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美术国家课程地本化研究之资源整合初探--------以杨守敬书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3
/ 2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美术国家课程地本化研究之资源整合初探 --------以杨守敬书院为例

李君龙 陶亚

湖北省宜都市教研室 湖北省宜都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摘要:随着全球化速度的加快,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给中小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国家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标志性工程,把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基础教育课程革新的目标追求。于是“项目式学习”教学改进应运而生。而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基于现实问题的主动探究,是实现传统课堂改革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于是,我们将中小学美术课程重构,进行大单元整合,将地方美术课程作为国家美术课程的优异补充,呈现真实情境下的课程资源。本文以杨守敬书院为例,从课程开发的背景与价值、内容和实践等方面来分析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地本化美术课程建设,以期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更好的发展地本化美术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地本化美术资源 项目式学习 美术国家课程

  1. 宜都美术课程地本化开发的背景与价值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以学科为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完成项目作品为目的,在真实的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发探究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

宜都长江与清江环抱,巴楚文化交融,素有“楚蜀咽喉”、“三峡门城”、“鄂西门户”美誉,人杰地灵。境内既有晚清国学大师杨守敬,又有以杨守敬文化而建的杨守敬书院。杨守敬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有多部书论专著传世,他的书法及书学理论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杨守敬书院是镶嵌在三峡湿地公园内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些都是流光溢彩的宜都地本化美术资源。在项目式学习视域下,将这种地方文化纳入美术课程,不但能丰富美术课程资源,更能培养学生的思考及自主学习能力。在课程学习中,学生能了解地方文化,让学生从小学习书法,学习本土文化,将民族意识镌刻在脑海之中,增加了孩子们的文化自信。项目式学习强调以“学”为中心,改变了传统的“教”为中心的课堂习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协作学习,共同探究某以特定的主体,并针对主体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最终形成可视化的成果,并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和思维的发展。

  1. 宜都美术课程地本化开发的内容和实践

  1. 、宜都地本化美术课程资源的收集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中的内容,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突出地方美术教育的特色。”整合本土杨守敬文化资源,有利于阐明其内涵,厘清其与地方美术课程之间的关系。即哪些课程资源能进入美术课程,以达到课程目标,突出地方美术特色。在这里,我们讲美术课程资源定义为“有利于实现美术课程资源目标”的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通过对杨守敬文化的审视,我们将重点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两方面展开对本土课程资源进行收集,后更细化后按美术门类分为:建筑类、雕塑类、绘画类、书法类、篆刻类、现代设计类、工艺美术类等,接着我们按照美术语言分为:构成、颜色、材质、透视、光源、物体与环境的关系等。这些构成地本化美术课程资源。



宜都地本化美术课程资源



自然资源

人文资源

建筑

书法

篆刻

现代设计

工艺美术


构成

物体与环境的关系……




美术课程人文资源是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它是构成美术课程资源的主体之一。人文资源是指: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所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文明成果总和。我们通过查阅书籍和网络,收集到了杨守敬生平事迹、杨守敬书法、杨守敬书院建筑、杨守敬雕像等人文资源。通过实地考察,寻找一些也能用性较强的杨守敬书院自然资源,如:三峡湿地风光、杨守敬书院自然风光等,以这些美术课程为载体,能从多个角度让学生深入了解杨守敬文化,陶冶他们的乡土情怀。

  1. 、宜都美术课程地本化资源的开发

以任务为驱动,有效促进多学科融合

根据中小学美术课程目标的指引,结合学科发展目标和地本化美术课程目标应该具有的特征,我们将杨守敬文化将国家课程进行二次重构,进行大单元整合。我们将目标设定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以美育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项目学习,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参与到美术学习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来促进学生反馈,最终形成项目成果。如杨守敬书院我提炼出“杨守敬文化探究”这一主题任务。提炼出了了杨守敬书法和杨守敬书院古建筑两部分。结合学生的研学旅行项目,组织学生参观杨守敬书院,体验和感受宜都本土文化。促使学生围绕这一任务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以地方文化为特色,有机融入地本化美术课程

如:在整理杨守敬书院资源时可以将杨守敬书法的地本化书法内容替换到《书法的点画之美》、《书法的结构之美》中,让学生感受到杨守敬书法的魅力,立志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还可以将杨守敬书院的建筑图片替换到《画家乡的风景》中,丰富美术课程资源,将学生范画替换成学生对杨守敬书院建筑写生的优秀作品。通过欣赏杨守敬书院建筑的照片让学生了解清代建筑风格,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并运用到以后的美术学习中,了解对应的美术语言并运用这些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精神。

以多样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项目评价的目的是评价学生个人和小组的进步情况,为项目学习提供了一个反馈的信息,便于进一步调整,从而达成学习目标。在项目评价中可以采用学生评价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在评价时可以采用调查问卷、评价量规、电子档案袋、反思日志、概念图、观察表等形式,在多样化评价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结语

本文以宜都地本化文化美术课程资源为载体,以杨守敬书院为例从课程开发的背景与价值、内容和实践等方面来阐述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美术国家课程地本化研究之资源整合初期的探究情况。从项目式学习出发,通过搜集宜都地本化美术课程资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重构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美术课程地本化美术教材,以构建更为整体,更具有联系性的大单元美术课程。这个过程既丰富了美术课程,又能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让学生感受与传承了地方文化。

参考文献:

[1]钟维斌,落地生根-----美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G].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12

[2]王珂,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地方美术课程开发与实践.[J].人民美术出版社.2020.3

[3]尹少淳,核心素养时代的美术教师的成长.[J].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3

[4]吴琼,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国家课程校本化重构.[G ].广东教育出版社.2016.8

[5]柯清超,超越与变革:翻转课堂与项目学习.[G].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4

[6]尤小平,崔允漷,学历案与深度学习.[G].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0.1

“本成果系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美术国家课程地本化研究;课题批准号:KC2019-034;课题负责人:钟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