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6
/ 3

新时代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李建明 田志

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1

要: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在新形势下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现实要求。基层党组织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战斗堡垒,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基础环节。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基层民众不断提高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诉求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当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服务意识淡薄、一定程度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服务方式陈旧单一、基层党组织运行制度不完善等矛盾和问题。因此,增强基层服务理念、完善基层党建体制机制、创新服务方式,从而提供有效制度供给满足群众多元需求是基层党组织建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探究现阶段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对于党的建设本身和乡村脱贫及振兴具有长远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 ; 基层党建 ; 服务型 ; 困境 ; 对策


中图分类号:D


一、当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困境

面对农村发展现状和主要任务,基层党组织必须首先从思想上转变,即“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和执政必须从纯粹的权力控制和权力统合的统治职能中走出来,更多地与社会发生联系,更多地依赖政党的社会职能。”1同时要明确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对工作的客体——农村、农民、农业,必须将“服务型”政党作为自身的基本定位,才能与客体发生良性互动,进而实现其时代赋予的目标任务。在此趋势中,考察当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这种转化还面临着不少困境。

  1. 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淡薄

通过调研[本次调研是在河北省全域内选择的200个行政村的“两委”班子进行的,发放问卷200份,收回200份,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率100%],发现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着组织服务意识淡薄、党员干部工作观念落后现象。调研结果显示: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党员干部自以为理论素养高于普通村民,而不注重理论学习、导致思想理论水平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未能真正入脑入心,工作中言行粗糙甚至低俗;其次表现在党员干部依然存在一定范围内的特权思想,在农村工作中,以领导者自居,非以人民为中心的特权思想、官僚思维依然根深蒂固;再次,部分党员干部工作中个人利益至上,造成选择性工作的局面经常存在,苦活、累活、容易得罪人的活不做,或者苦心经营实现升官发财或者每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最后,一部分党员干部甚至出现缺乏政治辨别力,对消极落后甚至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不抵制、不斗争。以上这些表现在调研中占比较高(如图1所示)

5fbf671cc9a72_html_1380e9f948b64b15.png
1 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淡薄的主要表现

通过分析发现,基层党组织思想观念上存在的问题是比较普遍且严重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几千年剥削社会塑造的特权等级思想遗留的结果,是中国农村发展水平、与外界交流水平及融合度低于发达地区的结果,亦是党员未自觉学习先进的理论成果、努力提升自我的结果。这种观念的存在大大加深了脱离群众的政治风险、降低了服务群众的执政力度,影响了基层党组织进行农村工作的成效,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公信力建设方面将面临丧失群众基础的风险。

  1. 基层党组织依然存在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总结了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是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进行反帝反封建实践经验的生动总结,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革命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必然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肩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重任,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继续保持这三大作风,践行党的使命。但调研数据显示,在调研样本中有84%的人认为,当下在农村基层党组织运行中形式主义、“数字”工程、官僚主义、山头主义的思想和行为依然不同程度存在。这种现象具体表现为走马观花式的工作过场、颐指气使的姿态、名不符实的数字游戏、内容空洞的文件、不解决问题的会议等等。种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维护党在农村的执政形象,腐蚀着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使党组织在农村面临着脱离群众的政治风险,造成现阶段党组织在农村的号召力下降,出现了党组织与群众团而不结,近而不亲的“两层皮”状态。

3. 基层党组织服务方式陈旧单一,有效供给不足

十九大以来,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执政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催化基层党组织执政方式转变上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更全面的考察视角。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在需求上已经完全超越了生存与安全的基本需要,同时随着政治知晓度和参与度的不断提高,对于基层党组织执政方式也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产生了群众追求更高医疗水平、教育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环境质量、社会文明程度需求的同时,需求的满足更加依赖于党的领导,更加关注党组织的执政方式,必然催生基层党组织执政方式的转变,这是引领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调研显示,当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存在因领导能力不足、监督缺失、交通不便、资金短缺、信息闭塞等问题导致的服务方式陈旧单一,主要沿袭传统做法,不求变通、不愿创新的守旧现象,造成了一定程度上制度有效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当下执政需求和服务群众的要求。在民众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农村出现了执政方式供给与群众需求矛盾不断加剧的问题。群众需求的变化必然成为基层党组织执政方式转变的现实催化剂。(如图2所示)

5fbf671cc9a72_html_4c0cae5269a589d5.png
图2 主要矛盾转化下民众对于基层党组织执政需求

4. 基层党组织运行制度不够完善

全面深化改革确立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是当下政治、经济、生态、教育、卫生各个领域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必备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进行制度的完善和改革,制度红利始终是国家发展的外在动力。完善的制度是解决问题的现实需求,也是国家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在农村振兴和现代化中,保障基层党组织良性运行和科学执政的制度供给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定位和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要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正常、有效和规范运行,就必须建立相关机制、处理好各种关系,使之制度化、系统化、常态化2

