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教学改进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5
/ 2

“混合运算”教学改进实践与思考

陈佳

柯桥区湖塘中心小学型塘校区 浙江省绍兴市 312000

一、缘起

笔者在自己班做了一个学前测试。以下是测试内容:

23+6-11= 2×8÷4= 72÷8÷3= 20-8÷2= 7×5-3= 4+4×6=

76-(12+25)= (12-5)×3= 48÷(8-2)= 34-(28-13)=

从学生的测试情况来看:“同级运算”和“带小括号的运算”,这两种运算的运算顺序全班100%正确。“不同级运算”全班的错误率为55.9%,主要错误在红色字体的两题。于是我将本单元的重点放在了“不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上。

5f88145f2a40e_html_28a042860bb5ad07.gif5f88145f2a40e_html_9369b5ccb9e5fe9c.gif 而,在学生学完三种不同的运算顺序,即将进入解决问题阶段,却出现了严重的运算顺序混淆现象。《课堂作业本》中这两题“同级运算”的计算和判断的正确率只有44.1%。无独有偶,平行班的正确率也只有37.5%。笔者不禁感慨,怎么越学越混淆了!

二、测试

这次测试内容均为“同级运算”和“不同级运算”的习题。试题编制形式既有填空题,也有脱式计算题和改错题。对象为二年级的两个平行班。在这次测试中,我安排了这些习题(以下为测试卷部分习题):

1.在混合运算中,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运算顺序是( ),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时,运算顺序是( )。

3.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42-16+6 24÷3×2 2+7×3

=42-22 =24÷6 =9×3

=20 ( ) =4 ( ) =27 ( )

改正: 改正: 改正:

经过阅卷和统计,测试结果如下:

班级

全班人数

只对一题

对两题

全对

全错

二(1)班

32人

3人

14人

12人

3人

二(2)班

34人

4人

8人

18人

4人

三、原因分析

这样的测试结果,让笔者不由得陷入了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在面对这两类计算题时,思维混乱,出现运算顺序的频繁出错。在测试结束后,笔者在未对试卷进行评测前,访谈了部分存在错误的学生。

从师生访谈里,可以探寻出学生缘何无法正确、顺利地理清运算顺序的根源来。

(一)学生并未真正掌握或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从访谈中可以清楚地知道部分中下生并未真正掌握运算的基本法则,对运算顺序的原则认识模糊,很难正确判断出运算的优先级,而直观的被某些“特殊关系”所干扰。也有被预先凑好的数误导,比如“2+7×3”中,学生首先观察到的是“2+7”,所以学生下意识地先做此运算,从而发生错误。当然,有部分学生只是背出运算顺序,但是没有理解这一运算顺序。从测试中的填空题可以看出,当要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用语言表达出运算顺序时,学生存在很大困难,或不知道或写不清楚等等。

(二)学生过失性错误比较多。

从测试中发现学生的过失性错误分为两类:一类是抄错题,另一类是计算错误。由于计算题本身没有情节并且外形简单,往往容易造成学生感知不细,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不仔细,造成抄错题和符号。再加上低年级的学生做题时,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不良的态度与环境都容易导致学生的计算错误。而且加上学生的口算、笔算失误较多,所以过失性错误及其普遍。

四、行动

有了以上的认识和分析,笔者对学生的这些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通过对比训练,帮助学生排除算式中某些数之间的“特殊关系”。

在教学中,学生出现这样的混淆现象,单靠强化检验教学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是行不通的。因为绝大多数低年级的学生往往算完一遍就再也不愿算第二遍,哪怕他们再去检查,往往也发现不了自己的错误。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的规律,采用不同的措施进行。对于这种混淆现象,可以给学生多提供一些形近的对比练习,让学生先“读题——说运算顺序——说先算什么”的训练。以下是练习课设计的对比练习:

哪一步先算?请在它的下面画上横线,然后算出得数。

8+2×4= 25÷5+3= 25-23+45=

8÷2×4= 25÷5×3= 25+23-45=

师:仔细观察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数字一样,但运算符号有变化。

师:请你先说一说每一个算式先算什么并画一画,然后再计算。

通过说一说、画一画的对比训练,克服学生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法则,使学生养成认真看题,计算细致的习惯,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

(二)重视错例分析,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般地说,学生初次练习时产生的错误,在教师指导下,比较容易纠正和克服。如果多次重复某种错误,特别是这种错误在头脑中已经生根,则纠正起来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及时了解运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的典型错例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通过集体“会诊”,达到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

笔者认为在混合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计算时要冷静思考,耐心计算,同时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一看就是做题前,先完整地看清每个数和每个运算符号,进行初步感知;二想就是在看清题目的基础上,确定运算步骤;三算就是在确定计算步骤后,认真进行计算;四查就是每算一步,要及时“回头看”,看看数字和运算符号是否抄错,计算结果是否写错。

五、实践再反思

总之,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除了要重视运算顺序的教学,还要有计划地组织练习。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帮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在计算过程中要细心审题,沉着冷静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唯有将原因分析透彻,把准病症脉搏,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案,俯下身来才能察觉孩子的思维视角,我们的教学改进方能一矢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