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艺术剧院 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新疆曲子剧作为新疆唯一用汉语表演的一种地方性剧种。根植于我国灿烂多元的地方戏曲大环境中,其展现出来的生机勃勃与独特韵味,给大众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新疆人,对曲子具有浓厚的感情,其另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与当地人文情怀融合在一起。本文基于新疆曲子剧的现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新疆曲子剧;地方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引言
新疆曲子剧从清朝后期通过陕甘民间俗曲进入到新疆地区以后,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在回、锡伯族、北疆汉的广大群众间广为流传。上个世纪末期,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新疆曲子剧开始面临着发展危机。2006年期间,新疆曲子剧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彰显其身份地位与保护价值。至此,新疆曲子剧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科研机构、民间组织或政府纷纷对其投入精力,新疆曲子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步入正轨。但是,在传统戏曲的现代化发展中仍然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生存与发展性问题。
新疆曲子剧的保护与传承
2006年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新疆曲子剧收入其中,其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与支持。目前,新疆曲子剧团建设尚且不完善,课题研究也为进入系统化研究阶段,对此,政府主导型文化交流开始更加活跃。
民间团体组织的生存现状
新疆曲子剧的民间团体性组织活动是地方性文化馆组织并统筹管理的,文化馆或相关结构组织主要从三方面予以保护与传承。首先,直接性保护与传承行为,民间戏曲团体组织中,帮助申报传承人,从确定下来传承人的“非遗”传承工作进行上报汇总,将国家政策落实到位。其次,提升培训力度,每年对新疆曲子剧戏班成员或爱好者进行规范性与普及性教育,采取分阶段、分班进行。最后,交流展示。地区性新疆曲子剧表演过程中,民间团体与其爱好者组织相关竞赛活动,更好地促进了曲子剧的文化交流。
从民间团体组织来说,新疆曲子剧的民间组织团体一般由临近、乡村镇的曲子爱好者而组成,各级文广局利用各种竞赛活动的机会,调动更多人参与到官方或其他形式的活动中。通常情况下,新疆曲子剧也会应用在年结、婚庆等民俗演出,而关于演出的曲目,则主要是围绕官方、社区协会、团体组织为主要驱动力,结合时代形势创作与排练演出的作品编列入当地的新疆曲子剧文化节的目录中,以排演形式供群众自娱自乐。这种民间团体组织形式为主体的新疆曲子剧目,更多的是维护民族团结、宣扬去极端化、赞美风土人情、反应群众新生活与致富等题材的内容。
长期以来,新疆曲子剧在群众性演出中,多以“自乐班”的形式出现,较少涉及到商业演出等其他市场活动形式的开发。对此,新疆当地的文化部门已经认识到新疆曲子剧“非遗”民间活动的重要性,很多曲子从业者或爱好者认为这是“好时代”,政府的重视与扶持下,有了政策导向与经济支撑,组织相关活动就更加积极。
(二)专业剧团营运现状
新疆曲子剧团是当地唯一专业剧团,前身是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新疆曲子剧团,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开始陷入发展困境。20世纪90年代末,新疆文艺界的10多名艺术家号召“救一救新疆曲子剧团”,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关注。至此,相关部门领导与国家政策扶持下,新疆曲子剧逐渐走出了发展困境。2006年,新疆曲子剧被列入到国家首批“非遗”名录中,如昌吉州新疆曲子剧团已经被确定为项目保护的责任单位,新疆自治区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对剧团投入了更多的关注,为该曲目的艺术剧院投入建设了排练厅、小剧场、现代化演出设备。关于人才建设上,新疆曲子剧在2003年与2013年联合高校举办了新疆曲子剧的表演艺术班,招生学院近百人,从现在情况来看,暂且解决了人才需求问题,稳定专业表演队伍。现阶段,新疆曲子剧申报国家艺术基金为演出与曲子剧创作提供经费支撑,剧团的经费充足,剧目创作有了坚实的基础[1]。
