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经开第一学校 陕西省 西安市 710000
摘要:中国义务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1]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学科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童谣和儿歌又是语言文字的浓缩和精华,二者融合进行阅读教学能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童谣;低年段;阅读教学;应用;
前言:语文教师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巧用童谣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语文知识转化成简单易懂的内容,促进低年级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童谣以朗朗上口的节奏感能提升学生识记速度,以重复的韵律美能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以简单明快的文字迎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让语文阅读教学焕发活力。
一、童谣融入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价值
(一)让语文阅读教学变得简单轻松
童谣作为一种辅助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以充满童趣的说唱方式让低年级学生保持持续的好奇心和注意力。童谣具有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特点,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们掌握童谣的语言排列方式,熟悉童谣的变化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语文教师把握一、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将较长篇幅的课文内容进行删减和改变,将难懂的内容变得简介易懂,帮助学生们更便于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情趣。
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常都会给学生们推荐相关的课外阅读内容,让学生们通过学习童谣、儿歌来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们从童谣中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以兴趣为引导培养学生爱读书、坚持读书的良好习惯。语文教师跟家长进行家校合作对学生进行童谣阅读打卡活动,让学生们坚持阅读《日有所诵》中的儿歌内容,帮助学生们分析各种人物关系中的对话和情节,在交流中感悟人生的的哲理,分析其中的原因,进而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童谣应用与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引用儿歌进行课堂导入,激趣课堂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专注度,[2]在课堂导入环节引入童谣或儿歌进行课堂激趣,带动学生阅读的欲望,让学生们以好奇心为驱使享受阅读。例如在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动物王国开大会》一课教学中,语文教师将课文内容创编成朗朗上口的童谣,“动物王国开大会,拿着喇叭大声喊,一连说了十几遍,大会还是开不起来。”用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学生们带着探究的欲望进行课堂学习。
(二)用童谣提炼文章主题,加深理解
语文教师利用儿歌中主题鲜明、寓意深刻的故事内容加深学生的思考和体验,带学生进行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感受到阅读带来的趣味,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教学中,主要让学生理解毛主席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解决困难,告诫学生不要忘记帮助和关怀过自己的人,时刻带着感恩之心。学生们也许对这一高贵品质认识较浅,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歌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各种情感。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想想井冈就振奋!人有精神国有魂,井冈山歌唱到今。吃水不忘挖井人,想想井冈就振奋!人有精神国有魂!”学生们在铿锵有力的节奏感中引发好奇和关注,对井冈山上父老乡亲在解放后进行立碑行为的理解。语文教师让学生们逐渐了解一语双关的意思,体会共和国创始人为人民谋幸福的远大志向。
以童谣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以读促写
语文教师在课堂实践中挖掘歌谣的教学价值,让学生们从充满乐律。形象生动的内容中进入情境,充分的发挥想象力,从而积累语言,提升组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为日后的写作训练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例如,在《乌鸦喝水》一课教学中,[3]语文教师说出“一只乌鸦口渴了”引导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歌谣创编和接话活动,引导学生说出“到处找水喝”的句子,巧设课堂问题,层层铺垫,让学生说出乌鸦发现了什么,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儿歌创编活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语文教师让学生们整理收集儿歌整理成笔记本,为日后写作积累素材。
结语:美国哈佛大学古典学者哈夫洛克认为:“节奏可能是所有生理乐趣的根基”,而儿歌、童谣的重要特征就是节奏。语文教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童谣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让学生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参考文献:
[J]. 谭梅,杨叶.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8(11)
[2]新童谣让语文学习活动弥散文化味[J]. 徐金秋. 教育实践与研究(A). 2018(Z1)
[3]深度介入,探索童谣教学突破契机——小学低年级儿童歌谣欣赏与创作摭谈[J]. 仲崇娟. 小学教学研究. 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