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CTA诊断与DSA诊断心肌桥的效果及检出率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2
/ 2

冠状动脉 CTA诊断与 DSA诊断心肌桥的效果及检出率分析

周俊辉

湖北鹤峰县中心医院放射科 湖北 鹤峰 445800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诊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诊断心肌桥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为研究区间,纳入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心肌桥患者共计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CTA诊断与DSA诊断。记录CTA诊断和DSA诊断得出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DSA诊断敏感度82.93%、特异度57.89%和准确度75.00%;冠状动脉CTA诊断敏感度12.50%、特异度92.86%和准确度90.00%;两种检查形式对比,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组间对比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桥患者行冠状动脉CTA诊断的效果更佳,准确度更高,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冠状动脉CTADSA诊断;心肌桥;检出率;结果分析


前言

当前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冠状动脉发病率有所提升,其中心肌缺血、心肌桥猝死、心肌梗死是临床主要特征[1]。在对心肌桥患者进行诊断中,多采用DSA处理,但随着技术的改进,准确率的精准度提升,冠状动脉CTA诊断逐渐应用其中[2]。本文将以上述为研究背景,进一步探讨冠状动脉CTA诊断与DSA诊断心肌桥的价值。


1 研究资料、方法

1.1 基本数据

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本院共收治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心肌桥患者60例。所有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最大值81岁,年龄最小值43岁,中位年龄(58.62±4.58)岁。

纳入标准:①对本次研究知情;②无检查禁忌。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障碍;②精神疾病无法正常沟通,配合检查。


1.2 诊断形式

两组均实施冠状动脉DSA方式以及CTA检查。

其中DSA操作形式:应用DSA造影设备将股动脉穿刺,并放置在5F导管鞘中,所有患者均实施冠状动脉照影设备处理。

CTA操作形式:为患者静脉注射非离子造影,每秒5毫升速度注射。应用多层螺旋CT跟踪系统,进行平面重建。


1.3 观察标准

记录两种诊断形式得出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其中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真阳性+假阴性+假阳性+真阴性)。


1.4 统计学分析

将60例患者数据校正进SPSS18.0 for windows软件中,计量资料依据正态分布检验计算,用(均数±标准差)处理,执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组间P<0.05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诊断心肌桥的结果分析

确诊60例心肌桥患者。DSA诊断敏感度82.93%(34/41)、特异度57.89%(11/19)和准确度75.00%(45/60),具体数据见表1。

1DSA诊断心肌桥的结果分析(%

确诊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检查

阳性

阴性

合计

阳性

34

7

41

阴性

8

11

19

合计

42

18

60


2.2 冠状动脉CTA诊断心肌桥的结果分析

确诊30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CTA诊断敏感度12.50%(4/32)、特异度92.86%(26/28)和准确度90.00%(54/60),具体数据见表2。

2:冠状动脉CTA诊断心肌桥的结果(%

确诊

冠状动脉CTA诊断

阳性

阴性

合计

阳性

28

4

32

阴性

2

26

28

合计

30

30

30


2.3 两种检查形式结果对比

从表1和表2记录的数据可知,两种检查形式对比,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组间X2=35.7175,P=0.0001;X2=8.2606,P=0.0040;X

2=4.6753,P=0.0305。


3 讨论

目前对冠心病患者多采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DSA检查方式,将狭窄病变范围以最直观的状态呈现出[3],但是这一检查形式存在的缺陷是,无法更为完善的将斑块结构要素呈现出来。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能够更好的记录管腔狭窄特点[4],同时患者的冠状动脉值分值和主干也能够更为清楚的记录,详细得出冠状动脉情况,简单操作,安全性和无创性特征较高。同时经过CTA检查形式,能够通过多角度、动态化、立体化的记录出患者的狭窄和栓塞信息。

本文结果分析,DSA诊断敏感度82.93%、特异度57.89%和准确度75.00%;冠状动脉CTA诊断敏感度12.50%、特异度92.86%和准确度90.00%;两种检查形式对比,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组间对比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数据证实,心肌桥患者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能够更为科学和准确的提升心肌桥检出率,更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检出,从而为临床准确度的提升提供条件。

作为一种先天性解剖学异常反应,心肌桥的发生是由于,冠状动脉和较大的分支在心脏表面心外膜下脂肪堆中游走[5],其中当一段冠状动脉被心肌全部覆盖时,则被称之为心肌桥,而被包裹住的血管临床称之为壁冠状动脉。因心肌桥归属于先天发育障碍。根据数据分析,DSA诊断心肌桥时,主要通过收缩阶段和舒张期阶段的差异来判定,但是无法合并直观检出情况。冠状动脉CTA检查形式更为直观。

综合以上结论判定,心肌桥患者采用冠状动脉CTA和DSA形式诊断,临床检出率更高,且冠状动脉CTA检查具有无创特征,建议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蒋瑞静,马晓璇,李相生,等.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诊断飞行人员冠心病应用价值研究[J].人民军医,2020,63(7):656-658,661.

[2] 刘学,孟姮.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7):377-378.

[3] 郭徽,王维玖.探讨运用800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动态容积再现图像辅助诊断心肌桥的临床效果[J].临床研究,2020,28(8):151-153.

[4] 张极平,李丽,王敏.冠状动脉CTA管腔密度梯度参数预测心肌桥收缩压迫程度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0,31(5):338-342.

[5] 王鹤儒,张春鹏,赵雷.心房颤动血栓脱落导致大隐静脉桥血管阻塞引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一例[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7):608-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