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引体向上对初中生上肢力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1
/ 2

探究引体向上对初中生上肢力量的影响

叶清芳

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361100


摘要:研究人员指出,在初中阶段,作为重要的教学科目之一,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与运动能力的优化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价值。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与落实,教育部门对于学生体育能力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有效实现对于初中男生体育水平的检验,教育部门将引体向上列为中考男生必考科目,旨在以此引导初中男生加强对于该项目的关注,从而有效帮助初中男生在训练过程中合理实现对于上肢力量的培养。本次研究中,相关人员结合体育教学实践经验对体育中考引体向上考核背景下对于初中男生上肢力量培养与训练工作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与优化。

关键词:中考;初中体育;引体向上;上肢力量;主要影响


相关调查显示,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因此,为了合理推动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与优化,研究人员指出,积极做好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就目前而言,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发展与深化,教育工作者对于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实现了全面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合理推动了我国初中体育教学地位的提升。在此过程中,经过长期研究,教育部门指出,为了有效推动学生身体素质的优化,在初中阶段,体育教学应合理引导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实现身体综合素养的强化。其中,对于初中男生而言,通过引体向上项目的开展,有利于引导其实现上肢力量的培养与优化,对于学生具有积极的价值。在此过程中,为了有效帮助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理念下轻视体育锻炼的观念,教育部门将引体向上列入到了中考男生体育必考项目,从而为男生引体向上训练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一、引体向上对于初中男生身体素质培养的价值

总的来看,作为初中阶段男生体育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组成内容之一,引体向上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帮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合理实现身体机能的有效锻炼,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与优化具有积极的价值。在这一问题上,大量研究数据显示,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田径项目与竞技类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以及乒乓球)的关注程度相对较高。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此类项目对于学生速度、敏捷性以及反应能力的要求较高,然而,对于学生尤其是男生而言,上述体育运动的训练内容相对较为单一,无法合理实现上肢力量的有效强化。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引体向上的有序开展与落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实现上肢力量的训练与强化。与此同时,从身体发育的角度分析,通过引体向上训练的开展与落实,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骨骼肌的训练与发育,从而实现肌肉群的合理培养,对于男性健康身材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影响初中男生引体向上成绩的主要因素

(一)学生生理因素影响,增加了引体向上的难度

从生理因素的角度分析,作为重要的体育训练项目之一,引体向上对于学生的耐力与力量具有较高的要求。研究人员指出,在训练过程中,由于学生需要依靠上肢力量进行自身的提起,因此,学生的自重无疑对于相关动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一问题上,体育较轻的学生自重较小,然而其绝对力量同样弱于体重较大的学生,从而造成了学生训练难度的提升。针对这一问题,体育教师应合理做好学生训练侧重点的分析,以便为其训练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学生练习兴趣薄弱,不利于练习积极性的培养

作为引体向上运动的主要实施者,学生自身对于该运动的重视程度往往会对训练效果造成影响。就目前而言,相关数据显示,由于引体向上项目的趣味性偏低,且其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在日常体育运动中,绝大多数学生并不会自主进行相关项目的练习。在这一问题上,由于体育中考对于该项目具有明确要求,因此一定程度上督促了学生进行训练,然而,实践表明,多数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往往存在负性情绪,从而不利于学生正确体育观念的培养与建立。

(三)学生技巧掌握不足,限制了训练效果的提升

研究人员表示,作为体育项目之一,引体向上项目对于学生动作要点的要求相对较高,然而,多数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对于相关动作要点并未实现全面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导致其训练效率相对偏低,从而导致事倍功半问题的出现。对于学生而言,这一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的训练信心造成了打击,从而不利于其训练综合质量的提升与优化。

