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本催绽习作花蕾——浅谈如何挖掘文本中的习作资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6
/ 2

用文本催绽习作花蕾——浅谈如何挖掘文本中的习作资源

梁素燕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第二实验小学 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资源不可谓不丰富多彩。本文从文本挖掘的三个角度谈起,以期能帮助广大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习作资源,促进习作教学,从而使学生会写作文、爱写作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文本 习作资源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中年级起步作文,由于学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好东拼西凑,挤牙膏似的敷衍成篇。为了能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老师们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却常常舍近求远。诚然,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离不开多读、多写、多积累,但无指导性的盲目的阅读和无指导性的练写往往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其实语文课本名篇佳作荟萃,都是作者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秀范例,可称得上是一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如果我们通过借鉴、迁移,逐步将思想、情感、语言、表达形式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文素养,“取其法”,“用其材”,借“米”下锅,何乐而不为呢?

一、借用文本,为习作点亮一盏灯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模仿就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从小孩时就显出。人之所以不同于其它动物,就在于人在有生命的东西之中是最善于模仿的。人一开始学习,就通过模仿。”可见,模仿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学习就是从模仿开始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文质兼美的名篇,不仅蕴含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且有着生动恰当的表达方式,在读写过程中我们若能紧紧抓住儿童的这一心理特征,让学生从模仿课文的连词造句、串句成段、构段成篇的表达形式入手,从而轻松学作文。

纵观语文教材,课本中有许多段、篇,都为学生提供了模仿的范本。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第2自然段以“西洋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引出下文。再从海水的形状与颜色两方面具体描写了海水如何瑰丽无比……这种“总一分”结构,通过引领学生读书品句,让他们无痕地掌握写作方法的同时又深感写作之易,再着手训练学生仿照来写校园秋景,其结果颇令人欣喜。其中有一段描写校园——学校里的菊花真美呀!你瞧,那圆形的小花坛周围,摆着一盆盆菊花。有的刚伸展出一两片花瓣,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正迎面绽放,金黄的、紫红的……五颜六色,在绿叶的衬托下,美丽极了。还有的小花蕾刚伸出头,探头探脑地张望…… 另外,有的同学写公园,有的写热闹的课间十分钟等等,学生自然而然学会了运用了课文中的句式,如“有的……有的……”借用文本,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眼中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阅读,是吸收,是积累;运用,是倾吐,是表达。平时的阅读教学往往注重了对语言的感悟、积累,而忽视了对语言的运用。如果能从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立即实践于写作练习;读了一篇范文,便能尝试写出与范文相类似的文章,这样降低了习作的难度,一定会让学生乐于表达,同时也为习作点亮一盏灯。

二、巧用文本,为习作架起五彩桥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小学生作文应从“仿”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模仿写作,是中低年级作文的一个显著特点。而阅读则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多读“胸藏万汇”,才能达到“笔下生花”的境界。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让学生仿照“例子”练习的好材料,关键是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仿写之“点”,可仿写句式表达、也可仿写段落构成,还可以仿写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如在学习《翠鸟》一文后,抓住文中对翠鸟外形特征的描写,先说写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再分别从“头部、背部、腹部”三个方面进行描述。作者把这三部分分别比作“橄榄色的头巾”、“浅绿色的外衣”、“赤褐色的衬衫”多么生动形象的比喻啊!在给学生讲解了具体的写作规范和要求后,我让学生讨论准备写什么小动物。同学们兴趣很高,纷纷举手回答:“我喜欢小狗”、“我喜欢小猫”、“我喜欢小鸟”、“我喜欢小猴子”……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写作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熟悉的小动物,让他们写一篇模仿作文。因为有了课文模式可仿,学生有样可依,有章可循,提笔便有话可写。有个学生写道:我家养了一只小白兔,它竖着长长的耳朵,两只亮晶晶的眼睛像是红宝石。它吃草时,那三瓣嘴唇不停地把草吃到肚子里,可有意思啦……通过模仿训练,学生可运用文中词语句式等习作的方法,减缓了习作的坡度。即使是平时经常感到无话可写的学生写起来也能得心应手,渐渐由“怕写”变“会写”、“爱写”作文了。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在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资源,不同的篇章有着不同的习作训练点:可以侧重词句,可以侧重细节描写,可以侧重开头结尾,可以侧重过渡、照应,可以侧重段落篇章……文章有法,文无定法,只要我们潜心研究文本、巧用文本,定能为阅读与习作架起五彩桥,让学生“乐于表达、自由表达、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三、活用文本,为习作谱写七彩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这就要求教作文还得从让学生“学写”转向让学生“会写”,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挖掘文本资源,进行说写训练,除了可在语言经典处设练,模仿文本“依样画葫芦”,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可在思维发散处设练,“横看成岭侧成峰”拓展文本。

如学了《可贵的沉默》一课,教师和学生的心大都被打动了,有的感动得哭了。课堂教学中就可充分利用这一情感资源,启发学生回忆父母长辈疼爱自己的一件件往事,感受长辈的爱,并启发学生想想用什么方式回报他们的爱。要求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时,此时的学生文思泉涌:《我想为爷爷做把拐杖》、《我想为老师唱首歌》、《我想为妈妈买瓶护手霜》等一篇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佳作涌现出来了。以课文为范例,从阅读中学写作,是培养学生会写作的途径,更是一条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捷径,让作文不再可怕,自由谱写童年的七彩梦。

因为潜心地阅读,使写作有章可循;因为深入地感受,使写作真情流露。因为阅读,写作变得简单;因为阅读,写作更为丰富。充分挖掘文本中的习作资源,从而使学生会写作文、爱写作文,让“作文难”永远成为过去,让写作之花永远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