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校教育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8
/ 2

安徽省高校教育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刘王兵 1 王刚 1 周剑钧 1

1.安徽省土地勘测规划院 安徽合肥 230031

摘要:随着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级各类评价体系逐步健全,但针对高校教育用地利用现状及综合程度的评价研究工作开展较少。通过调查,从整体、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等多个角度对安徽省高校教育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政策建议,对科学制定高校教育用地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校教育用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安徽省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发展快车道,各级政府对高校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强,加上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推动,学生数量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导致高校数量和校区规模不断扩展。新校区建设呈现出了面积越圈越大、空地越来越多的现象,与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对高校用地情况进行摸底,评价集约利用程度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围绕高校土地利用问题的研究主要关注在校园规划设计、大学城建设、空间布局优化等方面,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立足安徽省44所本科院校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建立评级指标体系,从整体、分区域、分类型等多个角度对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问题和建议,为高校教育用地规模核定和监管提供参考。

2.研究区概况

根据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安徽省本科普通高校共计44所。从学校分布来看,高校在全省各地级市分布差异化显著,44所高校分布在安徽省除宣城市外的15个地市,合肥市高校最多,达到18个,其次是芜湖的5个,池州市等7个地市均只有1所本科院校。安徽省44所高校涉及的75个校区土地总面积约3516.99公顷,平均每所高校面积约80公顷,其中,最大的是安徽大学225公顷,最小的是安徽大学江淮学院10公顷。

3.数据来源与处理

评价基础数据包括遥感影像数据、校区四至范围线、学生规模、建筑信息等。遥感影像数据来源于天地图及谷歌地图等,学校四至范围来源于相应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和学校,师生规模来源于相应教育管理部门官方统计年报和学校,建筑信息来源于数字城市。功能区划分采用校区功能布局图进行勾绘,同时采用现场调查等方法进行详细划分。

4.集约利用评价

4.1评价体系构建

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和指标两个层次。目标层由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强度三个方面构成,指标层由八个指标构成。利用特尔斐法,邀请来自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以及省土地勘测规划院等熟悉高校教育以及各类用地标准制修订研究的专家,进行打分,最终确定各指标权重如下表:

4.2指标标准值确定

依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技术标准、国土和城乡规划等前提下,结合全省高校各项指标实际情况,综合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标准值。

表一 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表

目标层

权重

指标层

权重

标准值

土地利用程度

0.14

土地利用率

1.00

100%

土地利用结构

0.38

校舍建筑用地率

0.76

65%

集中绿化用地率

0.24

20%

土地利用强度

0.48

校舍综合容积率

0.26

1.48

校舍建筑密度

0.24

25%

生均用地

0.18

50 m2/人

生均校舍建筑用地

0.18

21.8m2/人

生均室外体育设施用地

0.14

5.6m2/人

5.研究结论分析

从整体来看,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得分为95.60分,整体土地集约利用处于较高水平。全省44所高校中大部分高校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安徽中医药大学等4所高校集约利用分值为100分,90分以上的高校达到27所,85分以下的仅6所高校,综合得分最低的是亳州学院仅72.17分,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需进一步提高。全省75个校区中,合肥学院宁国路校区等8个校区的综合得分为100分,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有50个校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得分在90分以上,13个校区得分低于85分,安徽理工大学、铜陵学院育秀校区和亳州学院低于80分,土地利用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地域情况来看:皖中地区高校集约利用水平整体最高为97.13分,皖北地区高校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最低为92.45分。皖中地区用地资源更为紧张,土地价值更高,所以高校用地相对集约,而皖北地区高校分布稀少,相对来说土地地势平坦,利用率高,同时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高等教育,所以在高校用地上也是应保尽保,所以相对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I型大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最高为98.43分,中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最低为91.01分。合肥市是安徽省唯一的I型城市,用地资源更为紧张,土地价值更高,平均校区占地面积较小,高校用地相对集约度更高,而中等城市,每个城市基本是1所高校各地政府对高校建设用地也是首先要保障的,高校用地的面积也是全省最高,平均每个高校近100公顷,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了20公顷,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相对较低。

从学校类型来看:第三大类高校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最高为95.87分,第一大类高校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最低为91.35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建标 191-2018)中对于校舍建筑面积指标的控制值可以看出,同学生规模的一类高校建设指标小于二类高校,二类高校小于三类高校,从标准来看一类高校用地规模核定数值最低,二类次之,三类最高,但从评价结果来看,一类高校学生数量最少,所以相对的生均用地指标最高,同时用地类型较为单一,基本没有实验楼等分布,综合容积率和建筑系数较低,而二类高校的人数最多,土地面积最大,绿化率最高,土地利用率最低,虽然生均用地指标最低,但总体来看第三大类的综合集约程度更高。

6.问题探讨

一是部分校区建设滞后,土地利用效率有待提升。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高校的建设能够有力带动地区发展,尤其是新区的发展,所以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在土地方面是应保尽保,造成了新区逐渐增多,但受限于地方财力的区别,部分校区建设缓慢,造成了校区建设滞后。另外,部分民办高校升级为本年院校,由于企业运行的原因,导致部分学校未能够及时按照规划建设施工,也造成了土地利用率低下。

二是老旧校区功能单一,土地利用结构有待更新。随着新校区的建设,设施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越,现代化气息更加浓厚,大部分学校教学活动逐步向新校区转移,尤其是本科生教育基本都安排在新校区,而老校区逐步转移成为宿舍区、生活区以及试验区等等,功能逐步单一,同时,高校的财力重心主要集中在新校区建设,也导致了老旧校区设施逐步老化,功能逐步退化,土地利用结构逐步单一化。

三是教育用地监管机制不成熟,存量低效用地内涵挖潜较难。教育用地基本都是划拨土地,部分高校是由政府主导建设,部分高校是由学校和社会资本筹建,由于招生规模、资金筹措、规划设计等原因,造成部分校区存在成片的空地未按照规划建设条件按时施工建设,部分土地闲置时间长达数十年,一直未得到利用,而国土资源部门闲置土地监测的重点一般都集中在有偿出让的土地上,对于高校教育用地等划拨土地监管力度不足,主导意识不强,处理手段和措施更是缺失。教育部门和住建部门在推动高校教育用地存量低效用地挖潜上也是力不从心。

参考文献:

[1] 覃莉.陶晓龙.等.中国高等学校建设用地标准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0,24(10)

[2] 王成超.黄民生.我国大学城的空间模式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06(3)

[3] 肖玲. 大学城区位因素研究[J]. 经济地理,2002(3)

[4] 陈思,李淑杰,范晓锋,等 . 长春市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8(1)

[5] 吴菊 袁源.等多尺度视角下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8,32(10)

[6] 闵敏. 天津市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