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 日照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276826
摘要:在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2014年12月30日,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的指导下,我们从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能出发,立足日照市的教育改革发展需求,通过对我市的固有教育模式进行探究,发现我市在教育改革和发展方面存在的阻力,就此提出及推动我市“十新项目”教育改革研究。本文将对该项教育改革创新模式的具体内容进行阐述。
关键词: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日照;创新模式
我们需要明确,该项研究具有明确的地域性特征。在本文中提到的“十新项目”教育改革创新模式,在现阶段仅针对解决日照市的教育改革问题。至于其是否具有可借鉴性、可复制性以及可推广性,有待通过我市对该模式进行实践、论证、优化后,才能做出清晰的应用价值判断。
一、日照市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
(一)市域管辖校际间基础教育水平发展不平衡
这个问题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主要表现为市域下各级政府辖区内教育资源不平衡,具体包括:生源质量存在差异;区域及校际间教室资源存在差异;区域教育硬件、软件投入水平存在差异;校际间行政管理水平存在差异,其中关乎一所学校是否能不断实践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核心人物是校长,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寻求高校的改革策略推动校长职级制改革是我们一直需要去突破的一个方向。
(二)市域管辖校际间教育改革发展能力不均
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分对教育改革本土化策略的制定及实施水平存在差异,加上过往不同区县对教育发展重视程度、投入水平存在差异,在教育改革的发展推动下,市域下不同区域间的教育水平差距日益加大。因此,需要提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改革管理模式,防止区域间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扩大化。对教育管理职能部门来说,尤其需要从大局出发,从全局出发,在树立区域榜样学校的同时,兼顾整体教育改革发展水平。协助那些改革吃力的学校,针对其特殊性问题制定因地制宜的教育改革策略。
二、“十新项目”教育改革创新模式理念的核心内容
(一)建立新制度
在明确制度理念的前提下,我们通过演绎论证研究提出这样的思考,如果要在市域范围全面实现成功的创新的教育改革,首先,教育管理职能部门需要就当下区域内存在的教育改革方面的问题,制定高效的教育改革指导措施,以层级传达指令及分享经验的模式,带动区域学校进入全面化的教育改革局面。在对项下区域给予方向性指导的同时,为各个区域教育管理职能单位和学校留有足够的教育改革自主创新空间。以“职能部门:框架性策略指导→具体学校:实施”+“具体学校:反馈→职能部门:针对具体问题给予指导及评估”的双向互动模式,形成日照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创新工作模式。以此推动制度与实践的及时联动。
打造新校长
从教育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立场来看,当我们能够与具体的学校行政管理领导团队做好充分地沟通与信息传递工作时,我们就已经达成了一半的教育改革工作成效。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信息对接人正是各个学校的校长。从当下教育改革的需求出发,教育改革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可以说也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人才的继续教育与培养。为了推动我市持续性长期性的教育改革,根据现在区域内各个学校校长的基本素养与专业能力水平,设计区域“校长继续教育途径”,为其行政管理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进深强化的系统化、系列化、终身制培训资源。重视区域核心教育管理领导人才的领导力培养问题,以及重视区域储备性教育领导人才的力量积蓄。
建设新校园
需要明确教育职能部门不直接参与建设新校园,但是,需要为区域学校新校园建设提供策略指导,走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前沿,通过整合区域或跨区域间的社会资源,为区域中各个学校的新校园建设提供新鲜的资讯,具体的策略,甚至引荐优质的信息化教育设备供应单位。履行好职能部门的把关职责,有效评估区域各个学校的新校园建设质量。
其中,以凝聚书香、数字、法制、人文、科技、艺术、运动、绿色、平安等现代元素作为具体的标准化评价要素。提出日照市《新校园建设评价制度》,颠覆传统的学校评级模式,以创新“校园建设评价”制度推动区域范围内的学校在践行新校园建设过程中有据可循。
培养新教师
从当下发现区域范围内基础教育领域受到商业化教育行业的冲击,尤其是公立学校的教师专业形象受到冲击,我们认为有必要重塑新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领域老师们的新形象。目的在于,打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随着社会发展产生的不信任隔阂,消除一些家庭认为“课外商业辅导机构的老师更负责,教学水平更高。”这样的思想。通过采取以下策略提升我市基础教育领域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
打造日照市基础教育领域老师职业发展晋级规划
分别从行政管理路径和专业化教师资质评价路径实现晋升突破。让老师们对教师这个职业有盼望之心,有强烈的职业荣誉感。通过打造以职能部门主导的职业规划激励机制,激励区域教师产生自主提升专业水平的愿望。
打造日照市基础教育领域老师继续教育发展系统
通过发挥职能部门的联络作用,整合区域或跨区域间教师继续教育资源,以教育行政管理政策文件下达的方式,对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提出硬性条件要求,合理设计继续教育时间、时限,以区域教育改革成果目标为每一位教师的继续教育目标,通过这样的职业训练手段,为区域培养或转化适配度更高的教育人才。
研发新课程
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要求,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组织开展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加强课程整合,优化科目结构,指导学校研发一批富于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的具有日照特色的卓越校本课程。在课程研发的过程中,注重融入区域性文化特色及背景。在教材开发环节渗透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
构建新课堂、应用新技术、培育新学生
从教育管理职能部门的视角出发,还是需要落实到对区域“新课堂”构建有效性的评价策略上。主要关注两点。第一、新课堂是否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第二、课堂模式是否锐意创新。创新信息化教育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组成部分,职能部门可参与的是引进创新信息化教育形式,例如,尝试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教学一体机;打造日照市智慧校园管理系统;打造日照市教育资源信息化平台,推动日照市基础教育阶段的“线上+线下”教育模式等。通过应用具体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打破“新课堂”的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通过引入全新的教育措施,帮助区域学生普遍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推动区域学生培养发展核心素养取得良好进展。
(七)引领新家长
期望通过教育职能部门付出努力,打造区域“家校合作”进入新阶段。以教育行政管理力量和基础教育学校影响力,重塑区域家长的教育意识,打破普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这一糟糕的理念,引导家长重视“家长才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通过协助学校建立高效的“家校沟通机制”,消除家校教育理念隔阂。
(八)实施新评价
以上提到的所有创新教育改革策略和举措,最终每一个点都要回归到“可评价性”这个点上。从当下的教育改革实际情况来看,不能将评价体系彻底模式化、固化。而是需要以评价要素为主,留有余地对不同的策略以及区域化教育改革行政措施进行个性化评价。在不可撼动的职能部门权威下体现人性化的教育改革发展理念。
结束语:通过对日照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日照创新模式进行探究,现阶段我们已经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策略,但鉴于创新需要以实践过程进行检验,因此,我们还需要在日后的实践过程中,对初具雏形的框架性创新模式予以雕琢、细化。确保模式的可行性、迭代性、发展性功用。
参考文献:
[1]程建山.2002—2013年美国纽约市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措施与成效[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3(1):18-22,84.
[2]婉妮.教育督导改革创新发展[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6):8-9.
[3]骈茂林.教育改革中的跨部门协调: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7(6):13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