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靖西市龙临镇中心小学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它在为基础教育带来生机与活力时,也给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带来了挑战,培养其兴趣,尤其重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小学低段数学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学习;学习方法
众所周之,小学生的思维受成长所限,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培养其兴趣,尤其重要,特别是抽象的数学问题,更是如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就更要注重学生这些方面的培养。那么,如何就其特点,结合实际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年龄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科学地采用游戏教学对低年级儿童大有裨益。我就经常在教学中采用做游戏这一教学手段,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数字5的读写》时,授课前,设计“抢凳子”这一游戏来导入所学知识:5名学生围着4张椅子绕圈,其他学生们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们奋力抢属于自己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直观地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4比5少1,5比4多1”,既复习了上节课有关“4”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一举两得。
又如, 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了抽象的数学的理念,其乐融融,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学习数学的氛围中。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习陶醉于数学情境之中,乐不思蜀。这里的“情境”主要指教师通过讲故事、创设生活场景、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置身于学习数学的氛围中。
比如小学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有的很少用钱买过东西,掌握本节知识较难,我采用“逛超市”一活动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讲桌上临时找来了学生的几个新书包、文具盒、橡皮擦、小刀、故事书、不同面值的模拟人民币…….让学生自由选择当售货员或消费者,老师要求卖买双方要礼貌待人,并列出付款算式,活动一开始,整个教室里一片沸腾,笑声叠起,在活动中,有既会买又会卖的小能手,也有因计算有误或不会找补的失败者,教师针对这一现象,抓住契机进行总结并鼓励到:“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从今天起,人人都会成为能卖能买的小当家。”从那以后,孩子们常常互相利用模拟币进行买卖的游戏活动,从而把学生从课堂引入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以至用,其乐无穷的乐趣。
三、通过有趣的故事,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教学中,教师语言应生动、形象、儿童化外,还应富有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就象在听老师讲故事一样,让学生在玩耍中学。如,在“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利用故事的形式出了一道题:小兔子的好朋友给他过生日,小熊住在森林深处,一大早就赶来了。他带了2桶最好的蜂蜜送给小兔子。看,隔老远,他就喊起来了,“小兔,小兔,快开门,你看我给你送什么来了?”小兔子早就闻到蜂蜜的甜味了,她赶忙迎出来,“谢谢、谢谢,快屋里坐吧!”不一会儿,小花猫也来了,送给小兔5个苹果,小猴也赶来了,他从果园里摘了4个桃给她。小鸡也赶来了,但她什么也没送,还偷吃了3个苹果,小兔子不高兴了,请小朋友们算算看,小兔共收了多少水果?最后还有几个苹果?学生们听完了这个栩栩如生的故事,学习积极性可高了,很快他们就列出了算式,算出了结果:5+4=95-3=2。教后,我又鼓励学生用编小故事的方法,利用书上的图片编故事,学习算术,学生们学得兴高采烈,主动积极。
又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有关0的乘法一课时里,引入王母娘娘叫七个仙女到蟠桃园摘仙桃准备祝寿,当仙女们来到蟠桃园时,见树上一个蟠桃也没有了,被孙悟空偷吃光了......我随机提问:“七个仙女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呢?”学生踊跃地分别用加法、乘法列出算式:0+0+0+0+0+0+0=0(个),0*7=0(个)那么10个0相加得多少?100个0相加得多少呢?同学们能异口同声地回答“都得0”进而总结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四、让学生获取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学习兴趣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会给学生在学数学时心理求知的厚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的机会,充分利用“低、小、全、快”的方法,阶段型的开放学生的梯级思维。由浅显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对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学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创造性的思维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渐进式地感到高兴和骄傲,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当失败时,会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板书、作业时要因人而异,分层次地提出切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五、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因此,在教学中积极发掘本地教学资源,引导他们在课堂上通过动手操作,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如在教学“认识物体”时,课学让学生准备好正方体小盒和用小棒摆成的正方形。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一摆、画一画、看一看、摸一摸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同伴互助探究,钱出其不同,这样在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知道数学就在他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学好了数学知识,又可用于生活实践,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身边的数学知识,自主学习,加强了数学应用能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生活活泼、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学习,是调动他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必要且有效手段,因为只有这样,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其智力品质、非智力因素才能得到健康、和谐发展。在和谐愉悦的教学中,师生一同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教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2】《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课题研究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