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的技术应用分析及项目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7
/ 2

人脸识别的技术应用分析及项目实践

王明悦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100010

摘要:人脸识别是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普及应用的先导产业,且应用范围已开始呈现行业渗透、扩大化趋势,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证券认证、金融认证、交通出行、移动支付、智慧医疗、安防监控、教育考试、门禁考勤系统等,带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效率提升。本文首先阐述了人脸识别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发展阶段,分析了人脸识别的技术与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说明人脸识别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应用,包括出入境监管、网上追逃与嫌疑人的照片比对、会议代表身份识别、门禁等。最后介绍了人脸算法相关专业公司。本文将对人脸识别的应用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人脸识别;安防;应用

绪论

人脸识别是近几年人工智能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因为有难以重复性、便捷性、安全可靠性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科研意义。因此对人脸识别的研究和将人脸识别技术高效应用到出入口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人脸识别在安防行业的应用

1. 人脸鉴别

1.1 出入境监管

机场、港口是我国对外的大门,人流量较大且人员组成复杂,保障好这些公共场所的安全十分重要。许多机场已经应用了人脸识别系统来保障安全,安装在安检或大门等处的摄像头会提取出入人员的面部信息并将其与人脸库中的危险人员的面部特征和信息进行实时比对,一旦识别出可疑人员就会向安保部门发出报警信号,能够防止可疑人员、间谍或恐怖分子进入,从而大大降低这些敏感场所的安全隐患。银川机场在2016 年将人脸识别应用于机场的诸多业务流程,包括安检、航显、保洁提醒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机场的安全与智能化水平。

1.2 网上追逃与嫌疑人的照片比对

目前,公安机关识别在逃人员时一般都是通过身份证号码识别,这种方法当在逃人员冒用他人身份或使用伪造的证件时存在缺陷,而通过在逃人员的照片进行人工辨别的方法又很难大规模应用。因此,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系统能够从全国各地实时提取信息并进行比对,追踪的准确率和成功率较高,同时省去了很大一部分人力与物力成本,是对传统方法的有效补充。除了网上追逃外,人脸识别也可以应用到嫌疑人照片比对。公安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可以从案发现场或目击证人提供的照片视频等信息中提取嫌疑人面部特征,之后与国家信息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快速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1.3 重大会议代表的身份识别

重大会议召开之时,许多重要领导都会出场,保证与会代表的安全是会议保障部门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防止不法人员混入场内,许多大型会议都开始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当与会者到达会场门口时,会对其进行人脸识别,通过者方可进入,从而大大降低了不法分子进入的可能性,为重大会议的安全召开提供保障。

人脸确认

2.1 应用于重要部门的物理门禁

很多重要部门都应用了人脸识别系统,可以有效避免钥匙丢失和密码被窃取造成失窃等问题。这种门禁系统方便快捷,只需相关人员在摄像设备前扫描一下,系统就会自动进行比对,识别出相关人员的身份从而起到安保的功能。与传统的门禁系统相比,它更安全更可靠也更方便。

2.2 金融用户身份验证

在如今的金融信贷行业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问题,如一些用户会冒用他人的身份证件办理业务;已经有媒体报道,有不法分子利用从非法渠道获得的个人信息在各大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骗贷,造成平台和被盗用户经济损失。而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容易识别客户的身份,让假证件、假信息无处遁形。以人脸识别为核心,有的银行已经推出了刷脸取号,刷脸办业务等。早在 2015 年,江苏银行就用上了人脸识别技术,用于直销银行的客户身份验证体系当中,只要根据页面提示,进行一些人脸拍照识别等,即可完成身份认证。

二、人脸识别技术的项目案例——公租房管理

1公租房使用行为管理的难点

1.1公租房小区较为分散,难以集中监管

即使是集中建设的公租房小区,由于建设限制、房产开发规划等各方面限制,导致公租房小区无法完全集中在一个区域,这就导致了公租房租户的管理量大、繁琐、重复等难以监管的特点。即便是针对同一公租房小区的公租房进行集中监管,由于各个家庭房屋使用习惯的不同,不同的租户工作、生活习性等差异,都会加大公租房的监管难度。比如对公租房租户入户调查,有些租户白天在家,有些租户只有晚上或周末在家,时间不固定,入户时户内人员不全在家等原因,造成了不同的维度。普遍都是一次接触不成功,还需要多次反复入户,并配合其他管理、督促的手段。由于各公租房项目管理处人手有限,管理任务较多,实际管理工作对于具体的管理人员来说较为繁重。

