的点滴,有效向学生们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小组合作,深化集体观念

团结合作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班级、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基本环境。学生合作交往的机会最多。为了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引导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寓德育于活动当中,使他们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不断深化自身的核心素养,提高集体观念。

比如在《杠杆的科学》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们了解杠杆的原理,理解杠杆的作用,我组织学生们开展了小组实验探究活动。首先我把杠杆的中点放在支架上,接着分别改变杠杆尺两端相应位置悬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学生观察用力点和阻力点与支点的位置关系,记录实验数据。随后我留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实验。在得到了实验数据后,各小组展开了激烈的交流与讨论。学生们在思维的碰撞下,很快便发现了其中的规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尺省力;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可以省力;用力点道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由此我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了思维能力,而且有效深化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采用“自主实验”“注重细节”“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与品质。总而言之,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广大教师应使思想道德教育在科学课堂中有效地开展,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婧.德育渗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31-131.

[2]李燕.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6(6):62-62.

[3]王长志.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2017(23):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