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 重庆巴南 401320
【摘要】目的:研究以穴位敷贴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期间收治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均分甲组(常规治疗)与乙组(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均30例。结果:治疗后,甲组患者肺功能、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均差于乙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治疗时,选择穴位敷贴进行中西医联合治疗效果理想,可以减少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提升临床疗效。
【关键词】穴位敷贴;中西医结合;支气管哮喘
哮喘属于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病,主要发生在年轻人群,典型临床症状:呼吸困难与气喘、胸闷等,呈反复发作和救治难愈特点,如果未采取有效治疗方法,除了会导致病情发作之外,还会引发不同并发症,直接损害身心健康[1]。在患者临床治疗中,药物治疗和雾化吸入效果理想,联合应用穴位敷贴治疗,在降低并发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详细研究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基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期间收治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男女比例32:28,年龄介于24-66岁期间,中间值45岁,将患者均分甲组与乙组,均30例。入组标准:满足支气管哮喘临床诊断标准与中医外寒内热证;自愿参与研究,且依从性理想。排除标准:伴有其他呼吸疾病;存在影响患者肺功能严重疾病;皮肤存在炎症,无法进行学位敷贴的治疗等。对比分析甲组、乙组资料无意义(P>0.05)。
方法
甲组进行常规治疗,首先对患者予以雾化吸入,再予以多索茶碱的静脉滴注,口服孟鲁司特钠片等,患者治疗期间,按照病情状况进行药物剂量调整,保证其具有较高治疗效果[2]。以此为基础,乙组患者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处方包括:100克麻黄,100克白芥子,100克白豆蔻,100克川芎,30克细辛,配伍后研磨成粉,添加蜂蜜调成糊状,大小选择花生粒样药丸,将其贴敷在胶布中心,将其贴敷于膻中穴、天突穴与双定喘穴,每日贴敷时间为2-3小时,隔天治疗,如果存在过敏情况,需要及时去除敷贴[3]。
1.3 统计学分析
研究产生数据选取SPSS 22.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选取“ ±s”表示,t检验。在P<0.05,表明对比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肺功能
治疗后,观察患者肺功能发现,甲组各项指标均差于乙组(P<0.05)。
表1 肺功能对比[n=30、 ±s]
组别 | VC(L) | PEF(L/s) | FEV1(L) | FEV1/FVC(%) |
甲组 | 1.87±0.21 | 3.15±0.37 | 1.51±0.12 | 75.1±2.3 |
乙组 | 2.59±0.45 | 4.43±0.65 | 1.95±0.42 | 81.2±1.4 |
t | 7.9413 | 9.3736 | 5.5172 | 12.4085 |
P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2.2 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
甲组发作次数(4.23±1.36)次,持续时间(3.79±1.23)天,乙组发作次数(3.08±0.85)次,持续时间(2.75±0.53)天,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中,支气管哮喘主要是因为不同细胞作用造成慢性气道疾病,极易发生气道反应,常见临床症状:咳嗽与胸闷等,在患者临床治疗时,通常选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等,虽然其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但一些患者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采取雾化吸入治疗会出现喘息症状,使原有喘息症状持续加重。与此同时,对全身糖皮质激素的持续治疗,可能会导致激素依赖性,使感染症状持续加重,甚至引发骨质疏松与血糖上升等[4]。在中医理论中,哮喘主要发作于肾与肺、脾功能失调,因为外邪入侵造成哮喘发作,选择穴位敷贴治疗时,借助敷贴疗法对体表穴位予以刺激,经络传导与调整及时缓解偏衰症状。部分调查研究显示,选择穴位敷贴方法进行治疗时,可以保证药物直接作用在体表穴位,利用经络贯通方式,实现脏腑失调与经气失调,充分发挥药物作用。在本文研究中,乙组患者以穴位敷贴为中心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治疗后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同时还能改善患者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各项指标均优于甲组(P<0.05)。
由此可见,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时,以穴位敷贴方式展开中西医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其肺功能与临床症状,避免发生不适。
参考文献:
[1]孙雪松,陈冬梅.金匮肾气丸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12):1646-1648.
[2]钟章炼,梁锐记.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6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7):75-76.
[3]施乐,王树霞,金莹莹.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作用及组方分析[J].医学综述,2019,25(9):1835-1839.
[4]蔡琪,孙钢.“三伏贴”防治支气管哮喘及对神经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J].福建中医药,2019,5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