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头面部瘢痕疙瘩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2

观察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头面部瘢痕疙瘩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吴薇1

1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湖北 黄石435000.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nursing effect of stag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head and face keloid

1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Huangshi Central Hospit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Edong Healtheare Group435000.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摘要]目的:研究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头面部瘢痕疙瘩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头面部瘢痕疙瘩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阶段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焦虑、抑郁状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2.5%)明显高于对照组(54.17%);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20.83%),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阶段性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头面部瘢痕疙瘩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消除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阶段性护理干预 头面部瘢痕疙瘩 护理效果

人体瘢痕疙瘩为创伤、手术、烧伤、感染引发的继发性皮肤损伤,是一种因胶原蛋白在皮肤组织中过度沉积而引发的皮肤胶原性疾病。其中头面部瘢痕疙瘩具有易扩展、易复发的特点,且严重影响患者的外部形象,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困扰,因此,应根据症状的不同时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即阶段性护理干预。本项目旨在研究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头面部瘢痕疙瘩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头面部瘢痕疙瘩患者48例。其中男15例,女33例,年龄16~53岁,患病6个月至13年。瘢痕疙瘩位置∶面部22例,额部15例,耳部8例,唇部3例;皮损单发33例,多发15例;皮损面积0.5cm×1.2cm~3.0cm×4.1cm。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1对照组

对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1.2.2观察组

对该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阶段性护理干预。

1.2.2.1术前咨询

在该阶段,针对患者的疑问,给予针对性干预护理,主要是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1.2.2.2 术前准备

针对患者术前检查结果、当前身体状态,为患者讲解术前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办法,展示成功安例的照片,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1.2.2.3术中安抚

在手术进行中,针对患者此时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心理安慰,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1.2.2.4 术后康复

该阶段主要包括特色护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特色护理,就是针对患者情况采用按摩、压迫等治疗,美化患者患处外观,同时缓解患者疼痛。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术后、复诊、拆线等治疗步骤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和应采取的措施,并监督执行。心理支持主要是针对术后患者对手术的心理预期与实际手术效果之间的差异进行疏导,帮助患者消除或减轻术后早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1.3观察指示

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理状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治疗效果评价在治疗后3个月按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标准进行,治疗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00%。

心理状态分为焦虑、抑郁状态,采用国际通用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分界值为 50分,50分以上,分值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x±S)描述,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n(%)描述,以x²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情况【n(%)】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24

3

3

7

11

13(54.17)

观察组

24

4

5

6

9

15(62.5)

P值

-

<0.05

由表1可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2.5%)明显高于对照组(54.17%),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心理状态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情况,见表2。

表2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情况(`x±S)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24

60.02±4.7

51.02±3.9

61.91±5.9

51.26±3.4

观察组

24

59.80±4.8

35.40±2.3

63.13±4.6

32.74±3.7

P值

-

>0.05

<0.05

>0.05

<0.05

由表2可知,在阶段性护理干预下,观察组SAS评分、 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面部不适

皮肤过敏

激素敏感

发生率

对照组

24

2

1

2

5(20.83)

观察组

24

0

0

0

0(0)

P值

-

<0.05

由表3可知,对照组因出现面部不适、皮肤过敏、糖皮质激素过敏反应等情况,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而观察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观察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20.83%),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瘢痕疙瘩又称"蟹足肿",当前临床多用三联疗法。由于头面部瘢痕疙瘩位于人体显露部位,严重影响患者外观,导致交际、婚恋受挫,致使患者产生自卑心理,使得患者对治疗效果期许过高。同时又担心手术无效致使瘢痕复发,对治疗充满疑虑和恐惧。常规的护理方法忽略了不同阶段患者情绪的不同,未能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阶段性护理干预顾及到了不同时期患者心理状态的不同,针对性的增强了心理干预。本项目的结果表明,与常规护理相比,阶段性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应用阶段性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头面部瘢痕疙瘩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消除焦虑、抑郁等负责情绪,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傅烨生,刘影,郝慧钧,孙善志. ~(90)锶-~(90)钇敷贴联合得宝松注射治疗头面部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4,10(05):272-273.

[2]王琳. 头面部烧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7,34(02):174-175.

[3]林含. 分区预扩张颈浅动脉蒂颈肩背皮瓣修复面部大面积瘢痕的疗效观察与针对性护理[J]. 中国美容医学,2017,26(05):116-118.

[4]白蕊,关辉. 头面部恶性肿瘤切除皮瓣修复术的综合护理干预[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1):1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