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及 D- 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谭义斌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目的:探究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时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观察对象的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明显(P<0.05)。结果: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结合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分析,可以作为评估恶性肿瘤的参考项目,准确分析患者有无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有助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和预后治疗,值得推广。

【关键词】:晚期恶性肿瘤;凝血功能;D-二聚体水平;检测意义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机体健康的疾病,常见的有肺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病变,不仅发生率高,致死率也非常高[1]。并且研究发现,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2]。加强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与观察非常重要,除了常规的影像学检测方法,还可以通过血清检测来对患者病情加以了解,研究发现,检查患者的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等可以及时观察到患者身体状况,对于恶性肿瘤疾病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3]。本次研究中,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抽取40例恶性肿瘤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观察对象,检测两组的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对比探究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分组实验,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实施,实验观察的对象一共80例,为的4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观察组)和40例健康者(对照组),基础资料如下:观察组中,满足恶性肿瘤评定标准,其中,男性女性病例数分别是22例和18例,调查记录观察患的年龄区间在40岁到71岁,计算出平均年龄为(57.6±2.1)岁;对照组中,排除未签署知情书、中途停止接受观察的患者。并且所有观察对象配合实验观察,基础资料显示为,男性21和女性19例;患者年龄最大与最小值为72岁和41岁,计算得知对照组平均年龄在(58.2±2.3)岁。领主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满足实验对比需求(P>0.05)。

1.2方法

对各组血液指标进行检测,观察组为恶心肿瘤患者,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先测定HGB、HCT、PT、INR、FIB、APTT指标;并对两组的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观察,对比分析各组孕妇的检查结果,并分析其中的规律和变化情况。

1.3观察指标

分别检测两组观察对象的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分析两组间的差异。

1.4统计学处理

将测定结果经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若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是非正态或是方差不齐的则采用秩和检验。统计学显著性设定为P<0.05,非常显著为P<0.01。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两组观察对象的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

血液指标

对照组(n=40)

观察组(n=40)

t

P

HGB(g/L)

122.0±10.40###

128.62±8.61

5.806

0.000

HCT(%)

0.353±0.028###

0.380±0.023

10.007

0.000

PT(s)

10.59±0.77

10.74±0.50

1.762

0.079

INR

0.880±0.048##

0.897±0.040

2.933

0.004

FIB(g/L)

3.54±0.72###

2.67±0.52

12.668

0.000

APTT(s)

26.10±2.87##

27.30±3.75

3.224

0.001

D-二聚体(μg/L)

386.4±24.5

523.4±23.5

45.509

0.000

3.讨论

恶性肿瘤的出现,会给患者造成较大伤害,有学者认为,恶性肿瘤疾病的凝血因子会有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浓度上升、活性增加,而这些变化始于发病初期,并在中晚期达到高峰[4]。恶性肿瘤疾病的英雄,导致患者的凝血功能发生变化,还可能引起血栓形成。在患有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中,容易出现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情况,这是由于患者出现全身性动脉痉挛所导致的,并且还会表现出高粘性的特点,引起血栓[5]。高血红蛋白浓度是否与PIH和FGR相关联,值得广大学者进一步研究。当出现高血红蛋白浓度时,没有有关异常凝血功能存在的相关文献。这项研究检查了患病期间期间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凝血功能与PIH和FGR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善患者健康,本次研究中,抽取40例恶性肿瘤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分析,检测两组的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结合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与健康群体有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结合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分析,可以作为评估恶性肿瘤的参考项目,准确分析患者有无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有助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和预后治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杜秀娟, 曾覃平, 张秀梅,等. 血栓弹力图、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检测在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评估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16).

[2] 许洁, 韩洪超, 崇庆国,等. 血浆D-二聚体及血小板水平检测在以VTE为早期表现的恶性肿瘤中的意义[J]. 中国医师杂志, 2019, 21(04):124-126.

[3] 崔婵娟, 崔巍, 高佳,等.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和纤溶酶-ɑ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优于D二聚体用于肿瘤患者血栓的诊断[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9, 42(10):853-857.

[4] 黄远玲, 李纯团, 王少雄,等. 胃癌患者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的变化与肿瘤临床特征的关系[J]. 血栓与止血学, 2019(6).

[5] 尚清, 邢小芬, 李军霞, et al.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参注射液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影响[J]. 热带医学杂志, 2018, v.18(06):74-7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