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区第五实验小学 362000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作为教学设计的开始环节部分,能起到画龙点睛之笔的作用。成功的课堂导入不仅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还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本上,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进而实现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这一目标。
关键字:课堂导入 教学设计 课堂效率 迁移 兴趣
有句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里,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作为其第一个环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师、尤其是小学生进入小学数学课堂心理准备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并且是连接师生互动的一条纽带。然而近几年,很多地区和学校把学生的成绩放在第一位,为提高成绩,在日常的教学中,部分老师会忽略课堂教学导入,认为课堂教学导入可有可无,以至于现在课堂导入存在着“方法单一、语言乏味、流于形式、 牵强附会、脱离小学生特点、忽略小学数学学科特点等”等诸多问题,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极不相符。这样会让学生感到数学课堂枯燥、单调、乏味,又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数学老师要让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有效,让学生从课间迅速融入课堂中,就有必要在课堂导入上下功夫。
如何抓好课堂导入,关键是依据小学生年龄的特点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把趣味性、新颖性、好奇性、参与性、可行性融于一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设计出恰当精妙的导入,在较短的时间内 “润物细无声”,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结合实际教学来谈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
一、复习导入:复习旧知.促进迁移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是很紧密的,在新知识的授课中往往会在旧知识上找到一个生长点展开教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原有知识的挖掘和利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因此好的复习导入有助于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实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迁移。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的面积》这样导入。
师:手掌的周长在哪里?手掌的面积在哪里呢?
生(用另一只手描出手掌周长,扫出手掌的面积)
师: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出示一块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这块长方形用什么面积单位合适?估一估这块长方形面积多大呢?
生:我估长可以摆3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宽能摆2个,所以这个长方形面积是6平方分米。
师:如果让你来摆教室,看教室面积多大,怎么摆?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来摆?
生:太麻烦了,不合算。
师:看来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很有必要的。
揭示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评析:结合《面积》这一单元的特点,复习前一课的知识,让学生更熟练掌握面积单位和估算面积大小,便于深入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更接近学生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引入,把学生估面积的方法迁移到接下去的探索长方形面积的知识,建立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促进新知的迁移,学生形成新的知识网络,更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情景导入:植入情景,引发思考
情境导入是指教师进行新课导入的时候,创设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相互关联的情景,让学生 “身临其境”,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导入新课。所以教师要立足学生,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巧妙设计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需求相关的内容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买玩具》一课是这样导入的。
师:智慧老人想带大家到文具店逛逛,我们跟着他一起去看看吧。(多媒体出示超市图)
师:文具店的商品可真多呀!老师想买一枝铅笔奖给这节课最认真听的孩子,那么,老师要用什么购买呀?
生:钱
师:我们国家的钱又叫做人民币。
师:请同学们思考,生活中你们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
生:......
评析:生活中,孩子们已经有接触过人民币,知道用钱买东西这一等价交换,基于这样的生活经验,在导入中显现文具店的情景,建立了生活中人民币信息与教材中教学内容的直接联系,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对本课数学知识的兴趣。
三、游戏导入:趣味游戏,激情引趣
鲁迅先生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在小学课堂中经常使用,它是组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用游戏导入,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维感官参与学习,富有趣味的同时又能牢牢锁定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游戏公平》一课是这样导入的。
课前老师拿出一个装有黄球和白球的盒子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怎样?
生欢呼
师:游戏规则:摸到黄球,老师得1分,摸到白球,你们得1分。
师生进行摸球游戏,活动后,老师的得分明显比学生高得多。
师:看到这个结果,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生:老师,这个盒子里黄球是不是比较多,所以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很大,这样不公平。
打开盒子给学生看,5个黄球,2个白球。
师:如果要公平,你们认为盒子里要怎么放球?
生:只要白球和黄球的数量相同就可以。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游戏, 怎样做到游戏公平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
评析:用摸球游戏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看到游戏得分相差太多,能以自己的经验为出发点,形成自己的猜想并质疑:盒子里的黄球和白球数量不一样,引出游戏的不公平。通过联想实现知识,发挥了学生的内在潜能,为接下去的教学内容做铺垫,使教学效果更显著。
四、操作导入:从做中学,生成体验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3]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动手操作,直观的进入新课,获取深刻的认知,对新知识点有全新的理解,生成的知识才能印象深刻。
例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变化的量》是这样导入的。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我鼓掌的变化,发现规律。
师有节奏地开始鼓掌,而且声音越来越大。
生:老师鼓掌的声音越来越大。
师:是的,声音在变化。
现在请全班同学听我指挥一起来鼓掌。
第一组同学鼓掌,第一、二组同学鼓掌,第一、二、三组同学鼓掌,全班同学一起鼓掌。
师:这时候又有什么变量?
生:人数和声音都在变化
师引出两个相关联的变化的量,揭示课题:变化的量
评析:通过鼓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全班鼓掌操作这个过程感受两个变化的量,生成自己的体验,进而思考相关联的量有什么联系,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进入新课。
另外,课堂导入方法还有很多中,如故事导入、悬疑导入、猜谜导入等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自主能动性,进而实现提高数学课堂高效率。而在这里我只是列举了几种我常见的课堂导入方法。总之,课堂导入蕴含丰富多彩的内容,多种多样的方法,只要能根据小学生年龄的特点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出合适的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就能呈现一堂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吴正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田淑玉.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的导入[J].科学咨询,2016,0(5)
[3]《义务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4] 刘晓玲.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升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