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实验小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新课标强调“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学生“懂”了,也不是学生“会”了,而是学生自己“悟”出了道理、规律和思考方法等。经历“悟”的过程进一步达到“自我建构的过程”。结合这一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有如下体会:
一、调整数学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推理环境和氛围。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教师首先要为自己重新找到新的定位。教师已经不再是充当“灌输”的角色,而是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自主模式“领悟”到数学知识,再通过自己所领悟的知识运用于自己的学习,从而使得数学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师扮的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悟”的环境和氛围。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国庆节假期,李老师骑车从家去秀山旅游。第一天走了88千米,第二天走了104千米,第三天走了96千米。李老师三天共走了多少千米?”学生对这一情景特别好奇,很想知道结果。我顺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线段图、思考、探索、交流的形式,让学生明白:“1、为什么三个数相加,先把(任意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 )相加,或者先把(前两个数或后两个数)相加,再和(另一个数)相加,它们的结果不变?2、为什么要选择把后两个数相加?”从而获得这节课的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鼓励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小学数学绝大多数内容可以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能很快把他们的思想集中到学习中来,从而调动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改变数学学习方式,在活动中真正发展推理能力。
我们根据课程标准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学生外显的操作活动,再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激活内隐的思维活动,实现生活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同时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看待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动脑和动手有机的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启发学生的多种感官。让每个学生都自主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体会活动中的数学成分。明确活动要求,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学习,并且发展探究能力,学会学习。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时,我让孩子们在课前预习时,将长方体纸盒标好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然后展开并观察其各面,将发现记录下来。我首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比较。再在课堂上展开长方体,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很快就能发现长方体对面面积相等这一特点,对长方体表面积的理解也形象化。在整个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轻松学习方式,非常乐意参与探究体验。
三、教学活动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推理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既能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使学生的思路得以开拓,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比如“梯形的面积计算”时,让学生把梯形能否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看能否得到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学生自觉想要与他人合作,这时我让小组合作通过把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经过推理,得出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小组合作学习就恰到好处,在交流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拓展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创造推理的途径。
积极采取各种有效途径,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关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促使学生在多动多想中将抽象为形象,进而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思考数学的方法。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于课前先让学生准备好若干个圆形,上课再让学生通过摆圆形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把7个小圆形看作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让学生尝试分一分,再回答摆的情况。通过动手操作,学生明白了“把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求每盘摆几个,还剩几个?”在分的基础上给出问题:能不能分完?还剩几个?剩下的能不能装一盘? 经历分的过程,从而得出在分的过程会出现有剩余的现象,这一剩余就是余数。进而让学生自己列列算式、展示算式、统一写法,通过思考创造出更多的有余数除法算式,在“你们有什么发现”的问题引领激发下,从而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等现象,很自然地引入主题。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在感悟中用数学思维的方法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将数学知识内化,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充实自己,不断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法。把推理能力的培养有机的融合在“悟”的过程中。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