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校长治理能力提升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9
/ 3

新时代校长治理能力提升探究

李绍团

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小学, 广东 佛山 528000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已经作为一项基本任务,这给每一位学校负责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往的“校长管理”在不断发展中会被“校长治理”模式替代,标志着校长治理能力必须不断提升。为此,本文在分析新时代校长治理能力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新时代校长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点所在,并围绕修心与修仪、校长治理工作中的艺术与魅力、以“人尽其才”思想展现校长治理工作的新风尚、坚持“以德养性”打造校长治理工作的新智慧、培育可持续性发展思维,形成四个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就其可行性措施加以论述。


关键词:新时代 校长治理能力 基本内涵 关键点 提升措施

引言

早在200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已经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要在各领域全面开拓出治理新局面。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学校治理工作的全面强化无疑是关注的重点所在,全面加强校长治理工作自然成为了关键中的关键。而全面提升新时代校长治理能力的探究就就成为焦点之一,但如何才能确保新时代校长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值得每一位学校负责人不断加以深入思考。为此,本文以此为研究重点,结合实际经验展开深入探索与研究,希望研究观点能够为广大学校负责人与学者带来一定启发的同时,还能够为今后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作用。


一、新时代校长治理能力的基本内涵

(一)学习力:治理思维和艺术性的全面呈现

“学习力”毋庸置疑,指的是不断完善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包括外在言谈举止、内在修养等方面。外在言谈举止方面,主要体现于处理各项事务的方式与方法;内在修养方面则主要体现在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心理素质等。新时期校长的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既能接纳每一个管理对象,又能从管理对象身上学到自己不具备的优点,或者需要强化的地方。另外,校长还要善于挖掘侧面带动管理对象积极参与治理工作的方式与方法,进而形成治理措施的多样化。这样校长治理工作的思维更具创新性,治理工作开展的流程展现出艺术性,学校治理工作的效果就能得到全面保障。

(二)领导力:治理工作落实中的智慧担当

所谓的“领导能力”,指的就是一系列行为组合,这些行为能够激励人们去往该去的地方、完成该完成的任务、达到该达到的目标,这一能力显然在各个领域中都会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新时代赋予了校长“领导能力”新的内涵。它不仅强调校长要具备传统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还要具备知人善任、调节多方作用力的能力。在这里,“知人善任”指的就是既要发现他人优点与缺点的能力,又要有将其缺点最大程度转化为优点的能力,这为校长治理工作的权力下放打下了坚实基础。“多方作用力”的调节,是指能够理清多个作用关系,找出复杂关系中的矛盾所在,并将各种矛盾进行有效化解,这既是一种智慧,也是新时代校长治理工作开展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

二、新时代校长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点

(一)内外兼修,形成治理工作的一种独有气质

新时代校长治理能力不仅仅表现在具体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上,同时还表现在完成使命的心态上。前者是外在表现,后者是内在表现。这就需要校长不仅要在具体实施行为上高度规范自己,更重要的是在自身责任感与使命感上不断强化自己,真正做到“内外兼修”。在此期间,校长既要在领导能力上不断突破自我,又要在学习能力上进行不断自我强化,进而形成一种内在文化气质独特,外在行为体现方式不凡的独有气质。这样校长治理工作开展才能够有时效性,学校治理工作的局面才能保持最优化,因此,这也是新时代校长治理能力提升的首要关键点所在。

(二)敬畏传统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开创治理工作新格局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核心力量,有着一定的先进性,能够为后人从事各项活动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为此,在新时代校长治理能力的提升中,应该秉承尊重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思想这一态度,并且放眼现代治理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与新视角,从中找到二者之间最为可行的交叉点,在敬畏传统的同时,又能紧跟时代步伐。这不仅体现出传统治国理政思想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具体传承与应用,同时也能够表达出新时代校长治理工作的新视角,开创出治理工作新格局。

三、新时代校长治理能力提升的可行性措施

(一)强调修心与修仪,体现校长治理工作中的艺术与魅力

校长治理工作与校长管理工作之间有着本质层面的不同,这一不同就体现在“管”和“治”二字之上。“管”是以组织、协调、控制为手段,达到自己既定目标的一个过程,而“治”是通过一种机制,达到调节办事行为这一目的。前者主要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思想,而后者则是要避免问题产生为主要思想。这也是新时代校长治理能力提升中必须充分意识到的。

在这里,校长治理工作为了达到有效调节办事行为,首先应该在自身的修为方面不断付出努力,无论是内在驱动力上,还是在外在表现力上都应该有这明确的体现。所谓的“修为”,指的就是看待人和事的心态要保持端庄,在待人接物上要有令人敬佩的方式和方法,由此才能让治理对象感到“不能欺”、“不敢欺”、“不忍欺”,心甘情愿地接受并配合各项治理工作全面开展,而这也正是“修心”和“修仪”的基本诠释。具体操作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要尝试接受治理对象的任何优点与缺点,努力寻找治理对象缺点中依然可取并能将其作用最大化的一面。众所周知,事物的存在普遍具有两面性,任何治理对象也是如此,接受治理对象的优点并不难,但是如何接受其缺点并能将缺点中较为可取的地方最大程度上展现出来则并不容易,这也是改变治理对象本质的关键所在。第二,强调行为举止的张弛有度。接纳他人不仅要体现在态度上,更要体现在自己的外在表现层面,为治理对象建立一种无形中接受的感觉,这样治理工作才能得到充分的配合,同时更能表达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相互尊重,以求各项事务的有序进行。

