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0
/ 2


如何加强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杨卫东

身份证号码 61252519870221****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空间范围都在迅速扩张,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凸显。作为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高度集中的空间,城市的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一直是一个受到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既关系到城市的安全运行与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应急管理能力的整体提升,因而加强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至关重要。

关键词: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引言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

1夯实城市应急管理的法制保障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应急管理立法,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为城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推进提供了重要的法制规范。城市有地方立法权的主体应根据国家应急管理立法的目标和要求,制定与上位法相衔接的实施细则,促进上位法更好的落实。与此同时,城市也应立足本地实际和应急管理的具体需要,加强应急管理的专门立法,构建完善的城市应急管理法制体系,对城市应急管理的目标、原则、主体、职责、流程等各方面进行规范。二是完善城市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应急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应急管理所处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城市应急预案需要根据环境的动态变迁及时进行完善。与此同时,城市应急预案本身又是由政府预案、部门预案、企事业单位预案、社区预案等具体预案构成的完整体系,应促进政府预案与部门预案、企事业单位预案、社区预案有效衔接,构建有机衔接的城市应急预案体系。三是强化应急管理的规划支持。城市作为各类资源和要素高度集中的空间,其应急管理能力与城市规划的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应着力提升城市规划的水平,以科学和权威的城市规划为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2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14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并指出要做好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五个方面的工作。这为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指明了方向,对于弥补我国重大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在应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暴露出的缺陷和不足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公共卫生安全形势,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人员往来日益频繁,使得诸如新冠病毒这类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更加容易传播扩散。所以,新冠疫情对世界各国公共卫生体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应对疫情冲击,改革公共卫生体系,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首先,这是由中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所决定的,即法律明确规定了政府负责什么以及如何负责。所有政府管理行为包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都必须依法进行。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可能需要采取一些特殊措施,但不能偏离法治的轨道。其次,加强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建设是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客观需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常属于国家危机,影响力广泛,如果不被及时妥善处理,将引发巨大的社会危机。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法律不仅可以迫使公众采取统一的行动,共同应对社会公共危机,而且可以防止政府官员在危机中滥用职权,损害或威胁社会成员的权利。依法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利于克服执行过程中的随机性和盲目性,做到妥善处理危机。再次,《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渠道不畅、信息不准确、应急响应能力差、应急准备不足等问题,为建立统一、高效、权威的应急响应机制奠定了基础。此外,要增强人们的守法意识,通过法律手段消除吃野味等不良卫生习惯。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建设是构建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

3加强城市应急管理的机制创新

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离不开机制的创新。一是构建城市应急联动机制。城市应急能力的提升需要构建政府统一指挥、部门协同合作、社会有序参与的应急联动机制,形成条块结合、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网络。二是创新社区应急协同机制。由于社区应急资源和力量相对薄弱,提升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应当创新社区应急协同机制,有效统筹和凝聚社区范围内各类主体的资源和力量,以落实城市应急管理的支点作用。三是健全城市应急信息公开机制。应健全城市应急信息公开机制,通过扩大信息公开的渠道、创新信息公开的形式、加强信息公开的技术支持等方式不断提升城市应急信息公开的效果。

4中期系统推进,提升法制化、多元化治理能力

全周期管理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实现城市治理的有序发展。一是健全制度保障,推进城市全周期管理的法制化。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各地第一时间纷纷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更好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提供了法律保障。接下来,还应按照科学合理、有操作性、能管用的原则加强法规建设,科学立法、精准施策以为城市治理提供制度保障;坚持需求导向,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城市管理制度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效能,满足市民衣食住行、安居乐业的需求。二是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推进城市全周期管理的多元化。城市治理要求政府、市场、社会都参与进来,其核心是切实建立多主体参与、运行有效的治理体系。从这次我国应对疫情的情况来看,基层党委政府引领下的社会力量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这启示未来城市治理应继续强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作用,同时重视培育社会力量,在党委、政府、社会组织之间架起良性互动的桥梁。、

5网络化效能

应急救援系统的网络化效能主要体现在救援系统内部以及体系之间产生的复杂网络化交互,提升救援体系网络化效能的关键是如何提高体系各个组分系统之间基于网络的耦合交互效率,形成多救援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具体改善措施如下:①加强突发事件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完善四级应急救援通信网络,建立各部门间的救援信息共享平台,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救援队伍的协同网络和联动机制;②提高铁路应急通讯的信息采集、传递和应用效率,保证部门之间形成顺畅的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机制,保障救援部门间的实时通信联络;③形成网络化联合救援系统的信息传递链,并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和多层次、全覆盖的应急联动机制;④建立救援部门的枢纽型结构,将具有较大影响力和集聚度的部门设为协同网络中心位置,成为其他部门的优先协同对象。

结语

总之,城市应急管理技术应用和管理不当会带来一些潜在问题,如数据安全风险、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风险等,这就要求对技术应用设置边界,做到依法、合理、适度的应用,并对已应用的技术依法加强管理,避免技术的不当使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充分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特色和优势,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中国应急管理报》2019年12月2日,第1版。

[2]《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人民日报》2020年2月15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