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每一个城市和街区都具有其自身的文化属性和地域特点。然而,面对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不断涌入城市当中,在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城市街区原有的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这无疑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破坏和无视。基于此,众多的学界专家和传统文化保护组织也适时发声,希望能够在建设现代化宜居城市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为我国城市街区文化的建设和创新发展提供一条可行性路线,实现地域文化和城市街区建设的更好融合。本文就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
由于城市发展快速,传统历史街巷被城市都市化进程日新月异的发展的光芒所掩盖,宛若被蒙上了一层灰。在里面居住的居民,如同与世隔绝一般,在城市的快节奏中仍享受着生活的宁静。但也因城市发展快速,传统历史街巷的面貌逐渐变为城市中的“阴暗面”,目前对于其解决方式,则是通过对历史街区以旅游为目的的开发,对其进行改造与修缮,使本就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传统街区逐渐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地带。使其重新焕发新生,但随之也带来了一些历史街区改造与更新的问题,需要我们探讨和解决。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
在大量的旧城改造中衍生出了“历史街区”这一概念。“历史街区”是指由传统街道、具有居住功能的建筑群以及文物建筑等元素组成的能够体现当地传统文化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较为完整的区域,其也具有历史地标的作用,代表了整个城市的人文环境,也是城市中物质、文化、功能较为集中的部分。这类街区的特点是尺度较小、功能混合、步行环境较好、拥有多样化类型与尺度的建筑等。其本质上属于一种文化现象,也就是特定时期留存于特点地域的历史痕迹。城市街区强调整体空间和秩序,从地理位置来看,城市街区有狭义上的概念,即包括宫殿、庙宇等特定的建筑物,也有广义的包含,即民居、店铺等建筑形式,但其含义也有一定的限制条件:(1)整体的概念。借鉴国外的经验,城市历史街区的更新与保护都是从街区甚至更大范围的整体性保护对该街区的价值进行确立,将历史文化作为其保护的注意因素。(2)历史的概念。历史街区在时间上有着严格的限定,是城市历史文脉的载体。
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设计原则
1.整体、连续性原则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游憩的场所,需要一个整体有序的空间环境,其边界需要服从的一个基本属性就是整体连续性。整体连续的景观界面容易实现视觉上的统一、连贯性,从而加强城市整体的识别性和形象性。不然,边界景观的众多设计要素随意处理会削弱历史街区的韵律感,边界只能给人以杂乱和无序的感觉。
2.环境、文脉优先原则
环境意识和场地文脉得到了规划设计领域广泛的认同。环境意识表现在局部环境设计要与整体环境相协调。强化其环境特征,形成整体特色。文脉广义地理解是指介于各种元素之间对话的内在联系,更确切的说,是指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对话的内在联系,引申开来,关于人与建筑的关系、建筑与其所在城市的关系,整个城市与其文化背景直接的内在关系。由于历史街区具有深刻历史文化内容的特殊性,其文脉更明显易懂,环境特色也较其他片区更具环境特色,设计中是否恰当运用环境及文脉原则将作为设计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
3.层次性原则
历史街区所具有的丰富层次性,是边界内外压力在动态平衡下的多种表现。层次性归根结底是源于人的需求。人的内心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共存着多重矛盾的不定需求。由整体连续性往往诱导出过于统一的景观形态,而多样性的需求需要在层次性设计中得以体现。如设计要素的层次性、不同尺度要求的层次性、垂直形态的层次性等。层次性可分解为“层”与“次”,“层”是同一要素的设计,“次”则追求不同阶段的处理和安排。层次性设计原则因而体现了同一要素的层与不同阶段的整合。
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模式分析
1.翻新扩建
对城市历史街区的扩建和翻新,不仅能起到更新作用,还能对历史街区起到保护作用。历史街区的翻新扩建应在不影响原建筑现有的模式和风貌、不改变现有建筑的历史价值,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没必要拆除重建的,可以对现有的建筑和物品进行翻新,这样即可以保留原有的历史价值、起到保护作用,又能减少因为拆迁重建不必要的麻烦,翻新的前提应当在不损坏历史截取的原有价值和特色情况下。对于内部构造不合理和不完善的地方,可以翻新,对于外部受到损坏的要及时的维修,并相应的扩建,完善更新后的城市历史街区面貌,可以适当增添扩建一些娱乐设施和休息场所,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历史街区的多样化。
2.拆除一些无价值建筑
保护城市历史文脉是毫无疑问的事,但要清楚什么值得保护,什么不值得保护。旧城街区建筑物和历史文物在经过了多年的雨水洗礼和人为因素的破坏,现已造成了不能使用或是无价值的存在,对于这些无价值的建筑物,一方面确保有价值建筑和在保护历史价值的文物的情况下,对这些建筑物进行拆除重建,这样还可以为更新城市历史街区的建设腾出空间。还有一些建筑文物和周围的建筑物不协调的构造,对于这种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的拆除,拆除之后,可以在旧的建筑文物拆除的地方重建一些和现有的建筑文物相协调的建筑,可实现旧的空间充分利用和旧城的更新。空间的合理利用不仅更节省城市空间,还可以实现有效资源的最大使用价值。
3.保护为主,更新为辅
现存大多数历史街区的改造采取的手法,即以保护为主,更新为辅。这类改造策略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历史街区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在当下能够可持续健康发展。对于现有的城市历史建筑,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保护,更新是对于有些历史年代悠久,磨损或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给予合理的更新维护,并不是一味的为了商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一而再、再而三的把一个拥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变为一个商业化的街道,这不是要更新旧的街道的目的。对于历史街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有国家的相关规定的,并不是无中生有的,保护文化遗产不受损害,对于需要维护更新的历史街区文物要就是维护更新,做到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目的。
4.以人为本
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百姓生活,要以人为本,多听取大众居民的意见,让街区居民成为保护更新中的直接参与者,对于在更新保护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想出新的方案,对于地方的街区居民,对于自己居住地方的人文经济或是交通状况都相对比较了解,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实际情况和需求。街道居民作为基础民众,要时刻让他们有自己的主动话语权,这样更能够保护居民的利益不受侵害,坚持以人为本的更新保护模式,让民众都拥有自主的话语权和保护自己权益的发言权。
结语: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正是目前所提到的城市修补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其修补的不仅仅是建设方面,还包括对城市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修缮,由此来延伸城市的肌理延续历史记忆,传统街巷肌理的延续与城市历史遗迹的对接,使城市文化格局更加整体化与联通化,提升城市特色。从整体上来说,城市传统街巷的保护应注重其最本质的内涵发展,只有深挖提炼其文化,通过更新改造的手段使其焕发新生。
参考文献
[1]王承华,张进帅,姜劲松、微更新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学刊,2017,(06)
[2]谢依笑,刘声.中国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研究与实践[J].居舍,2019(12)
[3]张雅婷.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策略研究[D].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