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分子肝素钠在D_二聚体增高所致反复性流产中的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浅谈低分子肝素钠在 D_二聚体增高所致反复性流产中的治疗

付莲 

普洱市人民医院  云南省普洱市   665900

摘要 目的:浅谈低分子肝素钠在D_二聚体增高所致反复性流产中的治疗。方法:入选300例妊娠晚期D_二聚体增高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导入,各150例,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胎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D-D、PT、TT、APTT、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晚期D_二聚体增高患者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妊娠晚期D_二聚体增高中具有较好治疗效果,且能够使患者凝血功能得到改善,且能改善分娩结局,值得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妊娠晚期;D_二聚体增高;治疗

反复性流产主要是指女性妊娠时间在28周之前发生连续2次及以上的自然流产。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认为与子宫畸形、血栓形成、内分泌、遗传、感染等因素具有密切关联性[1]。研究显示,多数复发性流产患者通常存在血液高凝状态,进而导致子宫胎盘循环所致轻微血栓,加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D_二聚体为检测产妇血栓十分重要的指标,其能够对产妇血栓前状态进行充分评估[2]。本文目的在于探究妊娠晚期D_二聚体增高的治疗价值,具体内容见下文。

1.资料/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妊娠晚期D_二聚体增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纳入标准:(1)符合反复性流产的诊断标准;(2)夫妻双方均无家族遗传史和染色体异常;(3)患者和家属均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完成研究。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严重精神异常者;(2)排除孕期具有甾体类激素药物应用史产妇;(3)排除存在生殖器官畸形和器质性病变产妇。

观察组年龄24岁~38岁之间,年龄平均值(31.25±1.52)岁;流产次数2-5次,平均(3.52±1.32)次;妊娠次数3-5次,平均次数(4.02±1.65)次。对照组年龄25岁~38岁之间,年龄平均值(31.65±1.65)岁;流产次数2-6次,平均(4.02±1.02)次;妊娠次数3-6次,平均次数(4.55±1.05)次。两组资料比较,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胎治疗:

在妊娠前给予其25mg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日一次,在明确宫内妊娠后,给予其10mg黄体酮注射液行肌肉注射,每日一次;并给予其0.1g维生素E软胶囊,每日2-3次。连续治疗直至妊娠12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

每日一次、每次4100U,用药后对患者凝血功能和D-D水平进行检测,连续用药直至妊娠12周。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凝血指标、妊娠结局。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结果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对比2组凝血指标

观察组D-D、PT、TT、APTT、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凝血指标的对比

组别

D-D(ug/ml)

PT(s)

TT(s)

APTT(s)

FIB(g/L)

观察组

0.90±0.32

11.02±1.02

12.02±1.02

27.02±1.52

2.21±0.03

对照组

1.25±0.88

12.85±1.78

13.89±1.25

28.89±1.97

2.88±0.14

T值

4.578

10.925

14.196

9.204

57.312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分析妊娠结局

观察组妊娠晚期D_二聚体增高患者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分析妊娠结局(n;%)

组别

例数(n)

早产

足月产

流产

观察组

150

120(80.00)

18(12.00)

12(8.00)

对照组

150

90(60.00)

6(4.00)

54(36.00)

χ2

-

14.286

6.522

34.266

P

-

0.000

0.011

0.00


3.讨论

反复性流产的发生机制较多,与血液持续高凝状态、凝血机制异常等密切相关[3]。D-D作为交联纤维蛋白特异的降解产物,其水平的高低能够将纤维系统激活、机体凝血系统直接反映,为血栓前十分重要的标志物。目前临床对于妊娠期D-D升高的治疗以阿司匹林作为首选,其作为常见的抗凝药物,能够直接作用在环氧合酶中,通过脂肪酸环氧合酶导致活性丧失,进而对血栓素A2和前列环素产生抑制,但该药物单独应用易形成免疫损伤,导致高凝状态加剧[4]。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能够使分娩结局得到改善,且具有药物作用持久、抗血栓效果显著、药物起效快等优势,且能够对机体内的补体水平进行抑制,以防滋养细胞发生侵袭,使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状态得到改善。此外,低分子肝素用于妊娠晚期D_二聚体增高的治疗中,不仅能够使机体血液高凝状态得到改善,且能够发挥抗血栓作用,使机体血液黏稠度下降,进而使胎盘供血得到改善,降低流产率[5]。在本次结果中,观察组D-D、PT、TT、APTT、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晚期D_二聚体增高患者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能够使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得到改善,且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在妊娠晚期D_二聚体增高中具有较好治疗效果,且能够使患者凝血功能得到改善,且能改善分娩结局,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1]罗姣姣,周琳,王玉梅.D-二聚体升高MPP患儿临床特点及低分子肝素的辅助治疗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20,26(1):126-129. 

[2]孟晔,童先宏,郑圣霞, 等.动态监测D-二聚体水平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IVF妊娠结局的改善作用[J].生殖医学杂志,2020,29(6):746-751. 

[3]罗希,周从容,黄永俐, 等.早期抗凝干预治疗对冻融胚胎移植前高D-二聚体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9,38(2):104-107.

[4]朱益静,符圆圆,孔彩霞, 等.黄体酮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分析[J].广西医学,2020,42(6):698-702. 

[5]柏杏丽,王静,赵淑云, 等.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9,35(10):774-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