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中医医院(市第八医院) 长沙 410100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超声检查诊断脂肪肝疾病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脂肪肝病例93例,依据检查手段分组,A组(超声检查)47例,B组(CT检查)46例,比较检查结果。结果:检出率比较,A组[97.87%(46/47)]高于B组[84.78%(39/46)](P<0.05);误诊率比较,A组[0.00%(0/47)]低于B组[6.52%(3/46)](P<0.05);漏诊率比较,A组[2.13%(1/47)]低于B组[8.70%(4/46)](P<0.05)。结论:超声检查脂肪肝病症,可保证检出率,不易漏诊误诊,临床效果良好,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脂肪肝诊断;超声检查;诊断效果;应用价值
前言:在肝脏疾病中,脂肪肝较高发,为常见肝病,脂肪肝是在多因素影响下脂肪在肝脏细胞中过度堆积,进而形成病变。在肝病发病率排名中,首位为病毒性肝炎,其次即为脂肪肝。轻症脂肪肝临床表现不典型,中、重症常见肝脏部位隐隐疼痛,常常感到疲乏,或见恶心呕吐。脂肪肝具有可逆性,早期确诊有利于早期积极干预,促进病情转归。相关研究认为,超声检查脂肪肝诊断精度较高[1]。本文从2019年4月~2020年10月脂肪肝病例中选取93例,说明超声检查的应用方法,探讨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93例脂肪肝患者,按检查方式分为A组47例(超声检查),性别:男/女=24/23,年龄(33-61)岁,平均(46.60±11.35)岁。B组46例(CT检查),性别:男/女=26/20,年龄(32-60)岁,平均(46.61±11.27)岁。可予比较(P>0.05)。
纳入标准:(1)脂肪肝确诊;(2)依从性高;(3)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癌症;(2)合并器官重症;(3)合并精神病。
1.2方法
A组超声检查:(1)空腹检查:彩超诊断仪对肝部实施检查,使用凸阵探头,频率参数(1.0-5.0)MHz。(2)饮水800mL,然后进行检查。防止胃肠伪影影响检查精度。(3)患者平卧或侧卧,充分暴露腹部,从多切面实施肝区检查,结合二维超声,确定肝体积,观察轮廓和形态,然后以彩超确定肝血流情况。
B组CT检查:(1)设备为256层螺旋CT,患者保持平卧,稳定呼吸后,保持屏气,扫描患者腹部。(2)以10mm层厚进行常规扫描。(3)定位肘前静脉,以(80-100)mL碘海醇注射给药,速率为(2.5-4.0)mL/s,然后以0.5cm×16.0cm进行动态增强的连续性扫描。(4)注射碘海醇完成,在30s内动脉期扫描,注射约1min门脉期扫描,约3min实施延迟期扫描。
1.3观察指标
接受穿刺活检,或经手术确诊,统计检出率、漏诊误诊率。
CT确诊标准:进行同切面扫描,比较脾脏和肝脏的CT值,若前者较低,视为阳性确诊。计算后者和前者比值,进行程度划分:(1)轻度:比值为(0.85-0.89);(2)中度:比值为(0.64-0.84);(3)重度:比值低于0.65。
超声确诊标准:观察肝脏前后方回声,可见前方增强,后方减弱,同时肝内管道结构模糊,视为阳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分析脂肪肝患者数据,计量资料(年龄)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检查结果和精度)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检查结果
A组检出率>B组(见表1),P<0.05。
表 1 检出情况[%(n)]
组别 | A组(超声) | B组(CT) | P |
n | 47 | 46 | >0.05 |
轻度 | 34.04(16/47) | 28.26(13/46) | <0.05 |
中度 | 51.06(24/47) | 34.78(16/46) | <0.05 |
重度 | 13.04(6/47) | 21.74(10/46) | <0.05 |
检出率 | 97.87(46/47) | 84.78(39/46) | <0.05 |
2.2误诊、漏诊情况
A组误诊率<B组,A组漏诊率<B组,P<0.05。如表2。
表 2 诊断准确性[%(n)]
组别 | A组(超声) | B组(CT) | P |
n | 47 | 46 | >0.05 |
漏诊 | 2.13(1/47) | 8.70(4/46) | <0.05 |
误诊 | 0.00(0/47) | 6.52(3/46) | <0.05 |
3讨论
脂肪肝为多因素肝脏病变,并非独立疾病,检查脂肪肝患者的肝细胞脂质情况,可见其脂质累积量约为肝湿重的5%以上,或干细胞进行组织检查时可见脂肪变性≥50%,患者肝细胞脂质分类较多,不仅包含脂肪酸、甘油三酯以及胆固醇,而且包括磷脂等。在脂肪肝病变初期,多见脂肪性肝炎,经过进展,转变成肝硬化或者出现脂肪变性。在临床诊断时,以脂肪量为依据,划分成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以及重度脂肪肝。脂肪肝治疗以早期确诊为前提,确诊后分型,以行对症治疗[2]。
在正常肝脏中,脂肪占比5%左右,脂肪肝患者脂肪含量过高,且不经干预可致持续上升,观察肝细胞,可见脂肪颗粒,且数量较多,即为脂肪肝。此种脂肪堆积会诱发肝脏脂肪变性。脂肪肝加重后,可致腹胀、肝痛,或见肝脏肿大,造成肝脏位置无法正常代谢脂肪,诱发功能损伤,恶化后,存在肝硬化风险,威胁生命安全。肝内占位病变与初期脂肪肝较为相近,二者易误诊。治疗方案基于诊断结果设计和实施,误诊降低治疗针对性,加重经济负担,影响干预效果。使用超声检查,可清晰、有效地分辨相关组织,机体无损伤,促进患者确诊、病情良性转归。
当前脂肪肝临床检查,多通过肝穿刺进行肝组织活检,其结果可作为金标准。然而活检创伤较大,患者耐受度、依从性低。外界因素可干扰活检取样,加大检查误差,临床不易实行。临床脂肪肝常用超声检查或CT检查,检查易于实施,同时误差较低,得到广泛应用。相关文献表明,以超声设备检查脂肪肝病例,可达到较高灵敏度,实现无创检查和无痛检查,而且超声检查不会造成放射性损伤,应用优势众多,可行反复检查,检查费用不高,接受度较广。检查精度方面,超声检查可分层次观察肝结构,了解管腔情况,影像较为清晰,检出率较高,促进精准确诊。
本次研究中,比较检查结果,轻度脂肪肝和中度脂肪肝在超声检查时检出率高于CT检查,在重度脂肪肝检查中CT检查检出率相对较高。观察总检出率,超声检查较优越,检出率较高。误诊、漏诊会延误脂肪肝治疗,对比两项结果,可知本研究超声检查无误诊,漏诊率也较低,表现优于CT检查。综合整体情况,可认为超声检查应用于脂肪肝检查效果更好,具有更高应用价值。
综上,对脂肪肝病例进行超声检查,检出率较高,漏诊率较低,较少发生误诊,诊断精度良好,优于CT检查,检查效果良好,应用价值显著。但在重度脂肪肝检查时,CT检查效果较好,提示可结合二维超声并综合多种技术,优化检查精度。
参考文献:
[1]敖翠炖.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29):174-176.
[2]王平,唐光华.健康体检中超声检查诊断脂肪肝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0,21(03):297-298.
[3]刘穗浓,黄剑毅.超声弹性成像联合二维超声对脂肪肝诊断的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02):34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