在良好文化与政策环境支撑下,新疆曲子剧的排演、创作与演出频频发力,多次获奖,推动了新疆曲子剧设场作艺、僻壤之地逐渐走向了高雅之堂。相较于来说,新疆曲子剧未根据市场经营形式的演出,缺少开辟出演出市场,这明显失去自主发展性。
(三)开发校本课程与传承教育
新疆曲子校本教材《新疆曲子之花》已完成编辑,并在第四中学、五工台镇中心小学、呼图壁县第一中学展开了课程试点。教材内容涉及到新疆曲子剧的缘起与发展、特点及精选唱段,课程活动形式围绕理论联系演练实操。但是从实际落实效果来看,中学体系内尚且没有更好地落实这一课程标准,主要原因是师资力量薄弱、在职音乐教师不擅长曲子剧,民间班社曲子艺人不懂得科学的发生训练与教学技能。再加上新疆曲子剧是一种戏曲艺术,学习与授课难度都很高,将其与传统经典融合一起,但是仍然难以找到适合学生演唱的音调。对此,多元文化与流行歌曲的盛行下,学生普遍对新疆曲子剧不感兴趣,也在短时间难以接受这种课程教学
[2]。
不仅如此,新疆曲子剧的“非遗”传承非常重要,尤其是对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与文化知识的学习阶段,对该阶段学生加以新疆曲子剧的引导,为未来曲子剧的发展培养人才。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新疆曲子剧课程教学范围还仅存在少数几个学校之中,未做到普及教育,对其推进存在很大的难度,仍然需要继续探索与发展。
二、新疆曲子剧的发展建议
(一)戏曲创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吸取传统经验,创作出符合现代大众审美艺术爱好的现代化戏曲形式非常重要。自然地,观众看戏是一种审美价值活动,并不是完全关注戏曲的结果,而是过程,在于人物与行动的心理。戏曲表演动机较为复杂,设计到劳模与精神领袖。新疆曲子剧戏曲家在创作之前,应扎根于群众生活中,在作品中更好地反映现实生活,进而上升到“灵魂”艺术层次。
(二)改变传统方式,探寻新体制
提供演出市场的发展空间,经费从演出收入为基础,不足部分从政府补贴中予以补充。优秀剧目或精品剧目,可以申请项目基金,在物力与人力方面得到保障。
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打破传统格局下的职称薪酬分配制度,按照演职人员在演出中的任务分配与剧目创作贡献等实行绩效薪酬,为表演与创作不同的演职人员收入拉开距离,调动演职人员工作积极性。
用人机制方面,消除新疆地区僵化与现有编制体制,采用竞聘上岗与聘用制,促使优胜劣汰,保证新疆曲子剧团的健康发展。
(三)注重市场开发,联合培养戏曲人才
新疆曲子剧的发展出路之一,在于开发与占领市场。鼓励更多群众参与到新区演出与人才培养中,结合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与文化部的戏曲教育工作意见,促使曲子剧走进校园,从学生群体开始,促使更多的人参与与喜爱曲子剧。新疆剧团与民间班社的融合交流,重视院团、民间职业班社联系,建立班社与建立间常年交流机制,多组织戏曲活动,提升班社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其在观众心中的影响力与感染力[3]。
结束语
总之,“非遗”环境下,新疆曲子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发展危机,但是在政策机遇导向下已取得显著成就。任何艺术的发展,依赖于传承和保护,还要继续进行推陈出新,将其创新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环境。对此,新疆曲子剧未来发展,在结合自身艺术特征与发展规律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机制是关键,也是赢得发展空间与生存的出路。
参考文献:
[1]周建国.新疆曲子剧七十年[J].新疆艺术(汉文),2019(05):32-39.
[2]尼加提·吐尔逊,王洪喜.浅谈新疆曲子剧的现状及建议[J].新疆艺术(汉文),2019(04):88-91.
[3]姜凯丽,王敏.浅论“非遗”视域下新疆曲子剧的当代传承[J].艺术评论,2018(06):11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