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情绪疗法结合认知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与遵医行为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4
/ 2

合理情绪疗法结合认知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与遵医行为的影响

叶蓓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结合认知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2例以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合理情绪疗法结合认知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与遵医行为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的遵医行为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情绪疗法结合认知干预可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遵医行为,值得推广。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认知干预;突发性耳聋;心理状态;遵医行为

突发性耳聋指不明原因突然导致的神经性听力受损,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以单侧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双侧少见,常伴恶心呕吐、耳鸣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1]。突发性耳聋患者受到病情影响,常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不仅影响机体状态,还会降低遵医行为,最终影响疗效[2]。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探讨合理情绪疗法结合认知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与遵医行为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2例以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各41例,均为单侧耳聋。对照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34~70岁,平均(53.79±6.82)岁;病程1~7d,平均(3.29±1.08)d。观察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32~69岁,平均(54.18±6.34)岁;病程1~6d,平均(3.18±0.97)d。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突发性耳聋;②具备正常的理解、沟通能力;③无耳部器质性病变;④无心脑血管器质性病变;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沟通障碍;②既往有听力障碍;③合并重要脏器疾病或其他内分泌疾病;④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⑤中途退出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对患者实施简单的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嘱咐其合理作息,提供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合理情绪疗法结合认知干预:(1)合理情绪疗法:①讲授阶段:介绍合理情绪疗法及放松训练相关知识、作用及流程,指引患者进行放松疗法训练。②诊断阶段:在个体交谈下找出患者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相对应的诱发事件及两者间不合理信念,指出不合理信念是导致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最主要因素,通过将不合理信念纠正以改变和控制情绪和行为结果。③领悟阶段:帮助患者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找出具有代表性的负性事件来帮助患者理解并认识到情绪困扰是个体对于某个事件的态度、评价等,纠正其认知以促进其情绪改变。④修通阶段:采用合理情绪想象、不合理信念辩论等方法帮助患者纠正不合理信念。⑤再教育阶段:对之前干预进行巩固,构建新的心理与行为模式,教会患者运用宣泄、暗示等情绪改善技巧,和家属一起培养患者自理能力。(2)认知干预:①与患者沟通交流,观察评估其心理状态,并了解患者对疾病认知和应对情况,对错误认知的形成原因、具体表现进行评估分析。②针对错误认知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样化方式为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扭转及消除其疾病相关错误认知和消极思维。③帮助患者接受已存在的事实,避免不必要的思虑,引导其关注可解决的问题,并一起讨论应对的资源和解决方案。④指导患者以情景模拟方式对消极思维进行辨别,帮助其建立积极应对性思维将消极思维替代。

1.3观察指标

(1)采用HAMD和HAMA量表评价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分别包括17个、14个项目,评分越低说明心理状态越好。(2)采用自制调查表对两组干预前后遵医行为进行调查,包括用药、饮食、作息及情绪管理等方面,满分100分,评分越高提示遵医行为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5fbc7b9e2d17a_html_7a5138b5658f47ab.gif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组心理状态评分

两组干预前的HAMD、HAM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5fbc7b9e2d17a_html_7a5138b5658f47ab.gif ±s,分)

组别

n

HAMD

HAMA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41

24.38±4.29

10.63±3.18a

25.67±3.43

9.32±2.91a

对照组

41

24.19±4.57

16.52±3.86a

25.35±3.79

14.83±3.06a

t

-

0.194

7.541

0.401

8.355

P

-

0.847

0.000

0.690

0.000

注:与本组干预前相比,a:P<0.05.

2.2两组遵医行为评分

干预前两组遵医行为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遵医行为评分对比(5fbc7b9e2d17a_html_7a5138b5658f47ab.gif ±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41

58.94±7.62

89.47±5.19a

对照组

41

59.41±8.37

83.62±4.85a

t

-

0.266

5.273

P

-

0.791

0.000

注:与本组干预前相比,a:P<0.05.

  1. 讨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负性心理会引起应激反应,影响耳部血液循环,从而妨碍疾病恢复,而且负性心理还会降低患者依从性,影响疗效。常规护理对患者心理、情绪层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整体干预效果并不理想[3]。认知行为理论认为,如何评价自我及外部环境是影响人应对刺激源的关键要素,错误认知会导致错误观念,从而引起情绪、行为不适应[4]。认知干预帮助患者纠正错误认知,使之接受现实并积极应对,恢复心理防御机制,促进心理改善。合理情绪疗法也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疗法,其基本理论认为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及信念等是引起情绪困扰的主要原因,在理性分析下以合理情绪疗法将患者不合理信念、思维方式改变,建立积极、合理的行为态度,有助于促进患者不良情绪不断改善[5]。合理情绪疗法包括讲授、诊断、领悟、修通等阶段性干预措施,具有系统性、循序渐进性等特点。

鉴于合理情绪疗法与认知干预在认知、心理层面均有较好的效果,本研究将之联合应用,并与常规护理的效果相比,结果发现干预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遵医行为评分较对照组高,证明了联合护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进而有效提高遵医行为。

综上所述,合理情绪疗法结合认知干预可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遵医行为,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香兰,王贝贝,张佳艺, 等.基于Orem自理理论的护理模式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7):110-112.

[2]曹慧玲,张小莉.预见性告知护理应用于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中对症状及负性心理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27):3064-3066.

[3]王园,冯彩红.专项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0,42(11):1758-1760.

[4]管文雅,庄丽娟,金岚.认知干预在高龄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价值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1):68-70.

[5]王莉萍.合理情绪疗法对产妇产后负性情绪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27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