三、新时代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1. 加强基层党组织成员“宗旨”教育,提高服务意识

思想建设是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保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绝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更是党成立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实践,是党安身立命之本、执政力量之源。加强基层党员教育,必须首先从“宗旨”教育出发,从思想上明确“为了谁”的问题。在此前提下,党的“宗旨”教育、“两学一做”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专题教育必须常态化和制度化,使党员真正树立服务宗旨,在工作中真正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共产党人精神上“缺钙”的问题,提高广大党员的素养。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由于受自身认知和所处环境等方面的限制,旧有观念的转变需要长期的、规范化的、多渠道的教育、培训和考察。但农村基层党组织教育学习松散和监督不足是普遍现象。要对基层党员进行“使命”教育,提高政治站位,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强化服务理念。在此过程中,党员干部要坚持树立“公仆”意识,切实为群众服务,在一件一件的实事当中解决群众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实现农村均衡发展。之所以会存在“官本位”、“庸政惰政”等错误思想和行为,原因之一即是没有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服务基层群众的极端重要性。

2. 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代“整风”活动,增强干群融合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基层党组织继续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既是党的本质使然,又是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应然,增强干群融合既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又是基层党组织直接面对普通群众这一特殊群体进而做好基层工作的目标之一。基层党组织成员是否在基层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是检验基层党组织服务质量的试金石。为此,一方面需要普通党员及干部自我修炼,自觉提高觉悟,主动走进群众,联系群众;另一方面必须建立完善的外在监督与考核制度保障。普通民众是基层党组织服务的对象,应该突出群众在基层党组织工作效果和服务质量评判中的话语权,在对基层党组织的监督与考核中,群众应该扮演重要角色。一是要充分了解村民看法和意见。通过电话调查、座谈了解、满意度测评、发放问卷等方式,征求各行各业、社会各界群众意见建议,让尽量多的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作出评价,努力实现“为谁服务、由谁评价”3。二是发挥上级领导干部监督作用,确定“任务清单”,明确工作原则,明晰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通过不定期抽查、约谈等方式获得较真实的信息。三是制定规范严格的考核标准,将服务群众的具体要求和原则纳入其中,促进基层党组织改进作风、走进群众、解决问题。做真事,真做事、做实事、做对百姓有益的事。

3. 创新基层党组织服务方式,提供有效服务供给

针对当下基层党组织服务方式陈旧单一问题,根据地方特色和实际工作需

要研究创新基层服务方式,提供有效服务供给是当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干群融合和基层服务工作落地的有力保证。在这方面,全国已经有很多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形成了基层党建特色服务方式,有力保证了基层党组织服务质量,巩固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如海南省保亭县根据本地特色和基层党建多年的工作经验,创建了多样有效的服务方式,如“党群议事日”、“美丽村庄日”、“美丽村民日”、“村民学习日”4,不仅增强了党群关系,保证民众参与议事的民主权利,更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山东滨州市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层面开展党员干部联户活动。一是组织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与农户或城镇居民家庭建立直接联系。二是对集体收入3万元以下村派出驻村联户干部,实现“第一书记”全覆盖。要求“第一书记”在联户工作中着力做好三门功课:一是推进集体增收;二是加强组织建设;三是抓好环境整治5。这种模式点面结合,用实际行动解决了农村中的重点问题。

4. 完善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发挥制度优势,激发管理效能

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拓宽人民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着力推进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6由此可见,基层治理既要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也要突出制度的长效性。完善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促进制度优势和管理效能发挥,是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质量的现实需要。制度的设计要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运行制度的完善需要在坚持中央指导下,尊重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立足本地实际。

推动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发挥国家制度优势,顺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有助于顺利推进社会治理在农村层面效能的发挥。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揭示了人民群众需求的全面变化和对党基层执政的更高要求。对此,实现党在农村基层长期执政、执好政,能够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供高质量服务,制度的完善与稳定尤为重要。这不仅是我国制度优势所在,更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和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路径依赖。


参考文献:


1 [1]王海峰:《服务社会与政党的社会化 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的逻辑定位》,载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第1期。

2 [2]易新涛.农村基层党建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9,12(06):119-127.

3 [3]马妮,张荣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1):130-134.

4 [4]王昱正.以服务为导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08):49-53.

5 [5]谢撼澜.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四种类型——基于地方实践的调查与总结[J].理论视野,2015(12):54-57.

6项目来源: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河北省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903030500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