1.2部分租户相对缺乏主动性,抵触与监管部门互动

就目前在住公租房的租户,基本都是生活条件较为困难的中低收入群体。对于他们而言,住房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就等于是解决了生活中最大的事情,生活的窘迫感得到了缓解,不再为了住房的事情担心。但从心理层面感觉,房子只是租的,没有归属感,所以主动联系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的能动性较低,有些问题不愿意直接面对。对于公租房项目管理处主动上门进行调查、租金催缴等管理的行为,甚至选择逃避。如此一来,会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1.3监管和服务混淆,对监管部门误会加重

对于公租房的租户而言,只要定时缴纳租金,定时缴纳水、电、燃气、供暖费,配合公租房项目管理处的管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公租房小区及楼内的整洁等等,公租房项目管理处是不会对其生活过度干预的。但还是存在有部分租户,把项目管理处的服务视为对他们生活的监管,把调查、走访等行为当成对他们生活的一种干扰,久而久之,把监管部门视作是“敌人”,对园区内开展的一些政策宣传、相关活动等内容产生极大的误会,躲避、不配合管理工作。

1.4违规行为非常隐蔽,监管部门难以发现

发现公租房转租转借等违规行为,是监管能力的体现。有效地检查、准确地发现违规者,并进行一定的教育、处罚,是基层公租房项目管理处最基本的工作。这样的监管过程中所挖出的违规行为,是建立在公租房租户不履行双方租房合同的前提下,破坏了合同条款,从而造成的处罚。虽然发现违规行为,对其进行处罚,可以有效地制约警示其他租户,但是这样的违规行为,是产生在个人生活领域,公租房项目管理处无法24 小时对每一个家庭进行有效监督。这种隐蔽的违规行为,成了最大的难题。

人脸识别系统对破解公租房监管难题的作用

2.1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连接大数据,进行集中管理

公租房管理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小区分散,基层工作人员少。有些任务下达后,基层人员跑断了腿、喊哑了嗓子,甚至是张贴了通知、群发了短信,也无法完全把公租房的所有租户覆盖,任务繁重程度可想而知。但如果是园区门口或单元门都装上人脸识别系统,把这套智能系统和大数据进行连接,那么在监管周期、监控点、监管量方面,更具有可靠性,还能排除人为监管带来的弊端,比如人情因素、管理人员本身精力因素等。这样一来,租户所有的行为,都在大数据里产生,能够做到了集中监管,有效管理,大大的提高了管理效率。

2.2实时监控生活区域,加强管理部门的互动

在应用大数据分析的情况下,人脸识别系统可以针对租户的生活区域,在不干扰其生活的情况下,通过大数据对其来往人员进行有效的甄别、调查,分析出哪位是正常租户、哪位是快递或送餐人员,哪一个房屋出现了人员变更等疑似转租行为等。在日常生活中,采集了大量数据,形成一个大数据平台,缩小管理范围,对有违规意向或者已经出现违规的行为,及时制止及处理。这样一来,又能对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监管,同时还能加强公租房项目管理处和租户之间的互动,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2.3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构建熟人社会

基层公租房项目管理处的职责中,对租户的服务,大于监督和管理,服务租户是项目管理处的工作目标,也是项目管理处的工作重点。人脸识别技术只是辅助工具,虽然能够提供全方位 24 小时不间断监管,但这并不代表可以完全替代管理工作,因为对租户的服务,是需要用心进行的。唯有管理人员转变自身观念,在监督、管理的前提下,先提供给租户优质的服务,才能赢得租户的信任,让双方都减少误会的发生,增加好感,构建一个熟人社会。通过提供服务,为租户自觉接受管理打下基础。

2.4重点筛查可疑家庭,加大监管力度

楼房小区的居民,因为楼房空间和环境的约束,基本都是见面较少,彼此之间缺乏沟通互动。公租房的邻居之间也是如此,项目管理处人员与租户之间的联络也较为困难。然而人脸识别系统,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个问题。在未来当租户有问题想要和管理人员咨询、互动的时候,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对应的 app,和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比如在租金缴纳、小区事务讨论、发现违规、违法问题进行举报等方面,都可以及时地和项目管理处人员进行接触,让项目管理处人员第一时间掌握小区的动态。

结 论

人脸识别作为生物识别技术的一项技术变革趋势,特别是在海量人脸数据比对应用场景下,识别速度和精度都超过了人类。随着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人脸识别技术将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发挥作用,为人类社会带来安全和便捷。

参考文献:

[1] 罗德宇.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应用中的浅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 2016(23):233-233.

[2] 王月雅.人脸识别成为安防 AI 规模化应用方向—公共安全领域人脸识别系统应用与市场现状分析预测[J].中国安防 , 2017(10):33-38.

[3] 孙陆鹏等.人脸识别系统在高校宿舍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9(2):110-111+154.

[4] 周晓红.保障性住房技术支撑[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7.

附 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