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云南 泸水 673199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比两种营养方法效果。结果:将我科2017年3月--2020年1月的胃癌根治术7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随机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采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比两种营养方法效果。结果:(1)一组和二组患者手术后血清白蛋白指标、血清前蛋白指标对比中,一组分别是39.71±4.93(g/l)、28.01±3.51(g/l),二组分别是34.02±4.66(g/l)、24.68±3.42(g/l),(t=10.046,p=0.00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并发症对比中,一组发生率为10.81%,二组发生率为32.43%,(x2=23.097,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肠内营养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关键词:肠内营养;胃癌根治术;肠外营养;围手术期
胃癌患者在采用胃癌根治术治疗过程中,该种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营养情况有直接关系,患者在围手术期有良好的营养支持,能够提高免疫力,使患者治疗效果提高。目前临床采用的营养方式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肠外营养;一种是肠内营养。而且这两种营养方法在临床上应用的效果目前争议性非常大,有学者认为肠内营养容易损伤肠道功能,不利于患者后期康复;也有学者认为肠外营养会导致患者围手术营养不良,影响手术的开展及预后,甚至出现患者死亡。从上述的争论观点分析,两种营养方法都各有优缺点。到底临床上采用何种营养方法才是最科学的,需要临床医务人员不断研究,用循证医学制定个体化方案,从研究中获得不同营养模式治疗效果,以便在患者围手术期选择合理的营养方法,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基于此,本组旨在研究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疗效,对比两种营养方法效果[1]。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科2017年3月--2020年1月的胃癌根治术7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一组与二组。一组有患者37例,年龄48.92±5.87岁,病程7.93±1.65月,男17例,女20例。二组有患者37例,年龄49.15±5.64岁,病程7.82±1.54月,男18例,女19例。(p>0.05),结果有差异。
纳入标准:(1)患者同意研究;(2)医院同意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1)有精神病不能采用研究者;(2)有其它疾病影响研究结果者。
1.2方法
1.2.1一组
一组采用肠内营养,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经空肠营养管造瘘或经患者鼻饲管建立肠内营养通道。患者手术后适时开展肠内营养,使用肠内营养液量为每天500ml--1500ml,并且根据计算热卡及治疗情况逐渐增减营养液。患者每天营养过程中输液速度为30ml每小时到80ml每小时,且在输液过程中控制液体温度为36度到40度之间,防止液体过冷刺激肠道,引起肠痉挛、腹胀、腹泻等不适。患者手术后第8天可以酌情用半流质饮食,然后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状态[2]。
1.2.2二组
二组采用肠外营养,该种营养方法有以下内容:患者用肠外营养过程中,对患者建立肠外营养静脉通道,患者手术后第一天对其静脉输送营养液,第一天输注所计算热卡半量营养液,以后每天输送全量营养液,营养液输送方法为全天输入,患者到手术第8天后酌情进半流质饮食,并且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状态[3]。
1.3疗效平均指标
满意度评价:患者满意度评价采用我院的治疗满意度调查量表,该量表总分100,患者评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
采用SPSSI24.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生化指标情况
一组和二组患者手术后血清白蛋白指标、血清前蛋白指标对比中,一组分别是39.71±4.93(g/l)、28.01±3.51(g/l),二组分别是34.02±4.66(g/l)、24.68±3.42(g/l),(t=10.046,p=0.000),结果有差异。
表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化指标对照
组别 | 数例 | 血清白蛋白 | 血清前蛋白 | |||
手术前 | 手术后 | 手术前 | 手术后 | |||
一组 | 37(例) | 30.63±4.62(g/l) | 39.71±4.93(g/l) | 19.63±2.65(g/l) | 28.01±3.51(g/l) | |
二组 | 37(例) | 30.59±4.85(g/l) | 34.02±4.66(g/l) | 19.54±2.71(g/l) | 24.68±3.42(g/l) | |
t | -- | 0.366 | 10.653 | 0.382 | 9.439 | |
p | -- | 0.765 | 0.000 | 0.747 | 0.000 |
2.2两组并发症情况
一组和二组并发症对比中,一组发生率为10.81%,二组发生率为32.43%,(x2=23.097,p=0.000),结果有差异。
表2两组并发症对照
组别 | 数例 | 导管相关感染 | 伤口愈合不良 | 腹腔内感染 | 肺部感染 | 消化道出血 | 吻合口感染 | 切口感染 | 总发生率 |
一组 | 37(例) | 0(例) | 1(例) | 0(例) | 1(例) | 1(例) | 0(例) | 1(例) | 4(例)10.81% |
二组 | 37(例) | 1(例) | 3(例) | 1(例) | 2(例) | 2(例) | 1(例) | 2(例) | 12(例)32.43% |
X2 | -- | -- | -- | -- | -- | -- | -- | -- | 23.097 |
p | -- | -- | -- | -- | -- | -- | -- | -- | 0.000 |
2.3两组治疗满意度情况
一组和二组满意度评分对比中,一组为93.97±5.64(分),二组为82.07±4.81(分),(t=10.678,p=0.000),结果有差异。
表3两组治疗满意度评分对照
组别 | 数例 | 治疗满意度评分 |
一组 | 37(例) | 93.97±5.64(分) |
二组 | 37(例) | 82.07±4.81(分) |
t | -- | 10.678 |
p | -- | 0.000 |
3.讨论
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相当高,术前营养不良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的重要危险因素。评估术前营养不良的程度以及适当的予以纠正,是外科围手术期重要的治疗措施。胃癌患者在围手术期治疗过程中,采用何种营养方法,将影响到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目前在围手术期临床营养治疗模式中,常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两种模式。这两种营养模式,各有优缺点,到底何种营养治疗效果更优良,需要临床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笔者在研究胃癌手术患者采用的营养模式中,对相关的资料查询及临床应用体会,肠外营养的使用优点是操作简单,并且对患者损伤性小。但是这种营养模式也有许多的缺点,相关并发症高,而且营养效果一般;且采用肠外营养,需要使用的营养液价格昂贵,相应的增加患者治疗负担。在采用的肠内营养方法中,及时的使用并恢复了肠道功能,该种模式顺应了机体营养规律,维持了内环境稳态还可以提高患者营养效果,使患者抵抗力增加,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该种营养方法需要的营养液相对便宜易得,既减少患者治疗负担,又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及舒适感,可以在临床常普遍使用。根据上述的分析,肠内营养的优势要优于肠外营养,但是肠内营养使用需要有前提条件,该条件是要求患者肠道功能完整并及时使用,如果患者肠道功能不完整,将无法用肠内营养方法[4]。
在本组研究中,为了获得胃癌根治术后营养治疗效果,根据目前临床营养治疗方法,使用肠内、肠外两组对照分析。从一组和二组满意度评分对比中分析,一组为93.97±5.64(分),二组为82.07±4.81(分),(t=10.678,p=0.000),结果有差异。从该组数据分析获得,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效果优良,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詹志芳,崔熙军.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治疗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8):46-49.
[2]邢广巨.全肠外营养与肠外联合肠内营养对老年性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8):45+51.
[3]李占才.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0):18-19.
[4]罗小春,陈娟,朱衡亚,龚文健.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20,27(10):1249-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