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新课程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程晶

哈尔滨市团结小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10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思想在小学阶段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越发重视协调发展德、意、行等方面的教学,小学的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老师将德育教育内容与日常的课程相互结合,对过去的课堂教育模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学校的这种教育方式,逐渐被家长以及教育管理工作者所认同。所以增强小学德育教育,优化德育课程已经是时代的趋势。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1小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意义

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相信都听到过“十年育树,百年育人”这句话,这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教学理念,更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价值观。近年来,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体制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小学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国家相关部门也陆续颁发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已经明确指出,要针对当前小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力度,小学生因年龄比较小,身心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行为意识与道德品质正处于重要的培养阶段,因此,教师更应当重视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并逐渐将德育教育纳入到整个教育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到整个教学活动当中,不断加强实施力度。小学生并未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与道德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多情况下,无法分清是非,这样是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1]。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有效避免小学生出现错误的行为举止,减少对自己和他人造成的伤害,帮助小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保障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2新课程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现状

2.1老师在小学教育之中的教育思维没有改变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老师是德育教育模式的主要设计者,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一些老师受到传统教育思维的干扰,认为学生的德育教育作用不高,不愿意浪费课堂教育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因此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只看重学生考试科目的知识教育,导致小学德育教育的收益不高,无法有效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

2.2德育教育的手段单一,教育效果不高

德育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之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对学生的未来发展的价值也不断提升,是学生适应新时代发展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一些德育教育过程中使用的手段还需要不断改善和健全,以往德育教育教学手段单一,只是对学生进行惩罚,过于单一、简单、直接,老师习惯性地通过对学生进行批评,这样极其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在小学教育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课堂教育之中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是非常容易影响到课堂教育的效果。

3新课程小学德育课程实施对策

3.1德育应同各个学科建立联系

由于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是极为繁重的,教师所拥有的有效教学时间也是十分有限的,这便导致很多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仅进行基础知识的讲授,学生在校期间仅能够提升各类文化课程的学习技能,而无法获得心智上的健全和成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是无法得到全面发展的。为此,教师在教授文化课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深度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理念,并将其展示给班级内部的每一名学生,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及时进行反思,并自行端正各种行为。学生将会因此变得彬彬有礼,成长为品学兼优的优质青少年。同时,教师还需要让学生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各种对自己给予帮助的人都应该抱有感恩之情。教师在授课完毕后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亲情故事讲述给大家听,让每个人都能被不同的亲情故事所打动,学生对于文章还有今后的思想方式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2]。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够让学生实现真正成长,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承载了德育的精髓,学生能够借此机会对于生活中的各类情感具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学生能够借此机会懂得更多的人生道理。同时,数学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也可以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态度,让学生在面对各项生活问题的时候都可以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投入其中。

3.2家庭教育应与校园教育进行有机融合

影响学生思想教育的因素不仅局限于学校领域的教育,原生家庭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因此,只有将家庭教育中的思想与校园教育中的内涵进行有机融合,学生才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为此,小学教师应该与每个学生的家长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教师在向各个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实际情况时需要运用语言的艺术,针对不同性格特点以及社会角色的家长,教师需要积极运用不同形式的交流方式,家长才会更加全面地了解到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状态,当学生回到家中后,家长也能够在教师的建议下积极运用适宜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完善

[3]。另外,家长也需要及时将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及时传达给教师,教师也能够据此更加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性格特点,在制定德育计划的时候也能够具备更加明确的目标。

3.3小学教师应为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教师可以说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时间最长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能够切实影响到学生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观念还处于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学生对于是非观念还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知。同时,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较强的,很容易在上学期间学习教师待人接物的习惯。所以,教师在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的时候不仅需要认真研究各项文化课的特点,提升自身的授课能力,还需要及时纠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习惯,这样,教师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到良好的德育。比如,教师在对待各项教学任务时都会给予严谨认真的态度,教师懂得尊重每一个学生,不会以学生作为评判学生品质优劣的唯一标准等等。教师只有将自己的行事作风处理得当,学生才能够在内心深处真正认同教师,在心理上也会对教师产生强烈的信任感,并且能够尊重教师的每一项教学决策[4]。这样,学生也会对教师的德育工作予以高度的支持。同时,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加以观察,当学生出现各种微小的进步都应该及时予以激励,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时是可以受到他人认可的,学生便会更加用心地去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并会以较高的水准来要求自己。由此可见,这样的德育是更为高明的,而且是润物细无声的,学生的内心不会有很大的负担,教师的德育行动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简单,同时还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小学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开展的重要性,为保障德育教育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就要在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以尊重为基础,建立具有实操意义的教育理论,积极渗透尊重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予学生鼓励,并做到一视同仁,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关怀,促进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金桂香.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探讨[J].吉林教育,2019(40):75-76.

[2]尹作芹.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德育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9(33):135.

[3].面向未来,整体构建适合儿童的大德育课程[J].少年儿童研究,2019(10):79-80.

[4]郭筱凯.小学德育课程与家庭教育整合的若干思考[J].新智慧,2019(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