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山理论视角下国土综合整治创新推进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30
/ 2

基于两山理论视角下国土综合整治创新推进的研究

楼佳 1 何挺 2

浙江省振兴乡村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省 杭州市 310000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 杭州市 310000

摘要:国土综合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依靠科学的综合整治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土地生产力,实现资源的再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通过简述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现状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国内外土地资源综合整治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国土综合整治需要坚持的原则,进而提出推进我国国土综合整治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国土综合整治;国土空间规划;重点区域

引言:我国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国内资源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低,且存在资源利用不合理、利用水平较低的现象,因此开展国土综合整治、修复国土功能可全面提升国土资源利用水平,充分满足国家长期发展与粮食安全保障的多重要求。本文聚焦国土综合整治的新内涵新要求,深入分析国土综合整治类型、重点区域与识别方法,从而探索国土综合整治推进的路径和方法,为新时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1国土综合整治的内涵解析

国土综合整治相对于传统上的土地整治而言,内容更全、范围更广,类型更多、目标更多元,手段更综合,是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推动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新时代的国土综合整治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思想,综合政府、市场、社会、公众等力量,对资源粗放利用、生态环境破坏、利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采用综合措施对国土空间范围内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修复国土功能,提高国土利用效益和效率,最终实现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城乡统筹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总的来说,国土综合整治更强调国土空间整治范围的全域性,整治对象的全要素以及整治过程全周期,国土整治也由初期的追求数量逐步演变为生态优先、数量质量并重的高度。

2国土综合整治创新推进方法与对策研究

2.1国土综合整治重点区域类型研究

2.1.1生产空间

包括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重点区域、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与修复重点区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域、低效低产农用地提升整理重点区域、城镇乡土壤污染治理重点区域、工矿废弃地土壤污染治理重点区域。该类空间国土综合整治的目标一是通过土地整治、复垦、建设用地整理等手段盘活低效用地,提高城镇村土地利用效率,二是通过城镇乡污染土地修复、工矿废弃地复绿还草等手段建设城镇乡绿色空间,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区域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指导,同时对建设高效稳产高产的生产空间具有作用。

2.1.2生活空间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整治重点区域、城镇村景观与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区域。生活空间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对城镇村景观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优化整合乡村居民点建设,打造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对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创造良好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1.3生态空间

矿山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型、地质灾害防治与治理型、土地荒漠化整治型、河流湿地生态修复与水污染治理型、特色海洋海岛开发重点区域、海洋海岛过分开发重点区域及海洋海岛污染修复重点区域等。我国中西部地区地质环境较差,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存在较大范围的土地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现象,加上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造成的城乡环境污染、海洋海岛过分开发利用等系列现象存在,生态空间综合整治势在必行,该举措对打造生态空间安全格局、建设生态廊道具有重要的作用。

2.2重点区域识别方法研究

根据“三生空间”划定的国土综合整治重点区域类型较多,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识别整治重点区域,提出整治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根本重点区域类型提出四种方法供参考。第一种实地调研法,实地调研法是识别重点整治类型中最为直接的方法,通过实地调研,亲身感官,一方面可初步判定重点区域,同时还增加工作人员对整治项目区的直观了解以及发现当地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对症措施,提出中肯建议,但该种方法较耗人力、物力。

第二种文献资料判定法,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评估结果,识别整治项目区中低产田整治区域,通过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结果,识别整治项目区的可开垦荒草地、沼泽、滩涂等重点区域;根据土壤监测、环境监测、气象监测等多种实验监测法确定整治中的土壤污染、水环境、大气环境等整治重点区域。该种方法简单直接高效,但已有资料年代相对久远,无法直接反应整治对象的实际情况,易造成工作人员误判情况,应结合实地调研、最新遥感影像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第三种遥感影像判读法,根据遥感影像判读整治区域的色彩、纹理、形状、位置、阴影等重要信息,根据所反映出来的光谱特征提取需要的信息,最终结合实地调研、定量评价等综合手段综合确定重点区域。该种方法可初步判定裸露的荒山,荒草地,但对土壤污染型、城乡景观与环境污染型等类型难以判定。

第四种历史经验法,该种方法多用于识别地质灾害防治类型的重点区域,根据整治对象所处地理位置,常年发生的地质灾害频数进行综合确定。该种方法对四川治理水土流失、泥石流等整治区域具有极大作用。

2.3国土综合整治创新推进对策建议

2.3.1分区推进,凸显特色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差异等因素综合考量区域主导综合整治类型与功能诉求,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治措施,充分体现整治区域的生态、产业特色,实现区域整治水平、土地集约利用的提高。

2.3.2多方参与,共同努力

国土综合整治着眼于国土空间全要素全范围,涉及面广大,类型众多,系统性强,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下,推动建设政府主导、市场配置、公众参与的长效协作机制,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目标,消除国土综合整治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充分调动各方能力优化国土空间配置,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3.3系统协调,科学编制

国土综合整治规划以着眼于未来,强化空间规划属性,加强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协调与反馈,明确目标与任务,科学布局重大工程与重点项目,合理安排整治规模、布局与时序,优先解决耕地与生态空间被占用,生态环境污染等重点问题,为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借鉴。

2.3.4创新推进,长效管理

国土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任务,要充分利用土地质量与生态调查评价技术、土生态修复治理技术、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等科技技术创新开展国土综合整治,贯穿整治前期、中期、后期全周期过程,建立动态的、可追踪的管理机制。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提高国土综合整治工作水平奠定基础。

结束语

当前国土综合整治工作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开展国土空间全要素综合整治,及时修复损毁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效益,修复国土功能,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本文研究,积极开展国土综合整治,明确整治任务、类型、重点区域以及整治措施,对摸清区域本土资源、促进国土资源高效利用、建立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且国土综合整治充分体现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威,贾文涛.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J].中国土地,2019(05):29-31.

[2]夏方舟,杨雨濛,严金明.中国国土综合整治近40年内涵研究综述:阶段演进与发展变化[J].浙江国土资源,2018(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