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磐石市明城镇中心小学校
【摘 要】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很重要,要在探究活动中达到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目的,只有让思维训练贯穿整个探究过程中,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的具体策略有:引导学生在提出问题时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在动手实验时有序思考,引导学生在得出结论慎重思考。
【关键词】科学探究活动;思维能力;培养;问题;策略
近年来,我们的小学科学课堂也正努力践行“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的理念,之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人人参与教学活动之中。应该说,学生在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动手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地提升,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我们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热闹”的课堂中,只是在尽兴地活动,没有融入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这样就导致了课堂探究效率的低下和学生对科学结论的茫然。相信我们有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经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后,学生在科学课学习前的观点和想法还是没有改变多少。
探究活动强调动手做,更强调动脑想。毕竟,真正的学习并非发生在学生的手上,而是发生在他们的脑袋里。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关注动手前的动脑,让学生有了对探究活动的想法之后再去做,这是学生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所以,我们在贯彻“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的理念时,更应该强化学生在学习探究中思维能力的训练。
一、当前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思维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活动中缺乏对思维的培养
小学科学教学中逐渐重视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应用,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相吻合。但是,很多教师没有真正领会探究活动的精髓,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这种错误思想的存在,导致在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中,盲目地进行表面意义上的活动教学,对于活动教学的目的性并不明确。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走出活动教学的误区,真正意识到活动教学的价值:通过活动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标”所倡导的通过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一目标。
(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脱节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还是以“填鸭式”教学模式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长此以往,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不利。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学生也只是为了迎合教师而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教师没有明确活动教学的目的,学生也只是随意地完成任务,看不到活动教学过程中暗含的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内容。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发挥专业特长的同时,应该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探索适合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
(三)课堂讨论是以完成教学目标为目的
很多教师认为,课堂讨论与思维教学一样,都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他们没有意识到在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课堂讨论也是培养思维能力的一种手段。小学科学课程倡导“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方法,也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一些传统的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隐藏于内心的一种想法,不需要融合外在的思想表达出来。近些年,心理学家通过探索研究发现,思维也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只有先通过表达,才能转化成内心的思想。而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课堂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也是一种思维形成的过程。
二、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科学思维培养的策略
(一)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探究活动材料,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适宜的材料应该包括学生探究的想法和探究的方法,就是一些积极、健康的思维材料,能让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去直观地了解事物。通过教师准备的材料来引导学生产生思维活动,从材料中能体现出学习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上“植物的生长变化”一课时,学生都知道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开花结果,但是他们还不曾去探究植物生长变化的原因。通过这一课,让学生对植物的生长变化,如叶的生长变化、落叶等现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师可以列举一种花,让学生观察它的种子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种子萌发、发芽、长茎的过程,以及花开花谢的过程。然后教师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为他们提供一些植物的种子,让他们通过放大镜来观察种子的特征,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在寻求科学探究方法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在观察植物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有序地进行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非常重要,不仅能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还能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如果不注重探究活动的有序性,会造成学生在相关材料的认识上思维出现混乱。在观察阶段,要有序地进行观察活动,使学生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来获取有用的信息,集中思维,为后续知识的获得提供基础。例如在上“观察鱼”“人体骨骼”这一类型的课时,可以组织学生从外到里对事物进行观察,发现事物的本质,使学生的思维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
(三)注重探究的结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探究活动的结论是学生对事物材料的分析、整合、对比等的思维活动过程。因此,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随记随写的习惯,记录在探究过程中看到的事物现象,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从而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安排适宜小学生心理需求的探究活动,走出传统 “活动教学”误区,注重在探究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昌明.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角色的定位[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1).
[2]陈霞.浅谈提高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