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尚志乡中心小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多方面的功能,但其核心功能最终必须定位在促进学生创新,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现代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思维中,最可贵的、层次最高的品质是创造性思维,在创造活动和创新能力的开发过程中,也始终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在创造过程中产生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活动的结果,无论是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想法,还是产生新的事物,都是思维的结果。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关键是激发创造性思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多方面的功能,但其核心功能最终必须定位在促进学生创新,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奠定基础。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的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以求教于同行。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是引发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生产生活中它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可以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因此,要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灵活敏捷的感知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上《从不同方向看》一课,开始时,教师讲解与新知识有关的小故事(盲人摸象):有五个盲人在一棵大树下乘凉,听说大象很大,这时恰好有一个人赶着一头大象朝他们走来。他们很想知道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们决定摸摸对象,第一个人摸着大象的鼻子说:“对象是弯曲的。”第二个人摸着大象的肚皮说:“大象是一堵墙。”第三个人摸着大象的腿说“大象是一根大柱子。”第四个人摸着大象的尾巴说“大象是一根绳子。”第五个人摸着大象的耳朵说“大象是一把扇子。”那大象到底象什么呢?学生们争相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只是聆听,不做回答。学生们急于想知道究竟哪个答案是正确的。这时教师适时导入新课:“这就是本节课将要解决的问题。从不同方向看一个物体得到的平面是否一样。”同时又拿出模型,让他们从不同方向看。在该环节教学中,足以引发了每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促使学生们愉快而迫切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是创设问题情境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好坏取决于它的开头。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地创设问题情境是可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因为只有把学生放到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情境之中,才能使他在对“问题”的执着追求和艰苦的劳动中产生创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每节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重、难点上,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求知欲极强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引发思维的最佳时期。
如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一课,教师在上新课时创设如下的情境:你喜欢踢足球吗?在罚球点射门,设在什么位置才是最优的位置呢?夜晚探照灯在室中扫来扫去,非常好看,那么怎样描述探照灯所扫过的范围呢?我们在看书写字时,怎样判断自己的坐姿是否正确呢?从身边熟知的问题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在以上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们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主动参与学习,大胆探究,自主寻求结论。这样做,可以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数学是来至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整个过程是寓创造性思维培养于传授知识之中。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鼓励是质疑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时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教师与其“给”学生提十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有“寻根究底”的学习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有了这种精神,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思路就会开阔。而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就必须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也就是说学生提出了荒唐的问题,教师也不要批评他,更不能嘲笑他,应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鼓励,悉心呵护他们主动发问的积极性,让他们的创造精神得到保护,从而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
又如《分式的基本性质》一课,在新课开始时,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什么是分式的基本性质?(2)怎样观察发现这一性质?(3)学习分式基本性质能解决什么问题?(4)分式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关系?在结合学生的提问,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推导分式的基本性质时,一位学生提出:“在分式中为什么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式,分式的值不变?”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经过师生的共同研究后,学生不但自己推导出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运用该性质解决问题,而且也理解了分式为什么有这样的性质。由上可知,通过质疑不但增强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学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充分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能。
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手段是教会方法
埃德尔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么学习的人”。许多事实表明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学习、自己研究、自己实践,继而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如何实现“授人鱼不如授人与渔”呢?主要是要实践以下的三部曲。
1.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预习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读书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自己地预习,对所学内容的有了初步地了解,这样就可以为上课打好目标定向基础,从而也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创新精神提供条件。同时经过长期的预习训练,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得到充分地发展。
2.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
归纳整理知识是学生必备的学习方法,这也是新课改的理念所提倡的,同时更需要运用该方法进行复习。在教师引导、点拨下,学生独立或半独立地进行复习,把所学的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从而促使学生的数学认知逐步完善,最终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3.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让学生借助教材学会自学是学会学习的前提,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开拓进取意识,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的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创设自学氛围,提供学生的自学空间,使学生逐步学会边看书边思考,学会边动脑边操作,并能够把自学的发现用语言表述出来。
总之,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创造潜力。我们教师要为他们发挥潜力创造条件,使他们思维的创造力、想象力得以充分发展,为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