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制造业中的运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2

风险管理在制造业中的运用分析

姜 峰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11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制造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企业之一,在保证全国人民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有效地推动了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制造业在新时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运营风险,不仅包括自身同时还包括很多外部的风险,这些新的变化与挑战都需要制造业企业做出相处的风险管理工作才能保证自身的长远发展。但是,现阶段制造业企业的风险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导致相关企业无法及时和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在运营中遭遇的风险,制约了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质量与空间,这些问题都需要制造业企业及时完善。本文就风险管理在制造业中的运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风险管理;制造业;运用

引言

制造业的水平体现一个国家生产力状况,是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指标,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制造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进步有重要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的变化制造业逐渐转型,从产业结构到服务方式不断更新以便提升自己的行业竞争力。与此同时制作业的运营和管理面临更多风险,为了规避风险,抓住发展机遇,必须加强风险管理,本着防患于未然的态度稳健发展。

1 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概述

项目风险管理主要指的是企业在进行某一项目的过程中,当企业面临市场开放、法规调整、产品创新等增加企业经营风险的情况时,通过企业财务以及相关部门对项目的完善和调整,并采取相关应对措施,从而有效的规避风险,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因此,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便是进行资料的搜集和调查,必要时还要进行相关的演练,从而分清项目本身和环境之间两者的关系,并带有一定目的性进行工作。在这过程中还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并有效地避免损失的发生。现如今,我国企业逐渐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这过程中进行项目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保证目标的完成,并避免措手不及造成的损失,还能为制造业提供安全的运行空间。

2 企业内部的风险源类型

企业运营所面对的风险只有突破内部控制机制的制约,才能够带来实质性的影响,而内部风险源也大多与企业组织架构形式、规章制度体系、市场定位以及决策机制的科学性相关。通常情况下制造业企业都会围绕财务管理构建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对影响盈利能力、应收账款管理、成本以及质量控制的风险源进行识别和控制。但目前随着制造业企业运营管理模式、理念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内部风险源的分析与防范变得极其复杂,在实施财务分析、审计以及制定运营战略时,仅仅依靠财务部门提供信息和关注资金收支、原材料采购等环节,不足以有效识别内部的风险源。而是要求制造业企业建立起覆盖所有运营环节、由每一名员工参与并且具有完善管理措施的风险防控体系。

3 制造业企业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3.1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风险管理属于长期投资计划,在关键时刻能起到巨大作用,但是它并不是短期内能发挥作用的结构,制造业企业每天面临诸多问题,对企业的投资更倾向于眼前利益,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不健全。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很多制造业企业中的风控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风控体系陈旧,跟不上时代变化;其次,风控体系建设不受重视,资金投入不足,没有发展的资本;再次,风控系统的维护更新不到位。这三个原因最终导致风控体系的不健全。

3.2预算工作不够完善

风险管理工作作为财务管理工作之一,在制造业企业的实现是通过与财务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共同完成,而实现相应的风险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将会与资金的流动有关,必须通过相应的财务预算工作来控制各部门的工作,进而达到风险管理的目的。制造业企业的财务预算工作现在主要是对企业的运营工作进行预算控制,但没有结合国家具体的发展政策和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来实行精准预算,只是对企业现阶段的工作进行财务预算工作,并不能实现应对风险的目的。财务预算工作没有与风险管理工作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具体表现为没有根据风险调整企业各部门工作预算,财务预算工作也没有推动风险管理工作的实现。

3.2风险识别和评估技术方法不够科学和系统

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是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得力工具,也是保障防控措施有效性和管理机制正常运行的基础。目前在风险管理体系运行的每一个流程中,都有经过理论论证和实践验证的多种技术和方法可供选择,对包括传统的统计学、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数学算法以及相对成熟和系统化的SWOT等风险评估方法等的合理运用,是企业构建风险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转的根本保障。但在当前制造业的风险管理中,受制于相关人员的技术、理论水平以及风险管理理念,并没有能够有效运用这些实践工具,导致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运转失灵和无法起到预期的作用。体现为没有完善的数据库以及应对风险源分析、评估需要的标准体系,难以准确评估特定风险源发生的概率和后果,也无从预知其会在何种条件下以及何时会给企业运营带来实质性的威胁,降低其发生概率或者控制其影响的有效策略便无从谈起。

4 完善制造业风险管理工作的措施

4.1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是实现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企业内健全管理体系再能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作用。首先,制造业企业内部要及时更新风险管理系统,定期维护更新风险数据库,与时俱进的修改风险管理系统中的各项指标。其次,风险管理系统的研发要综合所有对制造业有影响的信息,比如国家政策、市场供需情况、企业运营现状、该地区内相同企业运行状况等,风险管理系统要覆盖与制造业企业相关的所有情况,这样才能确保对风险的检测。第三,企业要追加资金的投入,让风险管理体系有足够的资金能维持更新和运转。

4.2实施全面财务预算

首先,需要加大在风险管理中财务预算工作的人员投入,保证预算设置与执行工作都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有序完成。由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都是与企业内的资金有密切的联系,所以,通过对过去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企业运营信息以及企业大致的发展趋势线,这对于评判企业的发展质量有较大的帮助。利用财务信息的处理结果可以设立更优化的预算方法,整合并合理分配企业的运营资源,弥补企业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财务预算工作与风险管理工作可以相互支撑并相互推动,具体表现在通过财务预算工作优化过去的企业运营管理方式并减少可能遇到的风险,而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节省企业资源并通过预算工作分配到相应工作当中并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能力和竞争能力。

4.3实现对风险源的动态评估与监控

制造业企业的运营风险来源复杂、类型与作用机制多变,因此风险源的分级以及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适用性。在企业决策视角来看具有确定无疑的参考价值,但对于项目管理以及规划落实的影响却是动态变化的,即相关事件的发生概率与后果的严重性并非一成不变。因此能否实现对风险源的跟踪监控和动态评估,是评价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所以制造业企业的管理层必须具备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基于管理体制的优化和科学方法的运用,让所有员工和部门拥有风险防控意识,为风险源识别、评估和防控系统提供线索和信息支持。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并提升我国制造行业竞争力,就要促使企业注意加强项目的风险管理。因此,加强资金管理、重视项目规划,加强风险管理举措,优化项目组织是促进制造业向项目管理向高效发展的必经之路,更是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姚萍萍.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J].珠江水运,2018(17):85-86.

[2]安一纯.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风险管理流程及方法研究[J].电脑与电信,2019(6):63-65.

[3]雷耀平.系统集成项目中数据迁移的风险管理[J].中国信息化,2018(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