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园林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3
/ 2

新农科背景下园林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路径

王瑞

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吉安 343009

摘 要: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园林专业应加快培养创新型和实践型人才培养,以适应新时代发展。本文通过教学改革、实践落地、借力地区发展、建立结果评价几方面探讨构建结果导向的园林专业实践教育体系建设路径,为地方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新农科;结果导向;园林;实践教学

2018 年,教育部提出“新农科”建设要围绕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1]。2019年6月28日,新农科建设研讨会发布了《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提出了新农科建设要积极探索实践融合发展新路,加快培养创新型、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2]。在这一背景下,地方高校必须抓住新农科建设契机,全面推进农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3]。本文以江西井冈山大学园林专业为例,探讨在新农科背景下园林专业的实践教育体系构建。

江西是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崛起”是江西的重要决策部署。在新时代背景下,江西作为农业大省,将着力打造江西新时代的“五美”乡村,实现江西特色的乡村振兴战略。园林专业作为传统的农学类专业,应主动承担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建设的使命,为江西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井冈山大学作为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应该以新农科的要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新培养系统的建立,以培养更多服务于美丽中国和乡村振兴建设的园林专门人才。

  1. 现状问题

由于井冈山大学园林专业办学历史短,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等建设存在不足,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园林专业当前的培养目标和方案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专业人才培养没能完全按照最新的市场实践要求进行,学生的实践学习滞后,毕业生的能力和市场的需要存在一定差距。

1、实践教育体系前期忽略了学生对实践的有效知识储备。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很多课程滞后于实践的发展,理论课程时间过多,未能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出发建立和完善相对独立且能支撑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没能达到实践环节培养的目的,影响学生的创造性发展。

 2、实践中期过程流于形式,忽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对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过于重视前期一些硬性指标,如人均基地面积、人均设备数等。基地在先进性和有效性方面存在欠缺,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实践内容未能紧贴市场发展。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和质量有限,难以满足实践的需求。学生普遍在实践能力上的缺乏造成企业用人成本增加,部分企业也存在走形式的思想,有些实践环节流于形式。

 3、实践后期没有合理的结果评价。忽略了实践的初衷,导致实践结果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实践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检验结果未能形成及时得到反馈,问题不能直接暴露,使得实践教学环节未能形成良好的“教学--实践--教学”良性循环机制。

  1. 基于结果导向的园林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途径

园林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目标应以结果为导向反推过程,落实前期以实践为目标的教学改革,重视实践过程的把控,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建立以达到实践结果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实践教育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结果的主要含义包括:一是学生得到了扎实的实践锻炼,能力得到培养;二是服务对象得到了切实的帮助。以结果为导向的实践改革就是通过目标的建立,就是要从人才培养的质量出发,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水平。

1、开展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体系

人才培养是通过教学活动实现的[4]。针对园林专业的现状问题,首先应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大纲。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行业市场元素,深入了解园林企业的具体需求,邀请行业一线专家参与到教学改革的研讨和论证。坚持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为中心,改进课程体系,在课程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理论课程的内容要紧跟时代,教材选择要与时俱进,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实践效果按需施教、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一线实用性人才。

2、创造实践平台,促进实践落地

结合学科体系的总体构想,围绕专业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两条主线,增加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基地,满足实践人才培养需求,促进实践落地。比如在校园内根据不同的方向创建园林植物方向的组培实验室、生态实验室,景观设计方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园林模型制作室和专业绘图室,园林工程方向的微型工地等。校外和当地景观设计院、公园管理部门和园林工程公司等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定期为企业输送实习生,让学生在工作中锻炼专业技能。加强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联动,通过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做到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3、借力地区发展,筑实实践过程

作为应用型高校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园林专业定位具有地方性、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与城乡的发展密切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要借力地区的发展,要顺应江西尤其是吉安地区在旅游、生态、脱贫、乡村振兴等方面对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求。吉安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旅游和乡村振兴等都能为园林专业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和岗位。园林专业要走出校园,服务社会。园林专业对地区的助力也会提升专业在本地区的影响力,进而促进专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4、建立结果评价,反馈完善体系

园林专业实践调查现有的评价指标不完善,主体不多元,评价重量轻质。应实行目标、过程管理、结果评价相结合,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等级标准及模糊判断的评价方法, 建立实践教学的评价标准,形成反馈和改进机制,全部监控实习过程和结果。通过实践结果的评价,重新审视学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再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诉求,反推培养环节、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从而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教学实践体系,促进教学改革。通过有效的园林专业实践评价体系构建,实现从课程到实践全闭环系统的构建。以结果评价为抓手促进教学改革,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

  1. 结语

新农科建设的持续推进要求园林专业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式上都要发生改变,以适应新形势的社会发展。园林专业要以结果为导向,主动加强产学研结合,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作为红色地区应用型高校的园林专业,更应该以应用实践为目标,为地方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本文通过教学改革、实践落地、借力地区发展、建立结果评价几方面探讨构建结果导向的园林专业实践教育体系建设路径,以期能促进园林专业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园林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也希望能对其他农科专业的实践性改革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 吕新,等.“新农科”背景下农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 ,2019,6(68):16-18,51.

  2. 张盖伦.新农科建设研讨会在浙江安吉召开

  3. 吕杰.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教育改革探索[J]. 高等农业教育, 2019, 000(002):3-8.

  4. 许艳.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 .2016:1.

作者简介:

王瑞:1987年生,男,江西吉安人,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遗产旅游,邮箱:405348708@qq.com,手机:18279611173

通讯地址: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大桥西路2号天龙花园13栋,邮编3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