三、利用引体向上有效推动初中男生上肢力量培养效果的策略

(一)做好训练方式的合理选择,提升训练工作的效率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引体向上练习工作的开展实现上肢力量的培养与优化,体育教师应积极做好对于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从而有效推动学生训练效率的提升与优化。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做好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从而积极做好对于相关训练原理的合理引入与应用,以便帮助学生提升训练效果。例如,针对上文中提到的不同体重学生在进行引体向上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体育教师应积极做好针对性训练内容的制定与完善。其中,针对体重较轻的学生,教师应指导其进行绝对力量练习,以便实现练习效果的优化,针对肥胖学生,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减重,从而提升训练的效果。实践表明,基于专门化原理与生物适应原理等内容的应用,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训练效果的显著提升与改善。

(二)落实正确体育价值观念培养,激发学生训练积极性

从思想意识的角度分析,针对部分学生对于引体向上存在的抵触心理,体育教师应积极进行科学的疏导的缓解,以便帮助学生进一步实现正确体育运动观念的建立,引导学生实现“终身运动”观念的培养。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有效做好教学资源的开发,通过讲述体育名人故事的方式帮助学生有效实现对于体育知识学习与练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引体向上,从而有效实现自主训练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教师应合理做好教学模式的探索与优化,从而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引体向上练习兴趣的培养与调动。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引体向上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竞赛的方式开展训练,比赛内容为“学生正手握杠的直臂悬挂用时”、“学生正手握杠的曲臂悬挂用时”以及“学生引体向上数量”,实践表明,通过经死啊的开展与落实,教师可以有效实现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与调动,对于学生训练效果的提升与优化具有积极价值。

(三)推动技巧教学工作的开展,引导学生掌握训练要点

研究人员指出,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实现上肢力量的合理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积极做好对于引体向上运动动作要点的系统讲解,以便帮助学生进一步实现对于相关动作要点的理解与掌握。在这一问题上,经过大量实践教学,体育教师表示,通过对技术要点进行详细讲解,学生在进行引体向上练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实现身体各个部位的科学发力,从而有效实现练习效果的提升与优化。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视频演示,亲身示范以及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对其进行一对一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有效实现对于发力点的合理掌握,以便帮助学生实现引体向上练习效果的提升,从而引导其在练习的过程中有效实现对于自身上肢力量的合理培养与强化,为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与保障。同时,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通过对相关技术要点的合理练习,有利于实现自身训练进步速度的提升,对于学生引体向上训练信心与积极性的培养与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结语: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作为男生体育运动项目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之一,引体向上教学工作的合理开展与落实有利于引导男生在项目训练的过程中合理实现上肢力量的强化,对于初中男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具有积极价值。然而,大量实践表明,与足球与篮球等体育项目相比,由于引体向上项目对于学生耐力与上肢力量水平等具有较高的要求,从而导致学生在联系过程中的难度相对较高,与此同时,该项目的主要内容为利用上肢力量进行自身的提起,整个项目的趣味性普遍较低,从而不利于学生练习兴趣的培养,从而对学生练习积极性与效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指出,体育教师应积极做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优化,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实现引体向上技巧与动作要点的合理掌握,同时帮助学生实现正确体育运动观念的培养,从而合理实现学生上肢力量的合理培养与优化。


参考文献:

[1]郑策,王晓娟,孔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引体向上评分标准调整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10):95-100.

[2]田进.浅析如何提初中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J].读与写,2020,17(20):237.

[3]马旭涛.初中生引体向上水平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以杭州东城中学为例[J].运动精品,2019,38(7):17-18.

[4]方宇,陈丹丹,周永青.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上肢力量评价标准的优化研究——以杭州二中为例[C].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5:1125-1126.

[5]沈言雪.杭州市初中生引体向上项目的调查与研究--以杭州市下沙中学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9):93-95.

[6]廖志强,陈志兰,黄声增.体育合作学习对初中生体适能培养的实验研究 ——以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蕉城中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1):139-141.

[7]钱钰,张鹏.教育部新标准向学生体质健康薄弱环节“开刀”初中以上男生必测引体向上[J].基础教育论坛(文摘版),2014,(9):62-62.

[8]沈言雪.杭州市初中生引体向上项目的调查与研究——以杭州市下沙中学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09):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