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脑外伤昏迷患者营养指标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脑外伤昏迷患者,利用就诊时间成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均为48例患者;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统计两组结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营养指标与免疫功能均有好转明显,比参照组具有优势,组间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外伤昏迷患者,给予其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以保证患者营养充足,帮助其早日康复。
【关键词】脑外伤昏迷;早期肠内营养;免疫功能;营养指标
脑外伤会导致昏迷情况,在患者意识没有恢复以前,机体代谢能力下降,会消耗大量脂肪与蛋白质,导致其免疫力下降,诱发并发症等。因此,要给予此类患者营养支持[1],改善免疫功能,提高预后效果。本文主要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脑外伤昏迷患者中的运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基础资料
研究于2018年5月~2020年3月进行,抽取此阶段脑外伤昏迷患者96例,依据就诊时间,将患者划分两组:实验组、参照组,各48例;临床数据显示,实验组中,男女各为32、16例;年龄范围25-67岁,平均年龄为(46.23±0.85)岁;参照组中,男女各为28、20例;年龄范围28-65岁,平均年龄为(46.65±0.28)岁;数据对比,统计学不存在意义(p>0.05)。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
研究方法
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术后注射营养素,包括必需氨基酸、丰富热量、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定期清洗导管,防止其堵塞、折叠,换药时要观察患者皮肤是否存在红肿、感染情况[2],并做好注射记录。实验组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术后24小时给予肠内营养,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先给予电解质、葡萄糖喂养,再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滴注,由40毫升逐渐加量,总量为100毫升,若是不足,则由静脉注射补充。在术后10-12天,适当减少喂养量,患者可以自行进食后,停止肠内营养。在肠内营养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持鼻肠管,每天喂养前后使用温水冲洗管道,动作要轻柔[3],检查导管的深度,以免伤害患者食管黏膜;营养液输注要控制速度与浓度,观察病情变化,定期记录患者血浆蛋白等指标与24小时出入量。
观察指标
(1)营养指标: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2)免疫指标(CD4+、CD8-)。
统计学意义
数据用软件SPSS19.0处理,计量用( )表示,t值检验,当P<0.05时,统计学符合意义。
结果
2.1 对比两组营养状况
护理前,两组指标没有明显差异,护理后,虽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优势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分析( )
组别 | 例数 | 转铁蛋白(g/L) | 前白蛋白(mg/L) | 白蛋白(g/L)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实验组 | 48 | 1.56±0.52 | 2.54±0.85 | 198.03±2.65 | 242.36±5.52 | 26.83±0.63 | 43.12±0.58 |
参照组 | 48 | 1.61±0.56 | 1.86±0.64 | 198.24±2.37 | 205.47±5.21 | 26.91±0.59 | 31.72±0.62 |
t值 | | 0.4532 | 4.4277 | 0.4092 | 33.6715 | 0.6421 | 93.0289 |
P值 | | 0.6514 | 0.0000 | 0.6833 | 0.0000 | 0.5223 | 0.0000 |
2.2 对比两组免疫指标
表2显示,护理前,两组不显示差异。护理后,实验组改善明显,统计学计算显示意义(p<0.05)。
表2 两组免疫指标分析( )
组别 | 例数 | CD4+(%) | CD8-(%)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实验组 | 48 | 17.62±0.85 | 35.13±1.72 | 47.52±1.58 | 62.55±1.83 |
参照组 | 48 | 17.83±0.59 | 22.41±1.45 | 47.13±1.62 | 51.52±1.18 |
t值 | | 1.4061 | 39.1736 | 1.1940 | 35.0915 |
P值 | | 0.1630 | 0.0000 | 0.2355 | 0.0000 |
讨论
脑外伤在临床比较常见,其属于头部创伤,会伤害患者神经功能,导致其昏迷、昏睡等,此类患者无法自主进食,但机体能量消耗大,容易出现氮平衡失调、应激性高血糖等症状[4],甚至导致死亡。另外,脑外伤还会引发全身炎性反应,降低免疫力,出现其它并发症。因此,在患者术后,要实施人工营养支持治疗,以此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让其尽快度过应激期。常规护理是通过肠外营养支持的形式,为患者提供营养治疗,但此法的效果一般,没有真正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还可能导致胃肠功能衰退,不利于患者尽早康复。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是在术后24时给予喂养,补充患者体内微量元素,改善营养状况,减少肠源性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肠内直接营养支持可以保护胃黏膜屏障作用,促进胃肠道激素分泌,从而满足机体能量需求[5]。与常规护理法比较,早期肠内营养可以维护消化系统的各项生理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对肠道器官起到保护作用,降低因肠功能衰竭而导致的病死率。
本次研究显示,患者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后,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在免疫指标方面,实验组护理后得到显著改善,说明此方法能够维持患者机体营养平衡,提高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结合脑外伤昏迷患者的疾病特点,在其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加快其康复速度,此法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金辉,毛春英.肠内营养时期对脑卒中引发吞咽障碍患者免疫水平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3):2232-2234.
[2]孙艳云.早期肠内营养在脑外科手术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J].饮食保健,2017,4(10):23-24.
[3]宋蓉蓉,陶冶飞,朱春华等.神经重症患者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肺部感染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8,98(48):3936-3940.
[4]侯亚红,施月仙,邸红军等.肠内营养单用与联合针灸治疗颅脑损伤合并胃瘫患者的疗效比较:一项前瞻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7,24(2):140-142.
[5]甄根深,刘威,张奇峰等.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肠内营养制剂对中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心肌损伤患者血清炎性因子、NT-proBNP、IMA及H-FABP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0):2199-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