(二)推崇“人尽其才”思想,展现校长治理工作的新风尚

校长治理工作的全面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但单纯依靠校长一己之力,势必会功亏一篑。有效借助外力,并将外力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出来,是校长治理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人尽其才”的管理思想至关重要,意味着校长要做到合理“放权”,激发出广大师生在治理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展现校长治理工作的新风尚。其中,具体操作应包括两个基本步骤:第一,广大教师要享有一定的治理权限,确保广大教师能够成为校长治理工作开展的“得力干将”。校长在“权力下放”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哪些权利可以下放置教师手中,哪些权利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明确这一点,教师在参与学校治理工作时,才能将自己的作用最大程度发挥出来,自己把控全局的能力才能够得到充分展现。如:紧急事件处置、自行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等等,这些在以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往往都需要校长去制定、去下达任务,也是最高管理岗位的基本内容之一。所以,在向治理工作的迈进中,合理将权力下放至教师也是一项基本能力。第二,学生也要享有“监督权”和“参与权”,成为校长治理工作的重要监督员和参评主体。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主要针对学生来进行,所以学生在校长治理工作中必须也要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因此,校长就要将“监督权”和“参与权”赋予广大学生,让学生能够扮演起监督和评价校长治理工作的角色,这不仅为全面提高校长治理能力得到保证,校长治理工作的实施效果也能够得到可持续性提升,最终形成校长治理工作的新风尚。

(三)坚持“以德养性”,打造校长治理工作的新智慧

我国古代的传统治国理政思想提出,君王要有“大德”,臣子才能臣服于自己的治国理政方针,这也正是“德为先”思想的充分诠释,这一传统思想在当今各个领域依然适用。在校长治理工作中,坚持“以德养性”的治理思想,不仅可以体现出治理工作的艺术特征,更能形成一种治理工作的新智慧。具体操作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德育工作的开展不仅面向全体学生,更要面向全体教师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中,智育、体育、美育是育人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无疑是重中之重,是强化教育对象道德观念的根本所在。但是教育活动并不是单边活动,需要由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全面参与,只有领导者与施教主体不断强化自身的道德品质,德育工作方可收获理想的效果,学校治理工作中的各项行为才能体现出“以德服人”。为此,全体教师和学校领导班组成员必须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教育,从中坚定自己的道德观念与理想信念,为校长治理工作长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积极组织道德评比与表彰活动,力求身心境界的普遍提升。在全体师生和领导班组成员全面强化自身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相关的评比活动,保持全员化、全过程屏蔽,确保从学生到校长都始终能够接受实践检验,形成不断反思、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在无形中实现身心境界的普遍提升。这是校长治理能力的又一直观体现,也是校长治理工作新智慧的重要呈现。

(四)培育可持续性发展思维,形成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治理模式

校长治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就是为了打破校长管理工作所存在的束缚和弊端,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单单是解决某一问题,而是要从根本层面改变现状,进而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这就需要校长具备可持续性发展思维,并且建立起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治理模式,尊重传统的同时放眼现代,形成二者相互结合的治理模式显然最为理想。具体操作无疑也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积极了解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思想,解读其精髓所在。“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所以深入了解古人治国理政思想无疑为各项治理工作的全面开展起到(提供)至关重要的借鉴作用。其中,“以德治国”等思想显然可以成为校长治理工作开展的重要突破口,能够为建立一个适合当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发展的学校治理模式打下坚实基础。第二,体会现代治理理念的真谛,构建二者相结合的校长治理模式。现代治理理念的核心在于“稳”,也就是说各项治理工作要有条不紊的全面开展,而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思想中,更加倡导治理的全面性。为此,新时代校长治理工作中,就要将各项治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全面开展作为根本出发点,无论是在治理目标上,还是治理手段上和治理工作内容上,都要以此为根本,形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校长领导力和学习力的校长治理工作新模式,这也是校长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的重要表征。


综合以上论述观点不难发现,新时代校长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不仅要明确校长治理能力所包括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同时还要找准所要采取的提升措施中,真正的着力点所在,这样才能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够体现出极强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为此,如何不断深化上述几项具体措施,自然成为每一位校长日常工作与研究的重点所在,还望其能够做到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的高度共享,并积极交换各自的看法与建议,确保校长治理工作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真正实现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质量从“校长管理”迈向“校长治理”,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高效落实提供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杨宝.如何从“校长管理”走向“校长治理”——关于“教育家办学”的几点思考[J].吉林教育.2016,(36).

[2]刘美堂.如何推进区域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J].中小学校长.2014,(9).

[3]王晓鹏.现代中小学内部治理体系中校长角色定位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6).

[4]罗树庚.放什么权,用好什么权——对学校治理改革的期待[J].人民教育.2016,(7).

[5]满建宇,程晋宽.现代学校治理结构中校长的引领者角色——基于《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7,(6).

[6]金晨.从“管理者”到“治理者”:论校长角色转型[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