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军与“打通国际路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3
/ 2

西路军与“打通国际路线”

刘岩

张掖市委党校  甘肃省张掖市 734000



摘要: 1936年10月,四方面军主力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以“打通国际路线”,取得苏联援助。为了完成这一使命,西路军与国民党马步芳部浴血战斗,虽兵败祁连山,但为我们今天留下了宝贵的西路军精神。

关键词:西路军 使命 河西走廊 国际路线


一九三六年十月,红四方面军一部分在陕甘地区作战,一部分即三十军、五军、九军及总部攻两万一千八百多人西渡黄河组成西路军,挺进河西走廊,肩负起“打通国际路线”的重大使命。

一、“打通国际路线”的背景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日意法西斯崛起结成同盟并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作为共同的敌人,苏联处于两线作战的境地。面对德、日法西斯的严重威胁,早在1934年苏联就确定了援助中共抗日的两条道路:一条经外蒙古到绥远或宁夏;一条经新疆到哈密或安西。

面对日本不断扩大的侵华战争,蒋介石继续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国民党正在以空前的仇恨与疯狂,想着白区工农群众的革命斗争、尤其是苏维埃革命进攻。”

1935年瓦窑堡会议上,党中央提出当前的总战略任务是:团结内部,联合友军,粉碎蒋介石的灭共计划,首先造成西北抗日局面,以达逼蒋抗日,停止内战,组成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一切力量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目的。

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在中国西北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在适当的时刻打通同共产国际和苏联的联系,得到苏联技术和物质上的帮助,造成西北地区的抗日局面,是当时国际国内敌我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造成西北地区的抗日局面,离不开下述条件:整个红军在大西北的集中和发展壮大;红军与东北军、西北军“三位一体”联盟的巩固;扫清陕甘宁青四省“四马"(马步芳、马步青、马鸿逵、马鸿宾)势力;从宁夏和新疆方向打通国际路线,打破日本割断中苏联系的企图;,建立抗日战略大后方;粉碎蒋介石的“灭共"计划。在这些条件中,最关键的又是红军占领宁夏和甘西,打通与苏联的联系。

只有“打通国际路线”,红军才能解决战略靠背问题,保持广阔而机动的回旋余地,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一步形成巩固和扩大,推动民族民主革命的向前发展。

二、“打通国际路线”的提出

为获得革命靠背,中共中央提出“打通国际路线”战略方针,具体路线是占领宁夏,通过外蒙,打通苏联;占领河西走廊,通过新疆,打通苏联。当时主政新疆的国民党临时边防督办盛世才在苏联红军直接出兵帮助下,打败了西北“五马”之一马仲英(马步英),独霸新疆。对于苏联来说,亲苏的新疆盛世才地方政权,可以使3000多公里的中苏边境平安无事。苏联政府提出,盛世才"亲苏必须反帝"。为保住自己在新疆的统治地位,盛世才暂与国民党政府脱节,实行亲苏政策。

1935年6月16日,朱德、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在给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的电报:应在川陕甘三省建立苏维埃政权,提出:为着把苏维埃运动之发展放在更巩固更有利的基础之上,今后我一、四方面军总的方针应是占领川陕甘三省,建立三省苏维埃政权,并于适当时期以一部组织远征军占领新疆。这是我们党最早提出占领新疆的文献。

1935年9月12日,中央政治局俄界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经过游击战争,打到苏联边界去,打通国际联系,得到国际的帮助,整顿休养兵力,扩大队伍,创建根据地,再向东发展。洛甫(张闻天)在发言中也指出:“我们的战略方针是用游击战争来打通国际联系,更大规模地来进行国内战争。明确提出了“打通国际路线”战略。

这是长征以来,我们党一直追求的目标,更是长征之后,党中央的中心任务和全局战略。

三、“打通国际路线”的执行

1936年10月11日,为具体实施“打通国际路线”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发布《十月份作战纲领》(即宁夏战役计划)。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协同作战,第一步,先占领宁夏,通过定远营,接受苏联援助的军事物资,打通国际路线。第二步,分兵占领甘西(河西走廊),通过新疆,接通苏联。

由于敌情变化,南进的国民党军队推进迅速,占领黄河主要渡口,将红军分割为河东、河西两部分,并联通了宁夏“二马”( 马鸿逵、马鸿宾),“宁夏计划暂时已无执行之可能”(《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上)》第387页)故党中央于11月8日拟就“作战新计划”。新计划规定:一、二方面军组成南路军,四方面军之4军、31军组成北路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打击敌军”,“扩大苏区”;四方面军河西徐陈部队组成西路军,“以在河西创立根据地,直接打通远方为任务,准备以一年完成之。……”

11月11日,中央及中央军委正式下达命令:河西部队组成西路军,成立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政治、军事与党务。西路军承担起“打通国际路线”的神圣使命。

“打通国际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壮大红军力量,正确处理同共产国际关系,获得革命靠背,为中国革命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而制定的战略方针。在日本帝国主义准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局势下,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业、人民利益为重,提出“打通国际路线”战略方针,取得国际军事援助,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对日作战,促使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转换,实现中国革命由困局走向光明,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西路军21800余人在这重大使命的感召下,与六倍于己的马步芳匪军进行无后方作战。从首战吴家川,大捷一条山;进而坚守古浪,直取永昌,激战山丹,血战高台;随之,苦战临泽,鏖战倪家营;突围南柳沟,恶战梨园口,浴血石窝山;分兵石窝,风雪祁连山,辗转进新疆。在历时一百八十多天的西征中,面对河西走廊天寒地冻、缺衣缺粮、枪弹无补的艰难险境,他们爬冰卧雪,以血肉之躯迎击马匪的一次次围攻,一步步向西挪动,一个城镇一个城镇的转移,每攻克或坚守一个城池,就会倒下去一批战友。西路军将士们为了这个神圣的使命,正如徐向前元帅在《历史的回顾》一书中描述的:因为子弹缺乏,步机枪几乎失去作用。战士们手里握着大刀、长矛、木棍,与敌人拼杀。在这里,没有男同志和女同志、轻伤员和重伤员、战斗人员和勤杂人员的区别,屯自为战,人自为战,举刃向敌,争为先登。围墙被炮火轰塌,血肉就是屏障,前面的同志倒下去,后面的同志堵上来。轻伤员不下火线;重伤员倒在地上,仍紧握手榴弹,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在这里,生存就是战斗,战斗就是生存。(《历史的回顾》第365页)

使命在于担当,担当需要牺牲和付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我们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但“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我们发扬“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习近平语)。使命在肩,勇于担当,做到主动担当、敢想敢干、敢试敢闯、积极作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郝成铭等《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上、下册)》,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版

【2】郝成铭等《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调查研究卷(上、下册). 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

【3】徐向前《历史的回顾》,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7月版

作者简介:》

刘岩,中共张掖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 研究方向:党史党建、乡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