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智能化的现实需求与威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6
/ 2

战争智能化的现实需求与威胁

刘奕锦 李君乐 白 原

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随着第三次智能化技术浪潮的出现,智能化战争的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思想敏锐的军事领域已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军事行动之中,智能化战争不是等待开启而是已经开幕。本文旨在通过阐述武器智能化技术的需求与威胁,分析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避免智能化的技术陷阱、防止技术突袭。

关键词:战争 智能化 需求与威胁


一、引言

作战需求与威胁是武器装备体系发展的牵引因素,体现了武器装备体系发展的必要性。现代战争是武器装备体系的对抗,首先要对装备体系作战需求与威胁进行分析,进而给出体系发展的需求与标准。武器装备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既是战争形势需求威胁所致,同时也通过自身对战争的影响带来的新的作战需求与威胁。只有准确了解这一特点,才能为确定军事斗争任务、政策和策略的提供依据,正确把握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

二、武器智能化技术的变革挑战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指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随着算法、计算能力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规划决策系统、大数据分析等应用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取得突破,战争及其装备的智能化成为时代课题。智能化技术赋予战争体系的智能优势以及突破人类生理极限的先天优势,在解决信息化战争遇到的瓶颈方面,体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得到了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的青睐。随着各国对武器装备智能化技术的研究投入不断加大,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的构建渐显雏形,各类传统的无人化平台取得新的赋能,可以以类人甚至超越人类的方式行动和战斗。这相对此前主要通过拓展作战人员信息能力、赋予武器弹药初级智能提升战斗力的信息化,是一次质变和跃升。智能化指挥信息系统能够以超过人类生理极限的运转时间和响应速度工作,战场比拼的关键逐渐进入智能优势的争夺。这一系列变革,必然会给军队体制编制、作战模式、作战理论带来颠覆性改变,作战体系在经历了注重火力的机械化装备体系向注重信息流的信息化装备体系过渡后,又将迎来向智能化装备体系过渡的新阶段。历史经验以及近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谁越快接受新的战斗力生成模式,构建出适应新作战模式的体系与相关平台,谁就能抢占军事领域的战斗力增长点。这已日渐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军队的共识,在未来随之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新科技的创新和深化应用,人工智能将成为战斗力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军事革命正在兴起,新的军事体系和战斗形态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

三、极端环境作战的能力需求

人类科技的发展,使战争从最初的陆地、海洋,发展到如今的天空、网络,并进一步向人口密集的大型城市或鲜有人类涉及的极地、高寒山地等复杂地形区域发展。随着高技术兵器的发展,在天空、海洋以及简单陆地地形上的交战,已经被海空火力绝对控制,失去海空控制权的军队在这些区域作战几乎是不可能的。军队担负任务的难点更多倾向于复杂地形的占领与控制,或者边界对峙、城市治安战等非传统战争军事行动。这些复杂地形与任务虽然能够发挥利用地形的特长,但同时也极大制约着自身的战斗力发挥,考验着各军兵种联合能力的有效性。现代军队的作战环境中,往往同时面临着海岛、城市、高寒山地、丛林等复杂地形任务区域。在未来可能成为焦点的城市作战中,传统信息装备作战体系将面临大量限制,大城市的建筑密度使火力、机动、空中力量和指挥控制复杂化,并可能使卫星失效。即使在较小的城市地区,行动也会迅速产生反响,产生不可预测的连锁反应。在丛林地带、高寒山地等其他复杂地形,基于传统机械化装备进化而来的信息化装备,同样面临着信息获取、处理困难,装备自主性弱、作战极大受限于人类耐受极限的现实问题。这导致了极端环境下作战行动、时间、样式均受到极大限制,有的地理环境甚至成为军事行动的禁区。挑战与机遇并存,面临这一长期限制作战的问题,谁能够利用智能化给武器装备带来的自主性突破人类耐受极限,就能进一步开拓作战领域,并在极端环境下的作战中取得压倒性优势,从而抢占战争主动权。

四、主要强国智能化装备的技术突袭

第二世界大战中,航空技术的发展使航空母舰完成了对传统海上霸主战列舰的技术突袭。现在技术发展体系更为庞杂、应用转化更为迅捷,随着世界主要强国在智能化武器装备上取得的进步,懈于发展的国家将面临新一轮的战争技术突袭。当代智能化武器装备世界上已列装的无人装备型号多达百种,各主要军事强国也在加紧研制各类智能化的无人作战平台。在较为复杂的地面智能无人平台方面,主要强国都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计划,比如美军的《无人系统自主路线图》《美国地面无人系统路线图》《美国机器人路线图》等,美军通过这些具体的措施,科学规划了其各军兵种统筹发展无人自主系统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按照美军路线图的规划,其根据技术发展成熟度和预期,按照时间段将地面自主无人装备的功能发展做了渐进式的预测与评估。美军预计,在2020年以后,没过10年为一个单位,地面自主无人装备将从普通的运输、武装巡逻、侦察等一般性任务,过渡到集群式的编队作战、人机协同的联合行动,最后进化到各军兵种的无人自主平台大联合。这些不仅存在于设想之中,其军队已装备魔爪系列、派克博特系列、侦察兵XT机器人等地面无人装备总数超过1万套,且许多已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广泛应用。由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发的仿生机器人和机器狗实现了算法巨大突破,阿特拉斯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技能已接近人类,大狗四足机器人已能够适用于山地等复杂地形环境,可帮助士兵携载装备和物资。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新型动力能源等技术发展,无人装备将在协同性、任务适应性、作战持久性、灵活性等多个方面持续提高,并最终从人工遥控、人机协作向高度自主智能化发展,其实用性能的不断提升,注定会使其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在军队中扮演更为重要的作用。在其他军事强国军队中,智能化危机意识也基本成为共识。俄罗斯的地面无人装备发展较快,制定了相关规划并成立了专门的研发试验中心。在2016年初的叙利亚军事行动中,首次使用6部平台-M履带式无人战车和4部暗语轮式无人侦察车参与进攻并占领敌方阵地,开创了地面无人装备从辅战走向主战的实战先例。在中东,长期面临人力资源紧缺、对士兵生命高度重视的以色列,更是将无人智能化装备发展放在军队装备发展的重要位置,其守护者无人车已经装备部队,是世界上第一种可控的自主式无人车,代表了世界现役地面无人装备最高水平。

五、结束语

从上述观点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突破以及第三次智能化技术浪潮的持续发展,新技术应用和改变战争形态的周期正在变短。军事智能已经成为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关键要素,随着未来强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智能武器的“有限主观能动性”肯定会进一步提高,将对未来战争产生颠覆性影响。军队需要对新技术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认真跟踪研究和准确判断战争智能化的现实需求和威胁,根据自身实际和作战环境、作战对手等具体情况,确定智能化建设重点方向,避免技术陷阱、严防技术突袭。


参考文献:

1.李开复,王咏刚.人工智能[M],P117,文化发展出版社,2017年.


2.曹雷,陈希亮,汤伟.智能化陆军建设[J].国防科技,2019,(8):9.

3.腾讯研究院,腾讯AI LAB.人工智能[M],P2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