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第九八六医院 第二门诊部 陕西 西安 710025
【摘要】目的 研究内科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 以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为时间节点,于该期间选择本院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当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发现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内科护理;心理护理干预;护理满意度;效果评价;
内科是医院不可缺少的一个科室。内科疾病繁多,存有许多危重症、急性病症患者,由此患者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所以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采取针对性的举措予以疏导,有助于改善预后效果。近些年,内科疾病患者不断增多,严重影响着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强化心理护理,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加快康复,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本文选择本院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当作研究对象,研究内科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为时间节点,于该期间选择本院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当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此次研究,均符合内科相关疾病临床诊断标准,经由理论委员会审批;排除精神异常者、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并存严重疾病者。对照组50例患者,男女比例28:22,年龄处于25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50.7±2.8)岁,其中肾脏疾病10例、呼吸道疾病15例、心血管疾病22例、其他疾病3例;研究组50例患者,男女比例30:20,年龄处于25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51.2±3.4)岁,其中肾脏疾病12例、呼吸道疾病14例、心血管疾病20例、其他疾病4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症类型等一般资料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分析。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心理护理,内容如下:
健康宣教:由于患者疾病类型、严重程度不一,对于病症了解参差不齐,以至于患者非常容易形成负性情绪,多表现为焦虑不安、抑郁等,加强健康宣教即是依据患者文化水平给予患者针对性的疾病知识宣教,告知患者病症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注意事项、预后措施等内容,并告知患者护理方案,还可通过讲座、宣传册发放等形式展开宣教,促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提高认知,从而提升治疗依从性。
心理暗示:治疗期间,患者往往会往坏处思虑病情严重程度,由此形成诸多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必须及时掌握患者心理状态,予以心理支持和疏导,促使患者树立信心。可以通过观察面部表情了解患者情绪变化,通过心理暗示指导,如音乐、视频、书籍等,促使患者放松心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
有效沟通:增强与患者沟通交流,保持言语温和,态度亲切,保持充足的耐心与爱心,让患者感受护理人员的关心。明确患者需求并尽量满足,了解患者疑惑并耐心解答。此外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沟通交流,增进与患者的距离,赢得患者信任,使其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数据分析使用SPSS13.0进行,使用(%)表示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研究结果为P<0.05,则表明具备统计学意义[1]。
2.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比较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发现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一:
表一 比较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
组别 | 例数 | SDS评分 | SAS评分 |
研究组 | 50 | 40.07±1.82 | 38.58±1.57 |
对照组 | 50 | 48.75±3.43 | 46.80±3.72 |
t | - | 5.842 | 5.942 |
P | - | <0.05 | <0.05 |
内科疾病多种多样且复杂多变,不仅要有行之有效的对症治疗措施,还需配合专业化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强化治疗效果,同时有助于提高内科护理水平。护理质量直接受到护理人员护理态度和专业技能的影响,并且关乎着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内科护理工作的实施必须加以强化,保证工作开展的专业性、全面性、规范性以及针对性。由于许多内科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加之对疾病缺乏了解,使其严重受到抑郁、焦虑等情绪的影响,不应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尤为重要[2]。
心理护理的核心在于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的护理,从而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夯实治疗效果。心理护理依据患者文化程度、病症情况、个体性格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其放松心情,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3]。健康宣教的实施能够促使患者更进一步了解疾病,正确认识疾病,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此外,增进同患者沟通有助于拉近和患者的距离,了解患者心中的想法和需求,便于提高其治疗信心和治疗配合度。经由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发现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易玉姣. 心理干预在肾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 养生保健指南, 2018, 000(048):77.
[2]刘苗苗, 李文平, 李娟. 分析心理管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
[3]徐娜. 探索心理干预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14(09):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