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永安小学校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摘要:学贵在思,思贵在疑。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质疑是思考的开始,是创新的必经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营造质疑环境、创设教学情境等手段,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质疑能力;培养途径
引言
爱因斯坦说过:“较之于问题的解决,问题的提出更重要。”学习的实质是发现问题并寻找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对于学习而言,具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前提。在质疑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思考的能力,推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寻找解决办法。质疑能力的培养应当从学生还尚未形成固化的思维方式的时候就要开始。
1打造尊重课堂,促使学生乐问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小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产生质疑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环境和气氛。教师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和质疑,不讥讽、不嘲弄,发掘其可贵之处,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质疑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表情专注,态度和蔼,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认真对待,耐心解答,哪怕学生所提问题十分幼稚和肤浅,甚至是错误的,都要尽量给予态度上的肯定和鼓励,绝不能简单的否定其价值,更不可用简单粗暴的话扼杀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应尊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创设和谐自然的学习环境[1]。
2引学导思,调度学生质疑
学生积极质疑除优化课堂环境外,还需要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质疑。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可不予理睬,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并积极引导点拨。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明确该在何处以何种方式进行质疑,通过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引导点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如教学《不懂就要问》时,教师要求学生说出产生的疑问,同学们想要表达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出现了表达不明确等问题,教师适时进行指导。教师要求学生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从文章用词角度进行质疑,学生积极思考,提出疑问,“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在课文里是要说明什么的?课文前面写了先生对孙中山的学习背诵是“连连点头”,而后面孙中山自己却认为这样糊里糊涂地读书没有用。孙中山是怎么学习的?对先生的提问为什么要“壮着胆子”?学生提出质疑后,教师马上组织学生讨论,教师深入课堂参与到学生讨论中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很快得出结论:从“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理解课文的愿望。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学生明显进入状态,有的学生问:“向先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还要挨打?而今天的老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教师立即指导学生展开讨论解决问题,学生的质疑水平明显提高,可见学生不是不会质疑,关键是教师积极创造质疑的条件,适时对学生的质疑进行指导[2]。
3、启动论坛,促进学生质疑
教师要充分发挥班级小组的作用,组内讨论带动学生质疑。为保证班级内每名同学都能有效提出质疑,需要加强班级组内交流。教师为学生提供质疑环境,每名学生都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启动小组论坛,小组成员内进行质疑答疑活动,再集中将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引领充分,学生始终保持兴趣,全身心投入到小组论坛中,有效提升学生质疑效率。如学习《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时,教师创设质疑环境,针对题目启发学生质疑,有的学生提出:水泥道为什么铺满金色的巴掌?金色的巴掌是怎么回事?针对这些疑问,教师要求学生启动小组论坛讨论。教师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组内讨论质疑答疑。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自学课文,教师深入学生巡回指导。小组内讨论气氛高涨,小组展示自学结果,教师针对重点问题进行强调。通过第一轮的小组讨论,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理解,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质疑,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作者上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作者当时的心情怎样?是如何观察周围的?教师整理学生疑问,迅速开展第二轮小组论坛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经过讨论小组内基本达到了意见的统一。教师组织小组进行成果展示,“我们小组回答第一个问题,作者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了明朗的天空,潮湿的地面,道路两旁的梧桐树……”“作者当时心情愉快,我是从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看出来的。”小组间争相发表组内论坛成果,学生积极踊跃,课堂气氛达到高点[3]。
4突出问题价值,激励学生精问
教师必须钻研教材,准确把握课文的重难点,对于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也应有所预见、有所准备,这样才能在众多的问题中较快地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1.筛选面对学生诸多质疑,教师不必有问必答,而是要从问题中归纳筛选出围绕教学目标的、对探究课文内容有用的重点问题。学生中有共同疑点的主要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读书、思考、探索,使教学内容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对于那些零碎细小、简单的个别性问题放在课后解决。对于有价值的问题,笔者喜欢将它写在黑板上,启发学生明了这些问题的重要性。2.优化对学生所提出的不完善、不明确的问题加以修改,对问题进行优化。教师如果能敏捷地对学生的质疑作出恰当的处理,学生质疑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5、拓展训练,内化学生质疑
提高学生质疑能力,重点在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教师要有效整合教育资源进行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给学生留出质疑的空间。教师以教材为出发点进行质疑训练活动,鼓励学生不盲从,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教师为学生寻找质疑的突破口,引导学生提升质疑问题的水平,促使学生运用思维能力,内化学生质疑能力。《去年的树》课文以对话为主,教师设计了朗读训练。课文中出现了四组对话,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第一组对话的训练。第一组对话是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的场景,教师指名学生读,朗读结束,教师为学生提供质疑方向的指导,教师询问学生,当读到“我明年一定回来”时,为什么要这样读?学生自然回答,“因为它答应了树明年回来,所以是非常坚定的语气。”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继续询问学生的体验感受,学生发表了一些独特的体验。学生自主进行后三组对话的朗读练习,通过品读对话体会到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教师要求学生再读课文结尾,把握细节,教师围绕“看”字设置任务,当鸟儿看着这灯火,对着去年的树,她有千言万语想对树说,可千言万语只化作“看”的动作,在故事中鸟儿有没有说自责的话、挚爱的话、祝愿的话、告别的话?学生提出质疑迅速开展组内讨论,仍有同学对结尾处未写到鸟儿的表情、心理有疑问,教师及时引导,说明故事留给读者空白是用最浅近的语言表达最深厚的感情。教师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注重引导,学生课堂参与度高[4]。
结束语
总之,培养并不断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仅仅是教学改革的需要,而且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需要,质疑能力还是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摇篮,因此我们应将小学语文教学变成学生质疑的阵地。
参考文献:
[1]杜海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J].学周刊,2019(27):83.
[2]王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华夏教师,2019(10):32.
[3]王佃举.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6(17):37.
[4]洪熵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学周刊,2015(20):166.
[5]吕光芬.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08):121.