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痛风性关节炎的 X线、 CT和 MRI诊断价值比较

吴才东

武胜县中医医院 四川广安 638400

【摘要】目的:研究痛风性关节炎X线与CT、MRI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2-2020.3期间收治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病例数75例,随机分为三组,即A组(X线诊断)、B组(CT诊断)、C组(MRI诊断),各组25例患者,观察其诊断价值。结果:患者分别诊断后,A组诊出率为44%,B组诊出率为68%,C组诊出率为84%,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诊断中,和X线与CT诊断发现,MRI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X线;CTMRI诊断

近几年,痛风性关节炎(GA)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关节炎病中占据3%-5%左右,存在家族遗传倾向[1]。目前,因为饮酒和进食肉类等原因,使人们饮食结构出现较大变化,致使GA患病率逐年上升,所以,在对GA患者进行尽早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保证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2]。本文选取75例GA患者为对象,主要对其诊断方法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2019.2-2020.3期间收治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病例数75例,随机分为三组,即A组、B组、C组,各组25例患者。A组男女比例14:11,年龄为22-61(41.5±0.5)岁;B组男女比例15:10,年龄为23-61(42±1)岁;C组男女比例13:12,年龄为22-62(42±1)岁。比较A组、B组与C组患者基本资料发现,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患者采取X线诊断,利用DR进行关节正侧位摄影。

B组患者进行CT诊断,选择螺旋形的CT机进行扫描,主要针对患者关节予以常规轴位扫描,将间距维持0.5毫米,层厚调整为1毫米,如果特殊情况,需要对患者展开冠状面或矢状面的重构[3]

C组患者进行MRI诊断,利用磁共振和标准关节线圈进行,将TE调整为16ms,将TR调整为3400ms,主要针对患者展开冠状位和矢状位等全面扫描。

对三组患者诊断数据进行详细记录,观察每组患者诊断情况,以提升患者诊断价值。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数据选取SPSS 2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表示方式“5fa0e9bf6f7ed_html_6fe8e6fff6fa5820.gif ±s”,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方式“%”,组间进行x2检验。当P<0.05,代表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诊出率为44%,B组诊出率为68%,C组诊出率为84%,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患者诊断结果对比[n、%]

项目

n

阴性

阳性

检出率

A组

25

14(56%)

11(44%)

44%

B组

25

8(32%)

17(68%)

68%

C组

25

4(16%)

21(84%)

84%

3 讨论

所谓痛风性关节炎主要是指:由于尿酸盐聚集于身体关节周边软组织和关节骨缘,使其出现炎性反应,按照临床症状具体划分为:慢性与急性关节炎期等,对于多数患者来讲,早期无显著临床症状,仅出现血尿酸波动型与连续型上升,很难及时发现[4]。就急性关节炎期而言,通常会出现发热和水肿等症状,持续数天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逐渐迈向间歇期,需要加大重视力度。近几年,大关节发生痛风性关节炎几率较高,发病率呈现日益年轻趋势,需要考虑和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原因相关,大部分患者病情发作次数较高,会导致关节骨质的侵蚀和缺损等,逐步累及不同关节,使其发生关节活动限制和畸形等。另外,尿酸盐持续聚集在身体关节骨质与骨旁,通常会呈现不同类型形状,如条形块或结节形等,和身体关节不同解剖结构呈现紧密联结症状,对于大型关节病变,通常会导致肌腱受累与韧带损伤,甚至出现关节积液。在患者临床诊断中,虽然X线检出率比较理想,但其影响因素偏多,会导致检出率不断下降。当GA患者进行CT诊断时,主要表现为斑片形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水肿[5]。而对GA患者予以MRI诊断时,具体表现在关节积液与关节滑膜增厚等方面。当发生通风结节后,极易对身体邻近骨质造成压迫,是导致关节骨质损伤主要原因,对于CT与RI可以呈现三维图像,在关节骨质病变诊断时,X线具有比较完整特性。由此可见,X线与CT、MRI诊断具有各自优势,可以对软组织病变进行全面监测,使其具有比较理想诊断效果,从而掌握患者韧带损伤情况。

在本文研究中,选取A组(X线诊断)、B组(CT诊断)、C组(MRI诊断)进行分别诊断发现,A组诊出率为44%,B组诊出率为68%,C组诊出率为84%,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根据研究数据可知,在GA早期诊断中,虽然X线诊断缺少敏感性,但在临床中具有普及性和经济性特点,属于比较常见检查手段,应该将其应用在GA患者中晚期复查对照中。当X线无法清晰检查骨质破坏,可以选择CT检查进行,保证痛风结节诊断具有特异性。与此同时,MRI检查手段的应用,可以进行骨髓水肿和关节腔积液有效诊断,结合临床经验发现,其诊断数据均比CT、X线理想,特别表现为关节滑膜和韧带损伤效果显著等。

由此可见,在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诊断中,X线与CT、MRI均呈现比较理想诊断效果,比较患者诊断效率发现,MRI诊断价值较高,值得医学行业广泛应用和推行,确保患者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以便于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应治疗方法,尽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张斌,张晓丽,宋春青, 等.三种影像学方法(X线、CT和MRI)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结果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1):137-140.

[2]陆蓓蕾.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GA)中的价值及应用前景[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9,46(1):124-127.

[3]刘洁,刘安.多种影像学方法对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8,24(4):380-381.

[4]高翔.X线、CT和MRI检查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2018,38(12):33-34.

[5]刘泽洪.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比较[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10):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