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江油市诗城小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其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锻炼学生,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个性,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学习主动性;策略构建
引言
小学教学作为学生培养的基础阶段,属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关键时期。而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表现出积极性不高、甚至厌恶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1改进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
数学课的内容比较枯燥,如果教学方法不新颖,就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注意力下降,
学习效果就会出现问题。为此,教师应该着重考虑教学方面的创新,采取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并不断提升教学的效果方法。例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以往的教学方式就是从概念的方式入手,这样就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的效果就不理想。而我们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动画,将“角”的概念拟人化,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就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能够听得懂、并掌握这些内容。
2加强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学习主动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应结合生活情境进行数学教学,使得所讲知识通俗易懂,以增加小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数学不仅是为了学习公式、理论,更重要的是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当小学生感受到所学数学知识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毫无疑问会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所遇到问题与数学学科的紧密联系,并引导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给予解决,达到巩固数学知识同时提高主动学习的目的。另外,教师数学课堂上可以适当地采用雨课堂、慕课、私播课等先进多媒体技术来多元化地解释相关知识,增加课堂趣味性及丰富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趣味性
动手实操是学习的基础,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学生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对知识点的把握更具体化,通过手、眼、脑各感官的参与,对知识建立起更清晰的印象,为后续的知识点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圆的认识”一课中,老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培训学生的动手能力:1.引导学生利用圆规与三角板画出一到两组生活中看到的以“圆”为基本图形的图案,如汽车标志、城市路标、绿化建设、健身图案等等;2.利用家庭作业时间就地取材制作简单的圆形,并计算圆的面积;3.以班组为单位向学生们征集以“圆”为主题的元旦晚会活动方案。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不仅能对学过的知识进行还原与复习,还可以通过实操更好发挥想象力,积累并巩固知识。
4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新课改教学理念提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主题,其不仅作为一个生动的过程,还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个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自主获取知识。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趣味性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新课标教学理念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在现代化教学中充分发展自身优势。例如,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学习,同时针对教材内容深入挖掘数学知识的潜在规律,通过联系新旧信息,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进而将严谨、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生动、简洁的的语句。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热情,还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进而以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向其呈现生动、形象的课堂内容,使学生能够体会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并非一件短时间可以完成的任务,教师在实际教学要一步步建立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与探索欲,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提问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进入最好的学习状态,对新知充满渴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敢于提出问题,不停追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才是真正主动去学习的体现,这种刨根问底的学习态度会使学生在课堂上一直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思维活跃、主动性强。提问并不是盲目的提问,而是通过探究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例如在简单预习完《比的认识》这一课后,学生会根据之前学过的知识对新知产生疑问:“比”是相当于除法的一种关系吗?生活中会出现和“比”有关的东西吗?然后教师再把学生进行分组,通过探究与学习逐步发现问题的答案,教师再加以引导,就能帮助学生自主掌握“比”的知识,为之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6注重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的教师都比较注重教学的结果,而针对教学过程,则没有给予太多的重视,致使教学质量以及效率一直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并且,借助以往的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活动,教师在对知识点进行讲解过程中,主观意识较强,常常硬塞给学生知识,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较为机械,缺乏创新性,课堂氛围十分沉闷和枯燥,没有任何生机。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对这一弊端进行改进,让学生了解学习的意义,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的目的,从而主动的进行知识点学习。此外,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做到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让学生明确本章节的重点知识以及难点知识,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组织以及引导学生自主的对新知识点进行学习,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7引导学生自行总结归纳
学生仅仅做到学习和解疑是完全不够的,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培养归纳总结的好习惯。当学生学会归纳与总结,那就可以在学习中提前了解之后学的内容,不仅加深了对现有内容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教学中学会归纳与总结会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都会养成这种好习惯,以此来丰富知识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的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能力的良好体现,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老师要从小学生对于数学的感知入手,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主动进行数学学习,从而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蒋贵斌.浅谈有关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J].学周刊,2019年(11):94.
[2] 冯殿鑫.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考试周刊,2016(66):79.
[3] 梁欢.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J].素质与能力,2015(3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