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段主题图的目标解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6
/ 2

小学数学低段主题图的目标解读策略

黄建炜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小学 311215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主题图作为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素材。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低段主题图的目标解读策略为题展开深入研讨,旨在为提高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效率和实现教学目标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主题图;目标解读

新课程实施以来,主题图已经成为课程标准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小学低段学生而言,以生动形象的动画图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设计为导向,这一方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另外一方面也为数学课堂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资源,这无疑是数学教学的新机遇。但是,当前大部分小学低段数学教师并没有深刻认识到主题图的内涵和功能价值,在实际教学中无法合理运用主题图,而是采用传统的、机械的教学方式,很难从本质上解读主题图的目标,实现高校课堂。为此,教师和学校应该要对小学数学低段主题图的目标策略解读予以高度重视,多角度、多层次对此展开讨论。

1.小学低段数学教材主题图的特点

1.1充分展示数学内容的生活性

通过对低段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进行研究分析,不难发现其教材主题图的内容主要是与现实生活接近,呈现出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而且比较熟悉的一些图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小学生更容易对其产生兴趣。这些熟悉的图片也能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欲望,进而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这一章节,教材主题图展示了制作风车的步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做风车的过程中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变换过程,理解主题图的意义。

1.2有助于展现数学价值教育

教材主题图作为新课程标准小学低段数学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使得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更加能够对生活有进一步的了解,实现了人文价值取向,引导小学生用正确的价值标准来看待社会和生活,为提升小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9加几”这一教学内容时,教材呈现了学校运动会的场景图,教师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全景图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提出一些相关数学问题,比如“同学们喝完一盒牛奶之后还剩多少盒?”然后教师可以顺势将学生的思维转向计算方法上面,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最后再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在课堂上呈现问题化情景,利用主题图呈现有价值的数学教学课堂。

2.小学数学低段主题图的目标解读策略

2.1巧用主题图展示,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

小学低段学生仍然保持着与生俱来的天真活泼,而且自控能力比较差,即使到了上课时间也很难尽快的将思维拉回到课堂上,全身心的投入在学习当中,此时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展示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可以根据主题图设置一个场景,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情境之中,通过层层引入,实现情境与课堂教学形式的有效衔接,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投入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愉悦和舒适,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章节的首页呈现了4只鸡、两只鸭和三盆花的图片,图片中展示了“图中有4只可爱的小鸡,看看还有什么”的文字。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创设:此时,假如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农家园,为了帮助农民伯伯照顾鸡鸭和花草,我们首先要将这些动物和植物的数量数清楚,这里有鸭子,有小鸡,有花草,现在请同学们仔细数一数图片上的4只小鸡在哪里。然后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将自己从图片上看到的4只小鸡指给自己的小组伙伴,最后以同样的形式指出小鸭和花的数量。如此,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体会到了学习的趣味性,又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感。虽然这只是课堂,但教师可以因此鼓励学生要乐于助人,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

2.2借助主题图呈现,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

小学低段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其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是进行数学学习的关键部分,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对这一目标的实现予以高度重视。而借助主题图的呈现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清晰地理解相关知识点,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这一章节时,教材中的主题图是:妈妈叫女儿起床,而且旁边有一个电子钟表是7:00,另外,在左上角呈现了一个带有分针和时针的钟表,同时在下方分别呈现了8:00、 3:00和6:00的对应图片,如此可以让学生在知道此时是几点钟的时候,然后对应去看钟表上面的时针和分针的指向,并且通过多幅图片的对比,实现认识钟表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利用第一幅图片的对应图,引导学生认识最左上角的钟表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说明是7:00,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讨的形式认识下面三幅图片,以此实现对认识钟表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3巧借主题图呈现,实现问题解决目标

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的提升,还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而问题解决是一种更为高级的学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学习的终极目标。对于小学低段学生而言,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逐步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是为其日后的成长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具体而言,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学会利用自己在数学课堂中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并且将其进行重新组合和排列,从中挑选出合适的方法进行问题的解决,如此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体现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性特征,另外一方面也为学生的认知构建提供组成要素,促使学生在日后成长发展过程中成为更完整的、更完善的人。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其中练习9中有一张主题图是:三个小朋友在电影院前商量,每张电影票8元钱,他们一共有40元钱,请问能够买几张电影票?这幅图片将问题和条件都呈现出来了,要让学生通过图片回答相应的问题。教师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学会算票价和三张电影票的总价钱,并引导学生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因为这也是一个比较贴近生活的问题,因为小朋友要去游乐园玩,也会面临买票的问题,所以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一章节的知识之后,要学会自己买票或者帮家长算总票价,真正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低段数学主题图是新课程标准教材的一大特色,对于实现学生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多方面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相关教师和学校应该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课堂上选用合适的主题图,为学生提供高效的数学课堂,逐步实现情感与体验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和实际解决问题的目标。另外,在实际教学课堂上,教师要选用合适的主题图,并且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让主题图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真正实现相关教学目标,为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同兰. 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A].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当代教育评论(第10辑)[C].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0:3.

[2]赵旺录.小学数学“主题图”在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23):119-120.

[3]陶旭娟.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2020(29):33.

[4]张晓青. 有效应用小学数学主题图激“情”启“思”[N]. 贵州民族报,2020-08-05(B03).

[5]李慧梅.小学数学低段主题图的目标解读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06):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