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数学可视化学习策略的实践与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3
/ 2

聋校数学可视化学习策略的实践与反思

陈子月

杭州文汇学校 310018


摘要:数学可视化学习策略是破解聋生听力障碍所造成的数学思维局限性的一种认知策略。在充分尊重聋生学习特点、充分呼唤多元评价方式前提下,聋校数学教学中运用直观展现、动态展现、趣味呈现等可视化学习策略,促进聋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体验,拓宽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聋校数学;可视化学习策略

引言:聋生是一群因听力受损而在视觉、动觉、触觉等方面有特殊能力的学生,在视觉补偿方面有明显优势。在聋校的数学教学中,突出视觉教学策略,利用可视化工具将知识、思维过程、学习结果等直观展现来帮助聋生理解、对话、探索和交流等数学学习,比较符合聋生认知特点,让他们在做、玩、画、游戏数学中学数学,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体验,提升数学素养。

一、聋校数学可视化学习策略的实践

直观展现学数学

聋生由于听力有限,存在发音障碍,言语交际受阻,数学抽象思维受限,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聋生优势。如手语、手势、动作体态等方法给聋生教学,这种寓教于乐的视觉教学策略为聋生数学学习直观展示,激发聋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认识厘米》时,由于教师不能够通过语言向聋生传授知识,可以充分挖掘聋生的动手操作优势,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厘米,建立对厘米的表象认识。可以利用他们身边的文具用品,例如:文具盒或者铅笔,让他们对统一长度单位有一个心理认知。通过用手语交流,让学生能够找出生活中长度为1厘米的物体。有的学生会用身边的田字格,它的宽度为1厘米;或书中图钉的长度也为1厘米等等。这样不仅让聋生掌握住了知识,同时也让他们发现了生活世界的丰富多彩。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尊重聋生的主体,让他们能够主动的去思考数学,探究数学,从而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自我认同感。

动态展现学数学

据研究表明,大部分聋生在情境构建和认知时相较于普通学生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可视化的图像,让聋生展开数学思考,引发探究兴趣。可视化的图像包括数学学习当中的图片,视频等能够有效辅助聋生的学习,从而使得学习更为直观具象。比如在学习圆的时候,教室可以让他们用眼睛代替耳朵去感受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进而走进圆的世界。从钟表上的圆到纽扣上的圆以及自然界中的水波纹等等,让学生进一步领略圆形的魅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具体的情境;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他们的车轮都是什么图形?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形状?通过具体问题的设定和可视化的图形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这样不仅调动了他们信息捕捉能力,同时也充分发挥聋生的视觉补偿优势,激发了聋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想象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聋生的数学素养。

趣味呈现学数学

游戏是人类文明的母体。因此在聋校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聋生的年龄以及心理特点,借助游戏让数学学习的趣味得以充分展现,从而充分挖掘聋生的数学学习因子。比如在学习被3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许多学生会猜想能够三的倍数的特征可能是末尾为3的数。在教师通过举例进行一一排除后,可以和他们一同进行游戏探究最终答案。让聋生在计数器上拨出3的倍数,教师背对着他们,通过听听声音来判断所拨出的数是否为3的倍数。教师多次答对后就会激发他们对3的倍数的特征地深度思考。尽管老师没有用肉眼去看,但通过听觉知道所拨的数是几,从而与3的特征进行有机联系。通过游戏环节引发他们的进一步猜想,让聋生自主构建3的倍数的特征。

著名教育家卡罗琳说过:“孩子的工作就是玩,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最愿意接受的。”在聋校的数学教学中,聋生运用视觉游戏不仅可以加深他们的数学认知,还可以让他们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聋校数学可视化教学可以为聋生带来优质的数学生活,提高聋生数学学习的幸福指数。

  1. 聋校数学可视化学习策略的反思

  (一)可视化学习尊重聋生学习特点

在教学时需要结合聋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制定相对应的数学教学方法。《课程标准》提出“聋校教师教学应根据聋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充分利用聋生的视觉优势”“采用有效的沟通手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行分层、分类教学,积极推进个性化教学,为聋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聋生个体发展的需要”。阐述了聋校数学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突出了聋校数学教学的特点和要求。特别是“充分利用聋生的视觉优势”、“采用有效的沟通手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要求,改变了以往聋生教育“口语教学”的局面,体现了对聋生视觉学习特点的尊重。本文主要针对在数学中运用可视化的学习方法,从而帮助他们进一步的了解数学知识。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偏差,有时甚至会收到不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要时常与他们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在数学学习上的困难之处。大部分聋生由于身体有部分残疾,因此内心会滋生自卑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勇于让他们突破这一心理状态,能够敞开心扉,在课堂上释放自我。

(2)可视化学习呼唤多元评价方式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建立多目标、多方法的评价体系。根据个性化教学计划,有效实施差异评价。差异性评价是根据每个聋生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在实施个性化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差异化评价侧重于对聋生个别数学学习过程和身心变化的评价,改变了“一纸定论”的简单评价方式,有利于保护和激发聋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该班的整个课堂教学中,由于运用了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理念,教师设计了多种情境来激发聋生的思维,优化了思维发展的路径,调动了聋生的多元感官。聋生在课堂上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思维活动中,得到了最适宜的发展。基于数学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是针对聋生听力障碍所造成的思维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认知策略。当聋生的认知发展到一定阶段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后,数学教学应回归数学本位,让聋生依据数学标准进行抽象思维和数学想象,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素质和数学素养。

结语:随着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的深入,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在从事数学教学活动时,需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将可视化的教学方式合理地融入课堂,从而做到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戴超.“可视化”学习:让聋生数学学习深度发生[J].数学大世界,2019,(18):37.
【2】邢国林.聚焦思维可视化,发挥聋生视觉认知优势 ——以聋校数学《位置与方向(二)》教学为例[J]. 现代特殊教育, 2020, (7):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