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营山县化育初级中学 四川 营山 637700 )
摘要:化学是初中阶段的主要学科,也是中考的必考科目。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都是以知识传递和成绩提升为理念,教学策略带有较强的约束性和要求,造成学生的知识理解都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缺乏学习过程和思维探索。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课程理念发生了改变,注重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所以在教学策略上就需要做出革新,建立和谐关系,保证学习的主动性,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推进学习中的自主发展,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策略;课程理念
前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促使初中化学的教学做出改革,新课标也对初中化学教学做出了要求,保证知识教学,开展素质教育,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所以初中化学需要创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策略。其中要落实新课程理念,建立学习方式、环境,以此保证自主学习的高效进行。教学策略上需要纠正传统教学的弊端,并在实施中做好总结,以让教学支持学习的进行,保证自主发展和素养建立。
一、建立和谐教学关系,引导自主学习
在以往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大多趋于被动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获取化学知识的程度较为表面,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没有得到培养,教学缺乏有效性。课程理念中自主学习是基础,只有自主学习的进行才能在知识获取中得到综合认识的成长,建立学习能力和化学素养。因此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首先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中的活跃性,使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得到发展。这样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就比较深刻,也让学生不再抵触化学知识的学习,这是实现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建立师生和谐关系需要教师做出主动性的改变[1]。第一需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可以建立自信,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第二要关怀学生,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的下降,给予一定的关怀,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可以主动与教师沟通。这样师生之间就可以建立平等和谐地进行关系,教师便于根据学生改变教学策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也更加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可以建立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使教学质量和效率都得到有效提升,实现课程理念转变下的有效教学。
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推动自主发展
任务驱动教学可以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化学课堂中变得主动,而知识通过教师任务设计做呈现,学生以自主的思考、探究、总结为过程做知识理解。这样获得的化学知识更为扎实,有效地提升了化学教学的效率,保证了学习中的思想认知和思维成长[2]。任务教学法的开展要设立任务、过程引导和自我评价,使化学知识学习转变为学生的个人行为,提升知识理解和体会。以《生活中常见的盐》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设立任务要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结合,要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提升探索学习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分析,然后总结出结论。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关于盐的一些现象化学分析作为任务,既贴近生活理解认识,也能树立正确的探究学习方向。在过程引导上要保证任务的可完成性和其中的思考。可以提供一些帮助,并建立互动的氛围,将学生分组,开展小组合作讨论,而教师在其中做监督和辅导,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自我评价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必要过程,也是让任务完成过程有所内化,促使自主发展的方法。可以由教师先来进行总结,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总结,来验证自己的成果,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讨论时间,让学生自我消化。
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模式发生了改变,突出自主学习,教学关系也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需要培养核心素养。所以教学就要做出改变,让课程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新课程理念教学提供了高效的新型方法[3]。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以实验教学为核心,重视虚拟实验开展的优势,培养化学探究思维,使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能够得到发展。信息化实验教学分为演示和自主实验教学两个内容。比如在《燃烧和灭火》演示实验中,教利用投影仪、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将燃烧条件和现象做展示,让学生可以更为清晰地观察到燃烧的化学现象,有积极学习思考的进行。而在《制取氧气》的自主实验教学中,在课前做实验探究引导,让学生在虚拟软件的操作中完成实验知识学习,吸收知识内容,并以此为前提开展高自由度的小组实验,让学生构建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并形成书面内容,可以强化实验教学中的知识认识,并带动思维发展。
结论:总而言之,初中化学课程理念的转变要做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革新,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也让教学支持自主学习,培养化学学科素养,以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石.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的读题能力培养[J].新课程,2020(41):200.
[2]王扶宗.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科核心素养[J].文理导航(中旬),2020(10):46+48.
[3]张旭成.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方式分析[J].考试周刊,2020(81):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