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古城区大研中学 674199
摘要: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留下了丰富的诗歌作品,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经过不断的发展传承发展至今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学习与传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也是新时期下优秀初中学生应当具备的语文能力,基于此,作为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创新教学活动,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通过多种途径优化诗歌鉴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作为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学科,语文学科是学生审美素质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初中阶段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优秀古诗词,初中语文教师要正视初中阶段学生语文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在古诗词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古诗词学习与鉴赏兴趣,在不断深化的诗歌感悟之中获得诗歌鉴赏能力培养。
引诗入画,为学生呈现出诗歌的画面美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优秀诗歌作品中,每一首作品都包含了丰富的意蕴,在短小精炼的语句之中隐藏着作者独特的思想。中国的文字文化源远流长,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同时中国的古典文化也是讲究诗情画意的,在诗词作品中,一个简单的语句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画面美。因此,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基于古诗词中文字的艺术美将其与画面进行结合,对含蓄的词句以直观的图画形式进行生动展现,通过引诗入画,为学生清晰的呈现出诗歌的画面美,帮助学生加深对诗歌作品的理解,提升诗歌鉴赏能力。例如在进行《天净沙·秋思》这一诗词教学中,诗人运用“枯藤”、“老树”等词句为学生打造了一幅极具画面美的诗歌画面,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诗人在作品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向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成?随后运用引诗入画的方式,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两幅画面,一幅为点线勾勒的水墨插图,一由是运用彩色绘画的明丽油画,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哪幅图片更符合作者作品中的意象?通过将抽象的诗词与生动的图片进行结合,直观的进行图片欣赏,感受诗歌中的意境,将使诗歌鉴赏变得简单,清晰,学生对于诗歌画面美的感悟更加真实,其诗歌鉴赏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二、计白当黑,发掘诗歌中蕴藏的意境美
计白当黑即留白,是我国古典绘画中的一种常见手法,在绘画过程中,通过留白的手法进行图画构建使整个作品的整体神韵更加突出,绘画效果虚实相生,更具艺术性。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度减少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干预,适时的引入绘画中的“计白当黑”手法,尊重学生在诗歌鉴赏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充分的自主想象中进行诗歌内容填补,自行的感受与理解诗歌中的意蕴美。例如在进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的鉴赏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自主鉴赏,在鉴赏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诗歌的意蕴美,教师可以适时的采用“计白当黑”形式引导学生鉴赏。首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分组进行问题讨论:辛弃疾是基于什么目的进行该词的创作,找出作品中的词眼,“可怜白发生”这一感慨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分组对诗歌进行鉴赏,带着问题完成对诗歌的探究,对诗歌中的情感空白进行思考与讨论,加深学生对于作品中的情感体验,加深对诗歌意蕴美的感受。
三、大声朗读,读出诗歌的语言美
正所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语之不足故咏歌之”,诗歌的发展与传承与音乐是密切相关的,古人最初都是通过配乐形式进行诗歌朗诵,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诗歌的发展虽然与音乐逐渐脱离开来,但是诗歌的音乐性仍然表现的十分明显。因此,在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大声的进行诗歌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与语言美。例如在进行《观刈麦》一诗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网络资源下载关于《观刈麦》一诗的朗诵音频,组织学生一起对这些诗歌的诵读方式进行欣赏学习,通过对音频的播放与暂停,学习朗读中的重音、迟顿、语调等表达方式,随后组织学生全班、分小组或者分个人对这一诗歌进行朗读。在朗读结束后,鼓励学生谈一谈哪一句诗最拨动你的心弦,用一个词来概括自己朗读感受。通过朗读实践过程使初中学生深化对诗歌内容中情感的体验,也体会到诗歌中的平仄韵律,获得诗歌美的体验。
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作为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基于优秀的诗词作品,创新鉴赏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与审美体验,以此实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颖玲.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探究[J].高考,2018(14)
[2]张红.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2019(14):64
[3]刘海燕.浅析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