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鸡矿医院 158149
【摘 要】目的:探究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来我院接受疾病治疗的180例急性脑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90例。对照组受试者住院之后,在治疗时间窗内使用静脉溶栓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受试者联合应用介入法治疗疾病,分析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试者治疗效果明显更好,且干预之后3个月生活质量分数明显增高,P<0.05。结论:针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讲,以静脉溶栓为基础联合应用介入治疗,有助于改善手术者脑神经功能,积极提升闭塞血管再通。安全性强、有效性高。此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静脉溶栓;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combined with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180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7 to June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pided into two groups, 9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within the treatment time window after hospitalization. On this basis,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erventional therapy,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3 month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P < 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combined with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cerebral nerve function of the surgeons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recanalization of occluded vessels. It is safe and effective. This method is 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terventional therapy;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该疾病的病理学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积极挽救受试者的缺血半暗带为该疾病的治疗侧重点。由此能够看出,应当在时间窗内实现对病患缺血脑组织实现良好血流灌注,以防止脑部组织发生非可逆性受损【1】。但值得注意的是,利用何种有效方式在患者发病之后积极推进血管再通,依旧为当前临床研究热点话题。 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全面探究,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来我院接受疾病治疗的180例急性脑梗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通过头颅CT以及MRI检查,均证实为此的疾病。排除样本:肝肾功能不全者、晚期癌症者、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者、血液病者、精神疾患。受试者自愿参加实验调查,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在此其中男性患者共计96例,女性患者84例。年龄区间为50.38~78.52岁,平均年龄为65.39±3.16岁。 现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观察2组,每组90例。经对比证实,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受试者住院之后,在治疗时间窗内使用静脉溶栓治疗。为病患静脉注射剂量为0.9mg/kg的阿替普酶。首先注射总量的10%,其余90%静滴溶栓治疗。 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受试者联合应用介入法治疗疾病。具体方法为:对病患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查看其是否存在合临床症状有关的血管病变。在发现患者存在血管闭塞之后,马上实施动脉接触溶栓。于导丝引导之下更换规格为6F动脉鞘,把6F沿导管放置在目标血管之中,并在微导丝的指引之下,利用同轴导管术将导管经过血栓栓塞位置后使用剂量为1mg阿替普酶于远心端完成推注。在此之后,在把微导管拉回至血栓之中,推注剂量为18mg的阿替普酶。后将其再次拉至血栓近心端灌注1mg药物。如有必要,可实施栓子挤压以及捣碎,利用支架完成取栓。实现血管再通之后,倘若受试者血管狭窄程度在70%以上,为其开展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目的在于防止发生二次閉塞 。完成溶栓之后24h, 对患者使用剂量为100mg/d的阿司匹林,经口服用。 1.3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受试者干预前以及干预后3个月mRS分数对比详情。分数越高,砸证实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越差。 (2)对比2组受试者治疗后3个月病死率、症状性颅内出血例数以及T1M1血流分级Ⅱ-Ⅲ人数情况。 1.4统计学原理 使用 IBM SPSS Statistics 22统计学软件进行本研究数据分析,计量数据用(x±s)表示,计数数据用百分比(%)表示,分别用 t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受试者干预前后mRS评分比较情况 干预前2组受试者,mRs分数无明显差别,P>0.05。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受试者上述分数改善情况明显更好,P<0.05。 2.2两组受试者干预后治疗效果比较详情 两组受试者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以及术后3个月病死率无明显差别,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试者T1M1血流分级Ⅱ-Ⅲ人数明显更多,P<0.05。 3 讨论 现如今,急性脑梗死已然成为了威胁我国民众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发生,相关统计证实【2】,中国急性脑梗死占据总脑卒中患者80%以上。现如今,诸多研究学者认为【3】:该疾病的发生和炎症受损以及缺血损伤存在关联性。在此其中,又以缺血性损伤为主。针对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来讲,如果病患病灶的缺血程度不断增加、缺血时间逐渐加长时,其脑实质中间坏死区域边缘会不断的朝向周围推进,且半暗带区域有所缩小。继而引发细胞膜出现过迟至过氧化现象。最终引发脑部神经细胞受损。在对患者开展临床治疗过程中,利用何种有效方式在病患发病之后推进血管尽快实现再通,也为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疾病预后的重点内容。 溶栓疗法为当前阶段迫使血管再通的有效方式之一。这种办法能够尽快恢复脑部血流供应,能够实现挽救缺血半暗带。所以说,其已成为了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治疗方式。静脉溶栓术简单易行,进而受到了广大医生和患者们的认可。但值得说明的是,静脉溶栓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局限为其治疗时间窗较短,一般在确诊之后需要在3-4.5h内实施此项治疗。这也引起了这种治疗方法所取得的效果会受到限制。仅有1%-2%的病患可采用此方法治疗疾病。并且值得说明的是,阿替普酶为经血循环后针对血栓发生作用,而在血液稀释之下,药物浓度显著下降。这就引发了静脉溶栓再通率理想度差。 以静脉溶栓为基础,联合对患者开展介入性治疗,可将治疗时间窗扩大至发病之后6h以内。并且药物抵达靶点位置浓度水平更高,可插入微导管直至血液内部,实现溶栓。因此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本组实验结果证实: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试者治疗效果明显更好,且干预之后3个月生活质量分数明显增高,P<0.05。 由此能够看出,针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讲,以静脉溶栓为基础联合应用介入治疗,有助于改善手术者脑神经功能,积极提升闭塞血管再通。安全性强、有效性高。此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郝忠臣,荆涛,刘晓会.溶栓导管静脉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4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23(12):2123-2124. [2] 董明.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探究[J].吉林医学,2019,40(12):2775-2776. [3] 卞申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PCI)与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对比[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12):1762-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