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石油电力分公司)河北沧州 065552
摘要:电网调控一体化,是在电网调度和变电监控中实施一体化设置,使电网调度、监控中心结合起来,共同对电网进行管理。本文结合目前冀中电网调控一体化改革模式的不断推进,从运行管理方面分析了调控一体化对冀中电网安全经济运行保障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 通信自动化技术 集约化管理
引言:电网调控一体化是基于现代化的通信技术,采用高技术传感设备、先进的管理组织结构、高水平的设备监视技术、高素质人员以及先进的技术支撑体系的应用。目前电力分公司综自站改造不断开展,无人值守站所不断增加,冀中地区光缆工程建设范围不断扩大,从而为冀中电网实现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提供基础保障。冀中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实施是对电网资源、人力资源的集约化管理,也是进一步提升电网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有力保障。
一、冀中电网运行管理现状
1.冀中电网管辖范围
目前,冀中电网管辖站所52座(1座220kV、11座110kV、40座35kV),其中无人值守站所34座(含4座110kV),任丘工区维管站所18座、北部工区7座、南部工区9座。由电力调度中心运行调度指挥的操作队有4支,分别为任丘供电工区1支、北部供电工区1支、南部供电工区2支。
维管线路全长1261.6公里,其中110kV线路16条,线路长度303.6公里,35kV线路77条,线路长度926公里。南部工区维管线路长度350.7公里,杆塔2345基;任丘工区维管线路长度390.5公里,杆塔2326基;北部工区维管线路长度516.4公里,杆塔3303基。
2.冀中电网管辖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
冀中电网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主要是有人值守模式、集控站模式、调度+监控或调度+操作队模式。
2.1有人值守模式:
作为传统的变电模式,站所24小时轮换值班,进行监控和操作。调度下达预令、正令直接到变电站。值班人员负责站内设备巡视、监视、消缺、操作等。事故异常响应速度快,但由于变电站数量多,需要大量运行人员,目前电力分公司常规站所不断进行综自改造,人有值守变电站数量越来越少,截至2020年3月冀中电网管辖范围内35kV临措(有人值守)4座:鄚一站、务一站、泉二站、別古庄站。
2.2集控站模式:
集控站24小时值班监视和操作,一个集控站管理若干变电站,变电站无人或少人值守。调度下达预令到集控站,正令下到变电站。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值班人员,该模式主要应用在地区偏远,通信不通的变电站,属于电网无人值守建设初期。南部工区深西操作队管辖的深西站、何庄西属于此模式。
3.冀中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优缺点
3.1调控一体化模式的缺点:同一地点办公,事故音响、电话增多都会对调度员调度作业造成环境干扰;调度员还有可能同时面对操作队人员和监控员,在不同站所中下达调度指令,增加调度员调度作业难度。
3.2调控一体模式的优点:可以实现冀中电网的精益化管理,当电网出现故障,调度员通过调控一体化系统资源共享,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故障原因;在电网故障处理过程中,调度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参与故障性质的判断,提高反应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分析原因、排查故障,并将正确的指令传达给监控员,因此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对故障点进行隔离并恢复送电,提高电网供电质量;调控一体化的实施可以提高调控、运维人员业务水平,调控中心与各维管部门之间的工作相辅相成,是辩证统一的工作关系,只有各岗位圆满完成各自工作,才能更好地完成调控一体化的工作。
二、冀中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优化
电力分公司早在2013年对综自改造站所推行无人值守模式,同时成立了监控中心与各维管工区操作队。为了整合冀中电网调度、监控中心和设备运行资源,缩减运行环节,提升电网运行实时控制效率和整体协同控制水平,电力分公司从2019年开始,对电力调度中心运行调度、监控中心进行调控一体化系统建设,组成新的调控中心。
1.组织结构优化
从电力分公司冀中电网实际情况出发,以优化理论为基础,在保证供电网络安全、平稳、经济运行的情况下,落实坚持规范性和实用性、系统性和合理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冀中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进行优化设计,主要包括对电网电调的优化,对现场检查、监控巡检的优化和对安全操作流程的优化等。并从明确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建立考核体系;确保人力资源稳定;各岗位设置充分考虑员工个人的发展与晋升空间三方面开展工作。
1.1调控中心组织结构优化
原电力调度中心五楼调度(10人)、四楼监控(11人)隶属于两个班组。运行管理方式为24小时倒班制,均是四班两倒。其中调度班长1人、大班1人、倒班8人;监控班长2人、大班1人、倒班8人。调控一体组织结构优化后形成调控班,班长3人、大班1人、倒班16人,另热线业务从原监控分离,形成热线接报岗,和调控倒班模式一致。
1.2工区操作队组织结构优化
电力分公司本着“分期推进、稳中求进、不断完善”的原则,截至目前,调控中心对三个运维工区的34座无人值守变电站实现集中管理、统一操作,具备唯一操作权限管理的功能。其中任丘工区(16座)、南部工区(12座)、北部工区(6座);另有4座变电站临措运行:鄚一站、务一站、泉二站、別古庄站。
2.按照调控一体化的要求,对冀中电网调控中心进行建设完善,具体的管理实施方法如下:
①按照调控一体化的要求,对现有调控室及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对现有DF8003S调控系统进行软硬件升级,使其可以满足调控一体化运行要求。
②建立健全调控中心相关规章制度、体系。
③根据调控运行管理优化模式,为调控班配置完善的人员。
④对所辖变电站上传的所有报文信息按照《国网公司变电站典型信息表》进行规范和优化,并利用停电检修进行传动试验,核对和完善遥测、遥控等信息及VQC功能。
⑤遵照“数据优化、远程浏览、告警直传、认证安全”准则,对变电站进行远程监视。
⑥制定岗位技能培训计划,并组织人员学习,合格后方能上岗。
⑦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对变电站设备进行验收,合格后进入试运行,试运行期满才能将站所遥控操作权限交至调控中心。
三、冀中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优化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建议
1、调控一体化是以电网自动化、信息化为基础。通信通道中断或时断时通,以及站端设备拒合拒跳都会影响调控一体化发展。这就需要电力调度中心自动化班组与各维管工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持。
2、因为监控异常、故障信息繁多,会影响调控人员分析处理故障,需要进一步加强遥信信息管理,建议按照《国网公司变电站典型信息表》进行报文优化和信息梳理、分类、规范。3、目前冀中电网管辖范围内部分线路已装有在线监测装置,任丘工区和北部工区用的是一个厂家,后台在北部工区。南部工区用的是一个厂家,后台在南部工区。若实现该信息共享,当线路发生故障时,将会为电力调度中心调度员提供跟多的故障判定依据,从而缩短故障停电时间。
4、调控一体化实施过程中,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发生故障时,隔离故障点恢复送电时间很快,但是6kV配网部分因自动化设备相对不太成熟,相应的管理模式跟不上,严重制约了配网智能化的发展,降低了配网部分的供电可靠性。
结束语:
本文基于冀中电网调控运行管理的特点、管理模式优化理论,在现有基础上对冀中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进行了优化,形成了冀中电网调度集约化管理的新模式。针对该模式的组织结构、业务权责等重新进行了定义和划分,并结合现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实施方法,简化了调控工作流程,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缩短事故处理时间,保证了冀中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参考文献
温建平.基于调控一体化研究的运行管理分析.科技视界,2015(2).
华北油田冀中电网调度管理规程.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