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在社区医院的应用及未来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2
/ 2

动态心电图在社区医院的应用及未来发展

钟燕

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43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社区医院的应用及未来发展。

方法:对 1390 例社区医院门诊心律失常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资料分析。

结果:老年人的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而且复杂多样,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危及健康,社区需加强管理。

结论:动态心电图对社区医院心律失常的检测、监控、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又增加了新的功能,扩大了应用的领域,值得在基层医院长期发展和推广。

作者简介: 钟燕 女 汉 47岁 本科 主治医师


动态心电图(DCG)作为一种常用的无创伤性检查,已经广泛运用于心血管疾病领域。在社区医院应用,简单易行,就近方便,越来越被患者接受。笔者回顾性对 1390 例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分析,了解社区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

1、资料和方法:

1.1对象:以1390例我院行DCG检查的心律失常的患者为对象,其中男 610 例,女 780例。

1.2方法:以美国DMS公司的三通道DCG仪联系记录22-24小时,计算机加人工对话功能处理,对心律失常情况进行分析。

2、结果:见列表:各种心律失常分布


<60岁(%)

60-69岁(%)

70-79岁(%)

80-93岁(%)

总计(%)

窦速(平均心率>100次/分)

3(0.2%)

1(0.07%)

0

0

4(0.2%)

窦缓(平均心室率<55次/分)

4(0.2%)

7(0.5%)

10(0.7%)

12(0.8%)

33(2.3%)

窦停(R-R间期≥2.0秒)

3(0.2%)

9(0.6%)

11(0.7%)

15(1.0%)

38(2.7%)

房性心律失常 偶发房早

20(1.4%)

24(1.7%)

48(3.4%)

55(3.9%)

147(10.5%)

频发房早

22(1.5%)

39(2.8%)

48(3.4%)

50(3.5%%)_

159(11.4%)

成对房早

23(1.6%)

40(2.8%)

40(2.8%)

51(3.6%)

154(11.0%)

短阵房速

22(1.5%)

42(3.0%)

42(3.0%)

56(4.0%)

162(11.6%)

房扑、房颤(包括阵发性)

3(0.2%)

10(0.7%)

20(1.4%)

26(1.8%)

59(4.3%)

房扑、房颤伴长R-R间期≥2.0秒

0

2(0.14%)

12(0.8%)

13(0.9%)

27(1.9%)

室性心律失常 偶发室早

16(1.1%)

24(1.7%)

36(2.5%)

40(2.8%)

116(8.3%)

频发室早

20(1.4%)

31(2.2%)

33(2.3%)

36(2.5%)

120(8.6%)

成对室早

11(0.7%)

11(0.7%)

13(0.9%)

15(1.0%)

50(3.5%)

短阵室速

4(0.2%)

6(0.4%)

13(0.9%)

13(0.9%)

36(2.5%)

窦房传导阻滞(II度)

1(0.07%)

5(0.3%)

9(0.6%)

12(0.8%)

27(1.9%)

房室传导阻滞 I度(包括间歇性)

4(0.3%)

9(0.6%)

11(0.7%)

20(1.4%)

44(3.1%)

II度I型

2(0.1%)

7(0.5%)

9(0.6%)

11(0.7%)

29(2.0)

II度II型

2(0.1%)

3(0.2%)

5(0.3%)

9(0.6%)

19(1.3%)

III度

0

0

1(0.07%)

1(0.07%)

2(1.4%)

完全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

4(0.2%)

17(1.2%)

21(1.5%)

26(1.8%)

26(1.8%)

复杂心律失常(以上心律失常混合出现≥2种)

4(0.2%)

20(1.4%)

30(2.1%)

36(2.5%)

90(6.4%)


  1. 讨论

老年人心律失常很多见,随着年龄增长,心律失常发生率大幅提高。本文中房性心律失常最为多见,与以往多篇报道相符。其原因与老年人心房肌纤维化,心房压力增大,心房肌顺应性下降,心房扩大及心肌淀粉样变性等因素有关。频发房早、房速是发生房颤的先兆。房颤本身不直接危及生命,易导致心房内附壁血栓形成而发生脑栓塞。有学者发现,房早配对间期越短,心电图出现P在T上现象,它使局部心房有效不用期缩短越显著,房内传导时间延长越明显,为房颤的形成创造了生理基础[1]。所以”P on T”也需要引起注意。

本文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占第二位。偶发的单源室早多无重要意义,一般多在运动后减少或消失。频发的室早会使心博出量显著减少,产生心悸,头昏等症状。可能与心室肥厚,扩大,心室肌缺血有关。受损心肌与正常心肌之间的电生理不均匀,容易诱发折返引起反复发作的或持续性的室性心动过速,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需要加强监测,及时干预,防止危险发生。

老年人传导系统老化,窦房结自律性低下,起博细胞数量减少,功能减退,传导减慢,

迷走张力增高,从而发生窦缓,窦停及不同部位的传导阻滞。

各种复杂的的混合型心律失常(各种房性、室性心律失常和不同部位传导滞同时出现在一人身上)也不少见,这是因为老龄的退行病变往往同时累及心房、心室及传导系统。同时老年人常有二氧化碳潴留,可以增加心肌的兴奋性,导致心律失常: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较低,易出现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所以老年人的心律失常要引起重视,要密切监控,谨慎用药。

近年,出现了长程DCG(3-7天)。对偶发的、一过性的心律失常,大幅提高了检出率。还出现了同步多参数的DCG(动态心电/动态血压/动态睡眠呼吸检测/动态脑电图/动态肺功能/动态消化道PH值等多种参数):同步动态心电与血压检测。为研究血压与心电变化之间的关系提供有效手段;同步DCG与上消化道PH值检测对表现酷似心绞痛的食道源性胸痛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同步心电、血压、睡眠呼吸检测,解决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电、血压改变与睡眠呼吸暂停之间的关系[2]DCG已经不再局限于心血管疾病诊断领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多学科。在社区医院,已经做到了医生上门测血压、做心电图、抽血、推拿等工作,如果配备人员和设备,DCG也能够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服务。DCG值得在基层医院长期发展和推广。



[1]时向民. 单兆亮.王玉堂等 不同配对间期房性早搏对心房电生理特点的影响 [J]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4 8(5) .291-292

[2]李延斌 动态心电图的新发展、临床应用和选购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8年第14卷

第7期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