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肺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5
/ 2

心理护理对肺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张诚

四川省安岳县人民医院 四川 资阳 642350


【摘要】目的:探析肺心病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对消除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入的肺心病患者80例入组,以双色球法划分两组,一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一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理健康、角色职能、情绪职能、认知功能、生理职能等生活中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心病患者护理期间加强心理护理,可消除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肺心病;心理护理;负性情绪;生活质量


肺心病是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群,由于肺部疾病、支气管疾病反复发作,继发肺动脉高压,心理衰竭,进而引起此病。肺心病病情反复,会影响日常生活开展,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不良影响,使生活质量大幅降低,不利于病情好转恢复[1]。因此,肺心病患者治疗期间需要积极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更好配合临床治疗,从而使治疗效果得到保障,更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因此,本文特选择80例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析心理护理的实施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

选择我院收入的80例肺心病患者入组,入选时间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利用双色球法划分为两组,一组为40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3.48±2.15)岁;一组为40例患者命名为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60.69±3.05)岁;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1.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系统性评估,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动态观察,通过集体宣教、发放健康手册进行宣教,讲解肺心病知识,对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嘱咐患者药物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前告知,并讲解相关的处理办法。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经济状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性格与喜好,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交流,拉近护患间关系,取得患者信任。患者诉说过程中耐心倾听,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敞开心扉交流,了解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产生原因,针对性开展心理疏导,通过普及疾病知识,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使患者对疾病治疗的恐惧、疑虑心理进行评估,做好日常保健知识指导,告知注意事项,鼓励患者配合诊疗与护理工作,更有利于患者康复[2]。加强家属沟通交流,使家属可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家庭支持,与患者耐心沟通,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使患者的信心有效提升。

    1. 观察指标

以WHOQOL-BREF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心理健康、角色职能、情绪职能、生理职能等方面,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佳[3]。利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估,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提示焦虑或抑郁负性情绪越明显。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研究资料根据计数、计量进行划分,应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别采用χ2值检验与t值检验,描述方法为(%)与(5fa3650650224_html_c6c3dc0445d1f39a.gif );数据比较值P<0.05时,提示差异含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负性情绪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差异明显。

1 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对比(5fa3650650224_html_c6c3dc0445d1f39a.gif

分组

n

SAS评分

SDS评分

对照组

40

45.15±3.52

41.08±2.57

观察组

40

37.59±2.47

36.49±2.77

t


11.1190

7.6826

P


<0.05

<0.05

2.2 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高,P<0.05,统计差异明显。

2 生活质量对比(5fa3650650224_html_c6c3dc0445d1f39a.gif,分

分组

n

心理健康

角色职能

情绪职能

认知功能

生理职能

对照组

40

63.61±3.52

69.85±2.74

62.48±2.44

65.47±3.71

62.48±2.44

观察组

40

75.19±2.17

76.49±3.55

76.49±3.48

80.63±4.85

76.45±4.55

t


17.7112

9.3646

20.8478

15.7019

17.1130

P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肺心病的治疗周期长,患者易因疾病与治疗环境影响,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负性情绪,不利于治疗工作顺利开展,而且影响预后效果。因此,临床肺心病治疗期间积极开展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系统性评估[4],结合患者的性格特点,制定针对性心理疏导,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使患者更愿意接受护理人员给予的建议,更好接受宣教知识,纠正错误认知,更好配合治疗,与患者沟通过程中通过积极正向暗示,也可使患者对治疗痊愈信心大幅提升,积极配合治疗,对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表示理解与支持[5]。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也可使家属的家庭支持有效发挥,更好消除患者因疾病产生的负性情绪,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综上所述,肺心病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可使患者的负性情绪有效消除,更好提升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更理想。

参考文献:

  1. 仁增卓玛. 心理护理对肺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007(030):139.

  2. 孙嘉丽. 心理护理对肺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分析[J]. 饮食保健, 2018, 005(029):153-154.

  3. 李晓青. 心理干预对肺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v.5;No.233(20):117-118.

  4. 米仁沙·吾布力卡斯, 木尼热·买买提吐逊. 探讨108例心理护理干预对肺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

  5. 王慧. 加强护理对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 健康必读, 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