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浅析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作用

沈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三医院 甘肃 武威 733000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根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临床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90例于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接受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排序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研究组(45例,术后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患者护理后Cissane角、Bohler角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对比后可知,研究组患者Cissane角明显小于对照组,Bohler角明显大于对照组,同时从并发症方面来说,研究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在提升患者安全度的同时促进其足功能的恢复,临床护理价值较高。

【关键词】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早期康复护理

跟骨骨折是骨科科室中的常见骨折症状之一,多因足跟部受到重创所致,发病后患者常伴随根骨剧烈疼痛、肿胀,使患者行走能力严重受限。当前有关跟骨骨折的治疗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为主,但在术后患者需长期卧床,卧床期间易并发诸如压疮等并发症,不利于术后恢复[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院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90例于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接受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排序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在19-72岁之间,平均年龄48.6±5.7岁,其中高处坠伤11例,跌倒18例,交通事故16例)和研究组(45例,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在21-74岁之间,平均年龄48.9±5.5岁,其中高处坠伤10例,跌倒20例,交通事故15例),以上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临床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且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 方法

两组患者均开展完全一致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包括:对患者开展有关跟骨骨折的宣教、定期更换药物、规范患者饮食作息等。研究组患者则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护理内容包括:

①体位及疼痛护理:术后护理人员抬高患者患肢一侧,取取轻度跖屈位,应用石膏固定其关节,以保证其足跟部悬空。嘱咐患者若感到疼痛需及时告知护理人员,由护理人员依照VAS(视觉疼痛自评)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若患者疼痛程度较重,则根据医嘱为其提供适量镇痛药物;若疼痛程度较轻,则可以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指导其做深呼吸运动等方式进行缓解。

②早期功能锻炼:待患者麻醉效果消失后指导其按照顺序分别进行脚趾被动屈伸运动及肌肉舒缩锻炼;于术后2d让患者尝试活动足趾、踝关节等部位,并指导其进行踝关节主动屈曲、跖屈等锻炼;1周后继续增大锻炼难度,即膝关节屈曲功能锻炼;待患者解除石膏固定后进行踝关节被动、主动屈伸锻炼及踝关节背伸锻炼等锻炼;观察患者足部关节功能基本恢复后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进行有拐下地运动;最后于术后2-3个月患者出院前对其开展适当负重训练,并叮嘱患者出院后持续进行锻炼。

③并发症护理:术后及时对手术切口进行清创,消炎处理,考虑到患者术后需长期卧床静养,可通过每2h帮助其调整体位以及用干净的毛巾擦拭切口周围皮肤的方式对下肢静脉血栓和压疮等进行进行预防。若患者切口出现明显的肿胀、渗血、周围皮肤苍白等情况则需及时通知主治医师,并做好相关应急处理。

1.3 疗效标准

护理完成后对比患者Cissane角、Bohler角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中Cissane角正常范围在120°-145°之间,Bohler角正常范围在25°-40°之间。本次研究并发症主要统计下肢静脉血栓、切口感染、压疮3项。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以上数据,Cissane角、Bohler角水平患者采用t检验,并以(5f9a605429a88_html_e5143fd98da149bb.gif )表示,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n=45)Cissane角、Bohler角水平分别为(130.8±6.7)°和(33.6±5.4)°,术后出现压疮的患者有2例,无下肢静脉血栓和切口感染情况发生,发生率4.44%(2/45);对照组患者(n=45)Cissane角、Bohler角水平分别为(144.2±10.9)°和(23.7±3.6)°,术后出现压疮的患者有5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切口感染2例,发生率17.78%(8/45);经组间对比,研究组患者Cissane角和Bohler角分别小于和大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7.026、10.233,P=0.001、0.001);(

χ2=4.050,P=0.044),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讨论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和交通载具的增加,跟骨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作为一种常见临床骨科疾病,其不仅会对患者造成持续性的压痛,同时还会干扰下肢运动功能,对其生活品质构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当前跟骨骨折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但在手术后患者需长时间卧床静养,这难免会导致像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形成,不利于手术切口恢复,常规术后护理多以关注患者切口状况和营养健康为主,但长时间卧床亦不利于患者足部各关节的恢复。因此本次研究将早期康复护理作为跟骨骨折术后主要护理方式,通过在控制患肢并发症发生以及疼痛程度的同时尽早开展各关节功能锻炼,从而实现足功能尽早恢复[2]。本次研究结果中可知,采用早期抗毒护理的研究组患者Cissane角明显小于对照组,Bohler角明显大于对照组,同时从并发症方面来说,研究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在提升患者安全度的同时促进其足功能的恢复,临床护理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肖岩硕.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作用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8,21(1):88-89.

[2] 翟鸽.早期康复护理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J].西藏医药,2018,39(2):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