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213
肺结核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传染病,目前我国每十万人就约有78人为肺结核患者。而经过加强肺结核防治工作以及全面落实现代肺结核控制措施,近年来我国肺结核疫情逐渐呈下降趋势。肺结核的典型症状为咳嗽、发热、咳痰、痰中带血或者是咳血,且患者还会出现盗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情况,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身体健康。并且,肺结核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与控制,很容易将病症传染给他人。因此,在患上肺结核之后应立刻去医院进行诊断治疗,进而第一时间控制自身的并且,加快自身身体健康的恢复。那么,今天就与大家谈一谈肺结核诊断治疗的常见误区以及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参考与启示。
肺结核诊断的常见误区与对策
1.过分强调肺结核的好发部位
肺结核的好发部位为氧张力高、通气良好且肺组织活动小的两上肺尖后端以及两下肺背段。但是,普通的细菌也是能够轻易的进入到这些部位中,且对于有着发热症状的两上肺斑点状病灶,并不能够直接诊断出是否存在肺结核。因此,对于均匀一致的片状渗出灶且血象较高,又没有典型结核症状的结合高危人群,需要先进性抗菌治疗,半个月内病灶吸收便能够诊断肺炎。
2.根据结核中毒症状诊断结核
结核的好发部分属于相对的,夜间盗汗、午后低热都属于结核中毒的情况。同时,部分肺癌患者以及肺炎患者也会出现盗汗、低热的情况,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因此,在进行肺结核诊断时,需要按照患者的病史、年龄、病灶形态等综合性的进行分析,必要时还可以进行经皮肺穿刺、胸腔镜、纵膈镜活检等,而对于不符合检查条件的人员可以用4周的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3.两上肺空洞病灶诊断为肺结核
上肺作为结核的好发部位之一,而空洞是指结核性坏死、液化的病理特征。但是,上述的两个内容并不单单只有肺结核所拥有,像是肺癌、肺脓肿、肺囊肿感染等,都可以在上肺发生。因此,若出现高热现象或者是白细胞总数增多,且抗炎治疗病灶反应好,这时便可诊断为肺结核病。
肺结核治疗的常见误区与对策
1.对一些有着咳痰、咳嗽症状的肺尖部斑点状钙化给予相应的抗结核治疗,会导致其由于过度治疗造成药物肝炎的现象,甚至还会造成死亡的现象。目前,我国结核菌的感染率约为50%,没有经过治疗的轻度原发结核病灶,能够自行吸收并好转,最终以钙化、硬化、纤维化而修复痊愈,这种病灶并不需要进行治疗。而有的人受到能查必查、查出必治这一观念的影响,对于硬化钙化的病灶进行抗结核治疗,进而导致了过诊过治情况的发生,最终造成了药物性肝坏死这一难以恢复的惨痛教训。
2.稳定期肺结核病灶扩大需进行抗结核复治
在稳定期肺结核患者出现了咳嗽、发色、病灶增多等情况上,便会认为患者的肺结核复发、散播,需要第一时间进行复治。其实,很多的肺结核患者是在稳定性肺结核的基础上出现了合并感染的情况,进而导致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很容易遭受到细菌以及微生物的侵害,最终出现了感染的情况。而病灶增多则是由于感染所造成的病灶周围炎,这时并不需要进行抗结核复治,只要进行抗炎治疗便可。
3.稳定期肺结核患者出现咳血便进行抗结核复治
咳血作为肺结核这一病症的常见情况,一般多发于活动期肺结核,但是在疗程结束之后的稳定期肺结核也会存在着咳血的情况。咳血并不表现就是肺结核复发,像是假性血管瘤破裂、结核性支气管扩张血管破损等因素都会导致患者咳血。因此,稳定期的肺结核患者若是出现了咳血的情况,一般只需要抗炎止血便可以痊愈。
4.对空洞型肺结核反复使用二线药复治
慢性排菌空洞型肺结核患者通常会去很多家医院进行治疗,并多次更换药物进行复治,最终导致长时间服药且久治不愈。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浪费了卫生资源,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让其身体上的药物毒副作用随之增加。因此,在治疗此种类型的肺结核患者是,可以使用微创性空洞病灶介入灌注治疗,将洞型屏障消除,以此从根本上提升局部药物的浓度,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5.对复治涂阴重症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缺憾
很多肺结核患者由于痰菌多次涂阴而忽视了涂阴重症肺结核的诊断,因此造成治疗存在遗憾,耽误了最后的治疗机会。同时,肺结核的诊断会将痰结核的涂阳当作标准。痰菌阴性患者的诊断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临床表现、免疫学、影像学等,进而做出最为合理、客观的诊断。此外,在进行肺结核治疗时,需要按照肺结核患者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肺结核诊断治疗方针,打造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此保障治疗的最终效果。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